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社会和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借鉴复杂科学管理理论,提炼出了影响结合部地区管理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包括土地、经济、环境和人口等因素的互动模型,指出结合部地区管理问题是多因素影响的系统问题。进而从城市发展规律、区域功能定位和城乡二元体制等三个角度分析了导致结合部地区管理问题的体制性根源,提出要以创新带动改革,逐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从根本上促进结合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继勇  吴亮 《基建优化》2005,26(1):14-15,19
城乡结合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桎梏,就其原因,二元管理体制是矛盾的所在。如何消除二元管理体制,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分析二元管理体制的成因以及对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提出了构建社区管理模式,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现有的城市管理体制和农村管理体制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管理的失效,指出这是导致城乡结合部出现城市建设混乱、土地利用失控、社会矛盾集中等多种问题的根源,维护失地农民以及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郭虹 《乡镇论坛》2009,(14):23-24
城乡分治的二元化社会管理,是我国在建立和谐社会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果说目前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短板”,那么城乡二元化的社会管理就是“短板”中的“短板”。二元化的社会管理是影响我国社会公平正义、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使这块“短板”变长,破解因城乡分治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与农村交叉接连地区。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它的城乡结合部。尤其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地域广阔,问题较多。研究解决城乡结合部问题,加强对这一地区的行政管理,促进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紧迫的课题。本文拟从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的调查研究,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作一些探讨。一、城乡结合部的形成与现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市民化是推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改变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避免出现城市二元化问题的根本途径,但目前面临户籍、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土地等一系列制度上的矛盾和障碍,亟需加快推进我国滞后的政府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包括  相似文献   

7.
特殊的土地利用和管理特点使得城乡结合部用地矛盾尤为凸现.人口、城市发展、集体经济发展是造成土地供求紧张的直接原因,但是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导致和加剧矛盾激化的深层次原因.在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与房地产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的用地矛盾进行分析,并从深层次揭示问题的根源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民经济转型是经济现代化和市场化相互交织的过程,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转型期政府宏观调控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矛盾。因此,今后能否有效缓解和缩小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第三步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及其市场化改革战略目标的实现。总体思路应把握两条:一条是政府需要“花钱”,也就是从宏观上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政府财力资源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分配的力度;另一条是政府不需要“花钱”,即下决心着力推进制度创新,政府从制度供给方面改变现行对农村的做法,为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创造相对公平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
李斌 《乡镇论坛》2011,(4):17-18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城乡结合部社会矛盾有不断攀升之势,处理不慎则很可能形成不良影响。广西柳州市柳南区创造性地开展“村级接访”工作,把信访工作触角向下延伸,开启一扇了解农情民意的新窗口,构建一个解民忧的新平台,基本实现了“将矛盾纠纷和问题及时化解在基层”的目标,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产品流通是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1号文件所指出的现实情况正好印证了这一伟大预见。即“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因此“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乡镇论坛》2008,(35):7-7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是较为突出的矛盾,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等方面严重滞后城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出来,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影响和渚社会建设。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肩负着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为完善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提供机制,为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管理、反映诉求开辟渠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基础条件的重任。走好农村社区建设的第一步关系着农村社区建设的效果与成败,尤其关键。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结合部由于地理区位特殊,它兼具城乡两方面的特征,同时又不具备城乡两地的生活条件和发展优势。尤其是公共物品供给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此地的生产生活与发展,需要城市管理者以战略家的眼界和胸怀来规划城乡结合部的未来发展,尽可能提供城乡结合部发展所需的公共物品,加强管理与服务,使此类地区成为城市发展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建立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体制基础。必须突破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是:推进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制;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引导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实施城乡统筹的规划管理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等体制性障碍仍旧存在,加强农村地区规划管理在实施层面还存在众多的困难.本文分析了北京地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的现状,指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出现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体制性矛盾造成的,除了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构成了最大的制度性约束外,还存在各层级责、权、利结构性失衡和规划挤占农村发展空间等制度性问题.同时,加强农村规划管理还面临土地确权不确定因素多、历史遗留包袱重和行政成本高等具体实施困难.最终提出,应按照与体制性矛盾的解决进程相适应和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稳步推进农村规划管理,并提出全面推进土地确权、加强村庄规划指导以及开展项目管理试点等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口普查等数据,探讨了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与社会分异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城乡结合部是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同时该区域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也相对较高。相对于广义的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核心区外来人口与其他人群混居的程度略高,但接触可能性反而更低,外来人口活动空间的封闭程度和自服务特征更加显著。城乡结合部不同职业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有所差异,概括而言,职位、技能较高和就业稳定性较强的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混居程度较高,而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就业的外来人口则自身群居性较强。10年间,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出现整体外移的同时也在向局部地区集聚,社会融合水平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外来人口作为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空间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其空间分布与分异特征,以及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等应该成为城乡结合部规划管理与治理改造中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结合部界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文献综述法,基于已有的研究,给出城乡结合部的界定原则,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尝试建立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城乡结合部的界定方法;指出在对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时,应从统一的视角对城乡结合部的范围进行划定,从而使研究结果具有横向可比性,为城市的理性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结合部是大都市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和开发问题已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问题。绿化隔离带政策是城市管理对策中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和开发,但"绿隔"政策下,城乡结合部没有得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容易形成盲目开发建设的局面,其开发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本文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为切入点,总结了"绿隔"实施下其时空演变规律、特点和问题,基于博弈理论探讨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开发模式的优缺点,进而提出土地开发的改进模式。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概念;是一个纲领性的,与新时期发展战略转变相呼应,并统领“十一五”发展全局的新提法。这个提法与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正式提出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强调城乡统筹的指导思想以及随后连续重申的“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9.
李芳尚 《数据》2006,(12):20-2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城乡统筹兼顾,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介绍 学术研究表明,印度的城镇化进程主要是通过大型城市来推动的。近期的研究表明,印度城市增长的地区已经由城市核心地带转移至城乡结合部地带。在印度的6个超大型城市中,5个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经济增长速率超过了城市核心地带。这种经济发展中心由城市核心地带向城乡结合部的转移,主要是由环境游说者的出现和城市土地扩张造成的。环境游说者主张对制造业在城市中的用地进行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