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效率与公平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两大问题,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增进经济和谐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当把效率与公平看作目的时,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似乎是不可调和的;当把效率与公平当作增进经济和谐的手段时,效率与公平之间就具有了替代关系.经济和谐的效率标准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和谐的公平标准要求政府推行促进公平的分配政策.市场主要管效率、政府主要管公平应成为目前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公平和效率之争因其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息息相关,始终处在理论界和社会舆论的焦点视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最显著但又最易被人忽视的特征就是社会的重新分层,而这又是人们对公平的价值判断的社会基础。社会分层对于公平观的影响主要在三个方面:主体所属阶层的经济社会属性;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是否可行甚至频繁;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利益冲突是否存在以及利益冲突的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3.
利益矛盾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公平与效率问题和纵向、横向矛盾交织在一起。为了兼顾公平与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政府要通过干预,实现收入的再分配。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①准确把握经济社会运行的阶段和各阶层的相对情况;②合理把握纵向利益矛盾的限度③科学把握横向利益矛盾的限度。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收入再分配的经验,主要就是合理利用和发挥社会成员的横向利益矛盾,激发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同时善于运用纵向利益矛盾,发挥政府的作用,保证社会的基本公平。  相似文献   

4.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公共政策追求的两个基本目标.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昭示着我国社会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取向是,既要追求效率、发展经济,又要坚持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本文对我国分配政策中公平与效率思想进行了历史回顾,通过将公平与效率虚拟为两个基本的讨价还价参与人进行博弈定性分析,以资本与劳动为谈判视角,从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博弈中探究了两者交互选择所损失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越高,标示着该政策改革的价值越低,反之亦然.通过建立公平与效率替换模型,从两者之间直接替换策略入手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了两者之间替换的有效路径,提出了替换选择所损失的社会成本.社会成本越高,表明政策实施的风险越高.正确的选择是:要找寻公平与效率之间在各个阶段合理的替换方式和方法,处理好层级结构,在二者相互整合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其替换路径,通过政府建立良好的顶层设计、充分的上下互动、坚实的底部基础等一系列改革的政策体系,实现公平与效率在帕累托优化区域内适度非均衡组合、动态平衡、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5.
孙婉萍 《黑河学刊》2007,3(6):129-130
社会主义本质是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为增强国力、富裕人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世纪的中国,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凸显出"公平正义"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党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和分配过程公平,坚持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肖田 《特区经济》2013,(11):88-90
中国改革开放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早已超越了经济改革或是政治体改革的问题,今后这个新的阶段是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治理的问题。综合治理是既要发展,又要公平,必须建立以公平为主导的效率型发展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哈耶克摇摆于自由与传统之间的“自由悖论”实质上是效率与公平相背离的表现。巴纳德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理论对我们理解效率与公平这对辨证矛盾具有参考意义。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努力创建公平的社会环境才能巩固和发展一直以来追求效率所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效率与公平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所在。市场体制的不健全与资本与劳动力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和个人之间在进入市场时的条件不平等,都会滋生出大量的社会不公平。因此,中国必须建立能体现社会公正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应是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应是社会公平的不断进步。现阶段我们要保证包括政治权利、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在内的个人基本权利。要采取征收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和遗产税;投资于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到2009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同时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发展的背后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农民工保障,社会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的等现实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完善公平与效率并重机制,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主张之后,我国进入了一段迅速发展的新时期.但“永恒的公平”标准是不存在,我们必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去把握公平的问题,对效率和公平关系进行新的定位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