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不同加糖方式、加糖速度等参数的控制,以及其对产酸值、发酵收率、发酵周期等的影响和加糖分批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维生素c二步发酵过程连续加糖的最优条件.在最优恒速流加山梨糖分批发酵条件下,100m3发酵罐2-酮基-l-古龙酸产酸达98mg/ml,转化率达895%,发酵周期58小时,结果明显优于间歇加糖.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发酵房内进行总状毛霉XH-22的培养,发现XH-22发酵30h是菌体产蛋白酶的高峰期。18~30 h粗蛋白下降非常快,30h菌丝生物量达到高峰值。蛋白酶、脂肪酶、α-淀粉酶、α-半乳糖苷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活力发酵时间与酶活力成反比。谷氨酰胺酶≥86.3 U/g、总酸≤1.3%、游离氨基态氮≥0.35%、还原糖≤1.1%、黏度≤2×105 m Pa·s可以作为判断腐乳成熟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3.
浅圆仓环流熏蒸应用技术及熏蒸效果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我国新建的浅圈仓中,采用磷化氢仓外发生器和移动式环流装置进行环流熏蒸应用技术和熏蒸效果的试验研究。本试验仓房的气密性为空仓500Pa压力半衰期73s,磷化铝片剂用药剂量为2g/m^3。投药结束经12h的五流,粮堆各层磷化氢浓度均达到50ml/m^3以上;经24h环流,各层磷化氢浓度均达到100mg/m^3以上,并基于趋于均匀。在投药后15d的密闭期内,粮堆各检测点的磷化氢气体浓度均在100ml/m^3以上。熏蒸结束后检查仓内预埋试虫和仓内害虫的死亡情况,害虫死亡率均达到100%,表明熏蒸杀虫效果好。同时还发现,环注熏蒸对仓内粮温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原体,用不同的培养基对白色念珠菌进行培养时,它所展现的菌落特征与其他酵母存在很大差别。在显色培养基上白色念珠菌菌株呈蓝绿色,并且能够产生后垣孢子与芽管,在葡萄糖与麦芽糖发酵试验中能产酸产气,在蔗糖发酵试验中只产酸不产气。实验数据表明,将10个左右的白色念珠菌放入到100μL样品中,白色念珠菌能够被显色培养基检测出来。  相似文献   

5.
在50 L和500 L机械搅拌生物反应器中进行流加混合碳源-番茄汁培养红发夫酵母产虾青素。其中,50 L反应器获得生物量32.19 g/L,虾青素产量24.17 mg/L;500 L反应器获得生物量36.17 g/L,糖转化率达到42%,虾青素产量达到31.19 mg/L。  相似文献   

6.
硫酸浓度和温度为影响浸出的关键因素,当使用浓硫酸并在高温(150C左右)下可以得到较高浸出率,此试验过程简单,且酸的使用量少和反应时间短,100g锰粉用酸70ml,用时约20min,浸出率>91%。  相似文献   

7.
<正> GY98011246 黑米保健醋及其酿造工艺 60元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黑米为主要生产原料的保健饮品——黑米保健醋及其酿造工艺,在本发明中,不挥发酸占总酸的比例大于20%,还原糖含量小于1.5g/100ml,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3~0.9g/ml,氨基酸总量达500~2500mg/100ml。高于普通食醋几倍;同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含有硒、铁、锌及Vc、Vpp VB1、VB2等。其优点是:色、香、味、体等感官指标俱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高产乳酸突变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的优化.结果表明其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大米糖化液150 g/L,玉米浆15 g/L,CaCO3 60g/L,番茄汁20 ml/L.最佳的培养条件是:12 h菌龄菌株,50 mL装样量,10%的接种量,34℃,180 r/min.  相似文献   

9.
为了得到最高的色氨酸产量,对溶氧和无机盐水平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了合适的工艺方案。在其他发酵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控制溶氧在20%~30%,无机盐的量控制在原来的0.79倍,可削弱生产过程中副产物量的积累,发酵结束时L-色氨酸的产酸量达到55.1 g/L。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诱变育种提高金霉素生产菌株的效价。采用不同剂量高能电子流辐射孢子茅管悬液,平板分离培养,摇瓶初筛、复筛得到高产菌株,然后在发酵罐中放大培养,选育得到一株高产突变株D23,其摇瓶效价迭20866u/ml,比出发菌株提高13.1%,并且传代稳定。在50L发酵罐中,高产菌株的菌体浓度提高5-10%,粘度较高,活力较好,菌体形态较好,产素能力提高711.4%。目前选育的高产菌株已经投入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固态发酵反应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态发酵关键问题是符合现代发酵工业要求的、成熟的固态发酵反应器。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反应器可实现大规模纯种培养,循环风机功率消耗和空气用量分别是机械搅拌发酵罐功率的1/10和1/15。压力脉动固态发酵生产成本低、无发酵废水、有着无限广阔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许多现行的液体发酵法生产过程,都可以用此现代固态发酵技术代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3种天然冬虫夏草、1种北虫草中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经酸水解按照国标测定,得到4种样品中水解氨基酸总含量为:云南产地(29.30±0.54)g/100 g,西藏产地(27.62±0.34)g/100 g,青海产地(25.14±0.14)g/100 g,北虫草(25.83±0.25)g/100 g。虫草中均未检测到蛋氨酸、半胱氨酸、色氨酸。  相似文献   

13.
该试验对连翘龙眼起泡果酒的酿造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多因素实验得到连翘龙眼起泡果酒的最优调配工艺为:安琪活性干酵母与BM45酵母的添加比例为1∶1(g∶g),连翘添加量4%、龙眼添加量12%。此条件下获得的发酵产品成分为酒精度12%vol,糖度为4.8%(w/v),干浸出物含量3.67 g/100 mL,总酸含量0.73 g/100 mL,维生素A含量91.3 mg/100 mL。连翘龙眼起泡果酒呈浅黄色,晶莹通透,口感自然醇厚,酒香浓郁,兼具营养及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N 离子注入乳杆菌lp-0429,获得高产L-乳酸的菌株lp-0201,并通过存活率和突变率的分析初步研究了N 离子注入诱变效应,发现N 离子注入后有较高的正突变率.同时对菌株lp-0201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产酸率较高,产酸时间较长,而且在碳源的利用上可能有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以蔓越莓为原料,采用乳酸菌发酵生产蔓越莓饮料,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饮料生产工艺。以离心沉淀率及色密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研究瓜尔豆胶、黄原胶、CMC、海藻酸钠4种不同稳定剂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确定最佳稳定剂。结果表明,发酵蔓越莓饮料生产工艺为:接菌量3%,发酵时间5 h,糖酸比为30:1。当CMC添加量为0.12%时稳定性最好。此条件下发酵蔓越莓饮料呈红色有光泽,具有蔓越莓特有香气,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16.
根据造纸生产废水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氧化、脱色和絮凝"协同处理方法。探讨了搅拌速度、絮凝反应时间、pH值、药剂用量和温度对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两性聚丙烯酰胺CAPAM用量6.0g/m3、氧化交联剂PDO用量44.0g/m3、pH=8、搅拌速度80r/min、絮凝时间为10min和静止时间为35min的条件下,CODCr的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95.1%和97.68%,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可生化的指标范围。并对处理成本和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井冈蜜柚果汁饮料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其深加工有待发展。对柚子果汁饮料生产工艺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即提高柚子出汁率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0 g果肉直接榨汁后按1 000 U/100 g添加量加入果胶酶,200 U/100 g添加量加入纤维素酶,在45℃下处理3 h,出汁量达到86.3 g/100 g果肉,比未加酶处理时提高了近1倍。  相似文献   

18.
利用黑曲霉A_1、A_(15)和酵母Y_7固态发酵柠檬酸渣生产多酶蛋白饲料。在30℃的最适温度下,3株菌种混合进行固体发酵,粗蛋白增加量(绝干)约为16%~18%,酸性蛋白酶活性为5139μ/g,纤维素酶活性达61μ/g。试验结果表明:该酸性蛋白酶在100℃加热1h有80%的酶存活,系耐高温酸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19.
南派酱油主要原料为豆粕,本文确定了豆粕前处理的工艺参数,在1.0 MPa的压力下,干蒸4 min后排气,在蒸汽排尽的同时,向蒸煮锅内通入10℃的0.1 mol·L~(-1)的碱液;豆粕经过前处理后,使得熟料的消化率达到92.56%,采用处理后的豆粕发酵的天然酱油,氨基酸态氮均值为1.08 g/100 mL,全氮均值为1.52 g/100 mL,与未经前处理豆粕发酵的酱油相比,分别提升10.2%与6.2%。将该技术应用于南派酱油的酿造,可提升酱油品质。  相似文献   

20.
平房仓晚籼稻谷充氮气调储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房仓充氮储藏晚籼稻谷,先用复合膜对粮堆“五面”密闭,并有效处理工艺孔洞、工作间等漏气部位,利用移动式制氮机组通过四个进气口结合上充下排、下充上排和仓内环流或环流风机强排等工艺向粮堆充氮。近三个月氮气储藏过程中,氮气浓度维持在95%范围,杀虫率达到100%,并能有效防止害虫发生,次年害虫发生时间推迟近一个月;存粮脂肪酸值年变化量低于1.5(KOH)mg/100g,2009年充氮储藏期内脂肪酸值仅增加0.7(KOH)mg/100g;粮温变化趋势与常规储藏基本一致,但试验仓平均粮温偏高1℃~1.5℃,局部最高粮温变化提前近1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