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的科学定性是建构相关法律规范的前提,但其定性一直是学界的重要争点之一.无论干理论还是实践.现有定性既无法涵盖和诠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的特性和理论.又无法理性权衡共有人的权利与义务,且与我国实际极为不符.从其特性和我国实际分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并非按份共有、共同共有、准共有以及互有,实为具有交错性质的新型共有.  相似文献   

2.
于大水 《经济师》2002,(6):91-91,103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多层建筑物发展的产物 ,其概念经历了一个从一元论到二元论再到三元论的演变过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由专有权、持分权和成员权构成 ,其中专有权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核心和基础 ,持分权与专有权共同构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物权因素 ,成员权则是管理权  相似文献   

3.
褚江丽 《经济论坛》1999,(23):26-26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差异,各国住宅政策不尽相同,从而形成了种种不同的住宅模式。我国有关住宅的基本政策和住宅制度经历了从公有化、福利型向商品化、市场型转变的阶段,与此同时,居民住宅的主体也从单一的所有权转变为以个人为主的多个所有权。这些转变不仅使得与住宅的建设、出售、分配、管理、使用、维修、调换等有关的法律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确立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住房制度的变化过程大体分为住房公有化、供给福利制向住宅商品化过渡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我国第一部《物权法》开始施行,并在第六章中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进行了专章的规定,但其在立法中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本文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物权法》条文,指出其中一些缺陷,并提出部分改正建议。  相似文献   

5.
曹卫 《发展研究》2007,(11):60-62
本文通过对当前较为普遍存在的擅自改变物业用途的现象及定性的分析,探讨纠纷的法律救济途径,并对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称“物权法”)第77条的缺陷及其他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如何完善,提出个人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物权法》中,虽然确立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但其规定还是存在不足之处,特别是在权利归属问题上。本文阐述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物权法》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规定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当前较为普遍存在的擅自改变物业用途的现象及定性的分析,探讨纠纷的法律救济途径,并对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称"物权法")第77条的缺陷及其他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如何完善,提出个人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住房商品化的迅猛发展,建筑物区分所有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最普遍的住房所有形态.区分所有人在对这些独立的单元享有专有所有权的同时,对楼宇的共有部分也享有共有空间利用权.当前,我国有关区分所有人之共有空间利用权的纠纷案件日益增多,由于法律依据的缺失和对区分所有法理的陌生,不少案件却被当作了相邻关系处理.因此,探讨区分所有人之共有空间及其利用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物向高空发展的趋势将人们集中于多层或高层建筑中。由于区分所有建筑物存在主体多样性、客体相邻性、空间相近性等特征,加上百姓维权意识及相邻生活环境的要求的提高,随之引发的相邻纠纷问题也日益增多。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物权法》对此也备加关注,专门将相邻关系列为一章,明确规定了相邻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这对区分所有相邻关系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所有权边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认为 ,企业所有权由股东及其它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 ,但如何界定企业所有权边界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入手 ,阐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下企业所有权的分配原则 ,是以股东为主导的所有权分配模式 ,股东分权策略是以分权为其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零作为所有权分配的极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所有权保留制度存在的诸如我国法律对所有权保留条款制定过于抽象、以出卖人的取回权和买受人的期待权为重点,对当事人权利义务规定不够明确、缺乏相应的公示制度等问题,进而提出完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建筑物侵权不能囿于法条规定将其限定"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倒塌、脱落、坠落",只要建筑物有瑕疵而致人损害,就说明所有者或管理人有过错,应当适用建筑物侵权的有关律规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从宪法再到基本法律再到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均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集体所有权主体既不是自然人,又不是法人,也不是合伙组织;所有权主体不明导致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本身的存在缺乏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主张对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法人化改制理论认为应把农民集体这一虚的主体做实,路径是进行土地股份化,农民集体社团法人化。该理论和其具体路径去家庭化的集体土地统一经营体制面临着障碍。合乎现实的路径应当是坚持成员集体共有所有权模式,立足点应当是强化农民个体成员权,构建和完善成员权制度,充分保障农民个体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张馨宇 《时代经贸》2014,(6):510-512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土地面积的减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楼顶空间权利成为我国刚刚兴起的权利,在我国成为关注的焦点。楼顶空间,作为一个独立的物,赋予一项独立的物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提供的物权类型,楼顶空间权利可有多种表现形态,有的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有的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的共有权,有的是建设用地使用权,或以地役权的形式存在。此外,基于当事人的约定,楼顶空间权利还可以租赁权等债权的方式出现。不同的权利类型体现了当事人之间对于楼顶空间权利的不同用途。通过文章对几种主要的楼顶空间方式进行,对楼顶空间权利的形态进行了具体分析,对我国的立法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修远  肖卫平 《当代经济》2009,(21):148-149
企业不存在不完全合同理论指出的那种虚无的即实际无所有的所有权,也不可能存在基于这种"企业所有权"解释的治理结构.真正的企业所有权其实是指人们传统认识到的企业出资者所有权,它的内涵是指对企业物质资本和产品的所有权.这个企业所有权是出资者用它自己投入企业的资本承担经营风险而形成的,所以它归属出资者.由此还可得出,真正的企业最一般的结构就是资本雇佣劳动结构,现代企业的结构演化也必须立足于这一基础来解释.  相似文献   

18.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改革举措,开辟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赋权之后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如何行使,成为当前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总结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共有在权源、主体、客体、程序等方面的特殊性,阐释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的规范行使要求,强调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行使目标的协调,进而揭示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行使的典型风险。研究发现:事前的风险防范需优化权属自治,引导科研人员和单位在赋权协议标准条款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充分与细致的协商;事中的风险防范需加强动态管理,建立沟通交流渠道以促进协同防范;事后的风险防范需厘清各方主体的责任,落实风险共担以回应权责利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王凡 《城市建设》2011,(2):380-380
文章以建筑物的降噪隔声问题为讨论题目,分析了建筑师和开发商在新建建筑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涛  郑艳  化蓉  黄超 《海洋经济》2019,9(5):37-43
明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是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海域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所有权改革为切入点,从资源清单和分级行使两个方面探索解决所有者不到位、权责不明晰和权益不落实等问题的实现路径。本文首先梳理出当前海域资源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然后,探索制定中央直接行使和委托地方行使海域资源资产所有权资源清单和空间范围,并进一步细化出分级行使所有权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和评价考核等;最终,针对海域资源资产所有权管理融入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改革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