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关村视线     
“进入”——体验松绑的快感2005年2月24日,注定将在中国社会的进程中烙上深深的印痕,这一天《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意见》降低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垄断性行业的门槛——股权比例放宽;准入领域拓展——可以参与银行重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加快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融资渠道多元——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境外上市。国务院的《意见》是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松了绑。体现了国家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充分信任。以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反映了国家…  相似文献   

2.
关村 《中关村》2005,(3):10-10
2005年2月24日,注定将在中国社会的进程中烙上深深的印痕,这一天《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  相似文献   

3.
王畅  张勇 《中关村》2005,(4):31-33
2005年1月12日,《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非公经济话题遂成为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关注的焦点。对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中关村来说,现在的民营企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会  相似文献   

4.
王畅 《中关村》2005,(4):38-51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后,万众瞩目。该意见共分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等7个部分,计36条,从政策层面详细阐述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举措。积极发展“非公”经济,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与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国务院《意见》的出台,无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课题甚至争论。为此,本刊特组织众多理论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一道,对“36条”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对我国非公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春风和畅迎“两会”,京都三月论“短长”。已经成为国人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2005年的春天,国务院适时地发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经济36条”,博得一片喝彩声。民营企业在“非公经济36条”政策的鼓舞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王畅 《中关村》2005,(4):35-36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作为非公经济的从业人员,“36条”的发布无疑更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因而引发他们更敏锐的反应。前不久,本刊记者前往一批不同行业的非公企业进行调查,民营企业家们各抒心声,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陶世隆  张勇 《中关村》2005,(4):29-30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私营企业主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与普通劳动者在政治上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分析了国情,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为适应不同层次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2013,(8):17-17
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认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应当依照《宪法》和《物权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一是同等地使用生产要素。在土地、资金、包括贷款等方面,要一视同仁。过去尽管说一视同仁,但还是有“玻璃门”现象,国有企业在市场准入、政府  相似文献   

9.
关村  李春晓 《中关村》2009,(12):47-47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可是在贯彻政策时,总让人特别是“非公经济”人士,感到在落实后一个“毫不动摇”时,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卫民彦 《中关村》2012,(5):73-73
每一个垄断领域和垄断部门,都有一个相关的利益集团。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重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下,又着重指出,"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邵翔  白万豪 《中关村》2014,(12):39-41
2014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对科技服务业发展做出的全面部署,《意见》从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等九个领域部署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对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于我国现阶段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长远且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政 《中关村》2005,(1):21-23
经济模式的背景因素民营科技企业是实行自由结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的经济实体。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是改革的产物。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关村一批科技人员在无需政府提供任何保障的条件下,放弃原有稳定工作,创办技工贸紧密结合的实体。随后,上海、武汉等地也有一批科技人员,相继创办类似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包括国有、集体、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私营、个体等多种经济成份。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源地就是中关村。1980年,陈春先在中…  相似文献   

13.
袁君 《中关村》2003,(1):10-11
3月,北京人民大会堂东侧的草坪已悄绽新绿。在这届被称为“新一代治国班底全面接班”的人大、政协会议上,一批有着特殊身份的新阶层受到中外记者们的“围追堵截”——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甘肃盛达实业集团总裁赵满堂、四通集团董事长段永基……前不久才“破天荒”地以民营企业家身份,进入省部级高官系列的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徐冠巨、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尹明善、更是被各式麦克风、录音机、摄相机“层层包围”。这是一个人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引人注目的政界“新贵”。据不完全统计,在2985名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来自民营企业的达到55人。为方便记者采访,全国政协办公厅汇编了一本《资料选编》,选登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有65人。在北京新选出的人大代表和  相似文献   

14.
新年伊始,向“民营经济”道喜!在过去的一年里,“民营经济”取得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为国奉献。党的十七大报告传出洪亮的声音——“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民营经济”业者指明了新时期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5.
路桥文化丛书共两卷,《桥文化》《路文化》,是我国第一套专门研究、探索路桥形成、演进、建设、发展的文化专著,它系统总结了3000年来我国路桥建设的历史经验,梳理了我国路桥发展的文化脉络,全面阐述了路桥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军事等辨证关系。全  相似文献   

16.
王宏甲  CFP 《中关村》2006,(8):98-100
著名作家王宏甲最近出版的新书《贫穷致富与执政》,被列入中宣部“万村书库”工程,由政府采购,配发贫困村。此外,该书还入选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农业部联合推荐的“三农”优秀图书,为其中极少数文学作品之一。在该书中,王宏甲先生明确指出浙江民营经济不是靠精英支撑的经济,而是千百万农民得到产业和市场历练,发展到有如人民战争似的波澜壮阔势不可挡的民众经济。我刊已经最先发表了这部书的《序章》和《后记》部分。我们诚恳建议中关村的有心人读一读这一部关于慈溪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发展的调查报告,开卷必有益。  相似文献   

17.
路桥文化丛书共两卷,《桥文化》《路文化》,是我国第一套专门研究、探索路桥形成、演进、建设、发展的文化专著,它系统总结了3000年来我国路桥建设的历史经验,梳理了我国路桥发展的文化脉络,全面阐述了路桥与政治、经济、文  相似文献   

18.
吴炜 《中关村》2014,(12):18-18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12月3日,上海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发布《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提出,在目前的发展环境下,中国的产业园区发展必须向2.0模式转变,园区发展的驱动要素由此前的“政策、行政化、硬基础”转变为“制度、融合化、软环境”。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解释,上海张江之所以能在一年的时间里由第三上升至第二,很大程度得益于其扩容效益,且张江的扩容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9.
关纯  CFP 《中关村》2006,(12):106-107
“郎旋风”曾掀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大不小的一场风波,至今人们还记忆犹新。“郎顾之争”以顾雏军锒铛入狱,画上了悲惨无奈的句号。“旋风”过后,当人们冷静沉思言犹在耳的论争时,殊不料郎先生又放言“中国高科技”问题,“吹皱一池春水”。今年的初春时节,郎咸平教授出版新作——《科幻》。乍看《科幻》这样的书名,似嫌费解,细读之后,方知这是一部严肃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评判”的经济著作。用编者的话说,这是“一部值得所有行业和企业借鉴的发展战略案例集”。为什么书名叫《科幻》呢?惟有拜读完全书才能悟出“此中意味”。此外,…  相似文献   

20.
创新之春     
竞争优势的秘密是创新,这在现在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是如此。15年前美国《未来学家》中提及的这句话现在看来变得更加适用,面对金融危机后的所谓后危机时代,创新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靠的是激励人们做事,未来30年经济成长动力靠的是激励人们去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