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农村改革,已经走过14年不平凡的探索历程。时至今日,改革的目标已经清晰,这就是要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奠定了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的微观组织基础——市场主体作为一个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必须具备三个相辅相成的前提条件:(1)有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微观经济主体;(2)有充分和完全的自由竞争,不存在任何人为的或自然的垄断;(3)价格信号能够真实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在我国过去高度  相似文献   

2.
当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究竟应当沿着什么样的目标取向继续前进?对于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我们不能回避,需要作出明确的回答。笔者赞同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并认为这是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于市场取向的改革,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依我之见,所谓市场取向  相似文献   

3.
市场取向改革与经济利益关系的再调整赵玺玉张义忠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益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的再调整和再分配。为此,如何正确处理改革过程中的人们由于经济利益关系变化形成的新问题和新...  相似文献   

4.
从“告别短缺”谈开来商品从短缺到丰富,这是建国50年出现翻天覆地大变化之一。讲50年的巨变,当然是同过去比,但也要同改革与发展的大目标相对照,这样,从回顾中看清继续前进的方向,能更好地激励我们的斗志。这里,我从商品告别短缺、出现买方市场的角度,谈谈对这一变化的体会以及进一步靠市场化改革激发江苏经济内在活力的看法。短缺经济时代,许多主要日用商品都用票证限额供应。有统计,1959年有12种票证,到1961年多达102种。曾在我们生活里存在于近40年的各种票证消失了,过去是卖方市场,吃、穿、用的主要商…  相似文献   

5.
<正> 当前,我国经济的走势,充分显示了市场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运行所起的约束功能。硬北市扬约束之势已不可逆转。再度膨胀或滞胀——治理整顿面临的挑战经过两年治理整顿,经济过热和需求膨胀的势头已被压了下来。现在,我国经济正处在进退维谷的关键时刻。我们面临着三种可能的前景:重新步入新一轮需求膨胀,超高速增  相似文献   

6.
7.
后SARS时期:经济影响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系理论研究与实际部门的行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SARS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不容回避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部门、更深层次的影响也将逐渐显现。从解决SARS危机所采取的"隔离"这一特殊方式的后果出发,评价经济中的某些部分从整个产业链上脱离出去的代价及连带影响,评价重新回到产业链上的机会与成本,提出合理的政策扶助措施,就构成了本文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零乘以任何数等于零",这个小学课本里的乘法原理,如今已经被演绎成一则"健康数论":如果身体是"1",后面挂的"0"就越多越好;如果身体是"0",那么后面有多少个0都没有用.  相似文献   

9.
孔庆书  王蕾 《经济师》2004,(7):12-12,14
文章指出 ,引入“三太式”管理理念 ,即太极图和谐式、太阳光放射式、太极拳渐进式 ,以引导、带动和推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并针对“三太式”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模式和构想。  相似文献   

10.
创意城市:创意经济时代城市发展的新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意经济在现代城市经济中的崛起,使许多世界性城市将创意城市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国际著名创意城市的发展呈现出诸多鲜明的特点,这对我国发展创意城市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12.
13.
作者认为,目前大中型企业活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的症结在经营机制,以企业进入市场来带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16.
财政政策从目的上看,应从短期拉动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为主,调整为长期解决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为主。 实际上笔者觉得,这里有个市场取向的财政政策和行政取向的财政政策之差别。市场取向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短期的、促进社会投资的财政政策,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增加投资,扩大需求,使国民经济走出通缩。而行政取向的财政政  相似文献   

17.
黄冬梅 《经济论坛》2013,(8):101-104
税收既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促进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低碳经济是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应充分体现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国要逐步完善税收政策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