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当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如英国的典当业可追溯到15世纪前,美国第一当铺创立于1849年,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年的历史,而美国建国也不过二百多年。被誉为法国第一当铺的“巴黎市信贷行”是根据国王路易十六1777年所发的圣谕建立的。相比这些新兴工业国家,我国可谓典当业的“鼻祖”。  相似文献   

2.
规范典当业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务于怀志中国的典当业始于南北朝,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建立新中国第一家"红色当铺"的成都,现已有当铺150多家。典当行的兴起,无疑给人们活跃的经济生活提供了又一种较便当的融资渠道。然而,值得提醒的是,典当不是"永久的情人...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个体经济的迅速发展,融资领域的不断扩大,多年销声匿迹的典当业,又日渐活跃。1987年11月15日湖南邵阳市永泰昌当铺,率先开张。同年12月31日成都市华茂典当服务商行,接踵营业。1988年伊始,各地闻风而动。截止1988年10月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恢复了典当业,共有典当机构180余家,职工1200多人,累计发生额5亿多元。典当业的复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典当业呢?这是一个在理论上需要认真探讨,在实践中需要反复摸索的新课题。典当业复活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钱惠琦 《科学投资》2007,(11):60-61
告别曾几何时的旧日当铺形一象,新型典当业在被赋予了新内涵的同时,也有了新的特点。典当业作为银行拾遗补阙的一种金融服务,如今已大为可观。  相似文献   

5.
典当业是中国封建社会里最古老的一种信用行业,专为私人提供抵押品贷款,靠剥削穷人起家。据说最早的典当业叫“质”或“质库”,唐朝就有了。宋朝称为“典”和“典库”。到了明朝,名称就多了,有十多种,如解库、解铺、典库、典铺、解典库、解当铺、解当库、典当铺、当铺、质库、质铺、印子铺等,而当铺一词后来就成为通称了。明朝当铺的真实情况怎样,目前无正式史料稽考,但有一些稗史传奇之类作品却能提供一鳞半爪。如《今古奇观》卷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说:“公子在院中阚得衣衫褴褛,银  相似文献   

6.
典当是我国古代一种广泛存在的金融机构,有悠久的历史。从汉代"以物质钱"的记载看,它就是与后世质库、当铺业务形式类似的动产抵押贷款。与其他种类的放贷行业一样,典当业的主要收入也是客户支付的利息,而利息暨利率高低是影响典当利润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同时,典当业还有一个特殊性,即它主要针对的是社会的下层民众,故明代顾起元称之为"穷民之库"。这就是说,利率还反映着当商对下层百姓的剥削程度,所以它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某个时期、某个地区的阶级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以实物作抵押向客户发放贷款从而使"死钱"变成"活钱",使"进当铺就跟进银行一样"成为不少人对典当行业的全新认识,典当业也以新的行业形象映入大众的视野。典当融资以其操作灵活、变现速度快,正被更多"应急融资"的企业或个人所接受。一个巨大的红底烫金"当"字被立在路口时,即便行色匆匆,相信没有几个行人不明白其中意味。作为最古老的资金救急和融资方式,时至今日,典当行仍旧延续着1600多年独特魅力与金融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8.
引言 典当是个古老而又重新复苏的行业,典当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鼻祖,在中国复出近二十年后,被誉为"第二银行",其积极发挥着对主流金融业拾遗补缺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和广大百姓融资难的问题.但是现代典当业与早期的典当业的经济基础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服务的客户、基本业务也有很大的不同.随着银行越来越对中小客户的重视,典当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为了典当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本文拟通过对典当业特点的分析,探讨一下目标客户选择的问题,以期典当业能取得更大的利润.  相似文献   

9.
时代变迁,不要以为当铺仍是那副老面孔,仅仅是迫于生计的无奈选择.现今的当铺,有了另外的功能--不仅是资金短缺时救急的良药,还成了投资理财的新宠.在国外,当铺早已作为"第二银行"而被人们津津乐道了.  相似文献   

10.
关键词     
CVD合成钻石引上海典当业关注钻石造假让市场防不胜防 近日菇广州的一些当铺无奈决定。停止接受钻石典当业务。因为主要来自境外的采用CVD技术合成的非天然钻石,在国内市场上屡屡现身。质检手段相对薄弱的典当行,比较容易受骗上当。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民间金融存在了四千多年.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商时期到唐朝,民间货币信贷逐渐昌盛,春秋时候的实物信贷到唐宋的纸币交易再到明清的钱庄票号兴盛,商业往来自然产生了民间信贷;而真正的国家金融是在1935年前后开始的,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金融的国营化,但当时还存在一定量的民间金融,就是钱庄、票号和当铺等机构.上世纪50年代,类似当铺、银行、钱庄这样的民间金融机构被国家的储蓄所代替,并全部被100%国营化.  相似文献   

12.
金融资料     
<正>我国金融之最“金融”一词的最早出现 金融一词至近代才出现,最早使用金融一词是在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北京政府财政部文件中.其中有“自去秋以来,金融机关一切停滞”之语.最早的信用机构 典当是中国最早的信用机构,它是以收取衣物等动产作押质,向劳动人民进行放款的高利贷机构.最早的典当为南朝时寺庙所经营的当铺.如《南齐书》卷二三《褚澄传》所载的招堤寺、《南史》卷七○《甄法崇传》所载的南梁时的长沙寺,都经营典当业.  相似文献   

13.
典当,亦称当铺,是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一种信用行业,是以收取物品等动产或不动产作为抵押,对押当人进行放款的民间信用机构。 “典”、“当”,汉字含义很多,但作为“典当”的“典”、“当”,均作“抵押”解释。典当其名称繁多,历代亦有所不同,有的称为质库、质铺、质肆,有的称为解库、解铺、解典库、解当铺,有的称为典库、典铺、典当铺、长生库、印子铺,等等,而“当铺”一词用得最普通、最长久。直到近代,才把“典”与“当”二字连为一词。典当业,就其规模不同,分为大当、小当,或将规模大的称典,规模小的称当,也有按其经…  相似文献   

14.
A我国典当业发展概述 典当,是历史上最为古老的非银行性质的金融行业,一般被认为是现代金融机构的鼻祖.典当业在中国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其源起和流变的基本历史轨迹可表述为:初见萌芽于两汉,肇始于南朝寺库,入俗于唐五代市井,立行于南北两宋,兴盛于明清两季,衰落于清末民初,复兴于当代.  相似文献   

15.
典当行亦称典当公司或当铺,主要以财物作为质押进行有偿、有期借贷融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典当,是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抵押给典当企业,交付一定比例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典当业作为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焕发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6.
张大龙 《河北金融》2011,(8):14-16,47
典当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堪称现代金融业的鼻祖.改革开放以来,典当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逐渐成为金融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拟对我国典当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典当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引言典当是个古老而又重新复苏的行业,典当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鼻祖,在中国复出近二十年后,被誉为“第二银行”,其积极发挥着对主流金融业拾遗补缺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和广大百姓融资难的问题。但是现代典当业与早期的典当业的经济基础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服务的客户、基本业务也有很大的不同。随着银行越来越对中小客户的重视,典当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为了典当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本文拟通过对典当业特点的分析,探讨一下目标客户选择的问题,以期典当业能取得更大的利润。一、典当业的经济、社会基础(一)我国早期的典当业1.我国早期典当业的经济、社会基础早期的典当业是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货币借贷活动频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货币的产生,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又直接催生了专营货币借贷的典当业。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典当业产生的经济基础。早期典当行产生的社会基础是社会底层广大群众的需求。主要的客户则是位于社会底层的贫苦大众。典当业务大部分用于满足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2.早期典当业的行业特征早期典当行定位于正规金融机构,属于主流融资方式之一。在当时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典当...  相似文献   

18.
近日见到广西平南县大圩衡复饷押当票数十张,时间从民国12年12月26日起至民国18年5月29日止. 饷押即当铺.太平天国起义后,广东地方政府强迫当铺捐助军费,并称之为押饷,此后当铺迳以饷押相称,并写在招牌上.  相似文献   

19.
提起典当,许多人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黑漆漆的门上写着大大的繁体"当"字,走进去是昏暗狭窄的店堂,高高的柜台后坐着穿马褂戴小帽的朝奉先生,口中吆喝着:"破衣烂衫,虫吃鼠咬……"而在柜台下面瑟瑟发抖的则是兜里没有一个铜板的穷人. 人们从小说和电影中得来的对于当铺的印象太深了,对于典当行也是避之犹恐不及.殊不知,现而今的典当行并不是当铺的翻版,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理财渠道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典当业机构数逐年攀升,典当业的潜在洗钱风险不断增大。本文在调查了解福建省漳州市典当行经营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典当业洗钱风险,揭示典当业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开展典当业反洗钱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