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涛舟 《经济纵横》1993,(12):6-8,12
<正> 本文拟从毛泽东同志理财思想体系,作一管窥。一、大力发展生产积极开辟财源研究毛泽东同志的理财思想,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他的有关财政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论述。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倡从实际出发,对财政经济问题进行务实性研究。告诫我们:“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是我们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又说:“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时,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又明确地指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完全证明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村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认真学习、研究毛泽东同志这一思想,对于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正确地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就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期,毛泽东对农业、农民、农村这三个问题的论述是其经济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重读其论述,仍能给我们以深刻启迪。第一,农民和农村问题,至关重要。新中国建立后不久,毛泽东便指出:中国的主要人口是农民,革命靠了农民援助才取得了胜利,国家工业化,又要靠农民援助才能成功。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更是明确指出:“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在另一篇文章中,毛泽东向执政的共产党发出了告诫:“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诗富 《时代经贸》2007,(6Z):24-25,27
毛泽东同志一生都非常关注农民问题,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许多重要论断,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农民问题理论体系,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三个部分进行写作,对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简明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使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互相结合,这是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国建设的经验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根本方针,这是毛泽东同志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创造性的发展。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问题,我国学术界已发表了许多文章进行探讨,其中有些文章论述到农业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经济发展观体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不同时期形成的毛泽东经济发展观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我们不应忘记毛泽东的经济发展观,而是应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的经济发展观,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7.
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是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所一再强调的一个重要实践问题,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刻的论述。联系当前我国的四化建设实际,很有必要重新学习毛泽东同志这些论述。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实基础与根本指南。建立与发展国有经济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夺剥夺者"的理论,对官僚资本进行无偿没收,对民族资本实行和平赎买,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有经济理论。毛泽东关于国有经济性质、地位、作用的论述以及国有企业如何经营管理和改革的探索,都对当今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七届六中全会(扩大)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报告通过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分析了我国革命发展的新形势,着重地批判了农村工作中的右倾错误和保守思想,对全国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步骤作了纲领性的指示,从而大大地加速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并且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切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一位举世闻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有叱咤风云的伟大革命实践和前无古人又令后人敬慕的伟大功绩、创立了一整套令人赞叹的革命和建设理论、虽有工作失误、但成就远远超过失误。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研究他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重要思想和实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我们当今所从事的伟大事业必定有极其重要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创造性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对十一届三中以后我们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一理论本身的内在矛盾和历史局限性又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黄敬林 《经济师》2005,(12):19-20
毛泽东同志的“勤俭、节约”思想,由勤俭、节约是重要观念、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和重要方法等四个方面构成,它是我国经济建设经验与教训的科学总结,对我国节约型经济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创造性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对十一届三中以后我们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一理论本身的内在矛盾和历史局限性又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关于技术革命的思想 ,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对技术革命极为重视 ,他认为 ,不搞科学技术 ,生产力无法提高 ;中国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必须有一个科学技术方面的革命 ;为了完成技术革命 ,他坚持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 ,号召科技界“向科学进军” ,部署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毛泽东技术革命的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樊欣 《经济研究导刊》2014,(20):280-281
毛泽东同志科学地分析了建党环境和党内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从思想上建党的重要原则,并把其作为保持党的思想和组织纯洁,保证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首要任务。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上首次提出了"党风"的概念,并对党风建设做了一系列的概括和论述,初步形成了党风建设的基本内容。党风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显著特点。毛泽东第一次明确了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的内在联系,指明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毛泽东同志在实践中摸索除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又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论述了毛泽东一些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毛泽东同志在实践中摸索除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又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论述了毛泽东一些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思想博厚深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起过巨大的指导作用。如果没有马克思,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可能就要被改写。及至今天,马克思关于人才的思想仍然是我国制定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才观,毛泽东对马克思人才观的丰富和发展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由一个总路线、一条道路、三大法宝构成。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规律,回答了中国革命是什么样的革命和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一贯倡导并身体力行“不做寿”。1943年,延安各界提议给毛泽东的50寿辰搞庆贺典礼,中央一部门的负责同志写信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回信说:“生日决定不做,做生日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最困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到毛泽东54岁生日时,正值1947年党中央“十二月会议”期间,在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又想给他做寿,但是他坚决不答应,并且讲出了三大理由:“一是战争时期,许多同志为革命流血牺牲,应该纪念的是他们,为我祝寿,太不合情理;二是部队和群众粮食紧缺,搞庆祝活动会造成浪费,脱离群众;三是我才五十四岁,往后的日子长着哩,做寿是不会使入长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