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陶莉  赵改平 《企业研究》2012,(4):142-145
针对面向订单的车间生产调度问题的局限性,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建立了订单车间生产调度管理系统,并对调度算法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理想点求模与蚁群算法的订单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以最小化设备资源利用总时间、最小化产品延迟交货总时间为目标,利用蚁群算法对企业生产能力范围内的订单进行多目标优化调度,调度报表为企业实际生产提供指导。该系统和方法在某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进行应用,体现了减少劳动力投入、缩短生产周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3,(23):58-60
针对制造系统中车间调度过程存在的动态性与复杂性问题,本文基于粒子群算法,结合多Agent协同优化性,构建了粒子群算法的是适应度函数,以及多Agent车间调度的行动策略,提出了基于多Agent粒子群改进算法(particle swarm improved algorithmbased on multi-agent,PSIMA),建立了基于多Agent粒子群改进算法流程。最后,通过具体实例,该方法比传统粒子群算法在计算时间以及计算复杂度上有明显改进,为解决制造系统中车间调度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3.
基于虚拟流水线的船舶分段建造调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船舶分段制造中出现的生产等待、时间冗余等问题,应用虚拟流水线生产模式的方法进行生产系统改造。在满足约束的前提下,建立以作业班组在生产系统中的流通时间最短为目标的班组调度模型。针对分段车间调度问题应用一种基于混合蚁群遗传算法(Mixed AntColony and Genetic Algorithm,MACGA)实现了作业班组的优化调度。最后,以某造船厂分段加工车间为例,验证了虚拟流水线模式及其调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船舶分段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流水车间调度问题,也被称为同序作业调度问题,是许多实际流水线生产调度问题的简化模型。它无论是在离散制造工业还是在流程工业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介绍了流水车间调度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几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流水车间调度问题,也被称为同序作业调度问题,是许多实际流水线生产调度问题的简化模型.它无论是在离散制造工业还是在流程工业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介绍了流水车间调度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几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中在分析VRP与旅行商问题(TSP)区别的基础上,构造了求解VRP的混合蚁群算法。将蚁群系统(ACS)算法同节约量和局部搜索策略2-opt法相结合来改进基本蚁群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混合蚁群算法性能优良,能够有效地求解VRP问题。  相似文献   

7.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算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送车辆调度优化问题旨在解决配送中路径和车辆调度问题的一类组合优化问题,是近年来物流控制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对运输调度问题进行了分类总结,给出总体模型的概括描述,分析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禁忌搜索算法、蚁群算法和微粒群算法的特点及其在求解配送车辆调度优化问题中的求解思路,并讨论了其求解现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指出改进混合现有算法,开拓新算法将是更有效解决配送车辆调度问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蚁群算法的应急物流配送车辆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裕华  潘郁 《物流科技》2009,32(5):47-50
以车辆配送问题为背景,运用了蚁群算法来求解应急物流配送车辆调度模型。在带有时间窗的基础上考虑应急系统各节点的运输距离和费用构造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设计了蚁群算法求解方法,并针对蚂蚁路径选择做了改进性分析。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蚁群算法在应急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中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半导体晶圆生产的特点,研究了基于动态数据驱动的半导体生产调度仿真系统。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半导体生产线上的动态数据监控生产过程,并且根据仿真数据和生产数据的差异,及时识别扰动,驱动系统重调度仿真。系统通过混合知识表示形成基于半导体生产调度因素、调度策略和调度方法的知识网络,运用JESS实现动态调度策略实时推理。并且利用多Agent强大的模型描述能力和分布式问题求解能力提高仿真的实时性。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和动态适应性,能够保持生产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基于蚁群算法的出租车零空载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辆路径规划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新型的仿生算法--蚁群算法,由于具有正反馈性、鲁棒性、并行计算、协同性等特点,非常适合于解决车辆路径规划问题.本文针对出租车的空载问题,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通过设立手机短信平台和出租车控制中心的合理调度,结合蚁群算法寻找距离乘客最近的空载出租车,给出了空载出租车到乘客的最优的路径,并通过Matlab实现了其仿真,提出了对出租车控制问题的设想,进而有效地避免出租车的空载问题,实现人力和物力的节约.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企业向供需网企业转变过程中,作为SDN的一个供需流,其核心集中在对车间生产调度及物流配送的优化上。针对这两个问题,基于木地板生产企业的现状,本文引入了量子粒子群与模拟退火相结合的混合算法,以及一种求解物流系统的整合优化模型与求解的启发式算法分别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多工序订单生产排序问题,是一类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采用混合蚁群算法,对一种多工序订单模型进行建模求解,并给出了详细的算法步骤。通过用不同数量的订单、工序组合的数据进行模拟计算与结果比较,证明了混合蚁群算法在求解此类的问题的有效性以及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卢冰  原田华  夏勇 《价值工程》2008,27(1):101-103
研究了以最小化制造跨度为目标的,具有模糊加工时间的偏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针对该问题,采用三角模糊数来表征时间参数;并采用预处理算法,将偏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转化为更容易处理的完全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给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调度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杨利  张静芳 《物流技术》2011,(15):89-91
车间生产调度是流水制造企业运行管理的核心,针对流水车间工件多样化、多机调度平行化的作业特点,在分析系统逻辑流程和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用em-plant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SimTalk语言程序触发仿真事件和监控仿真状态。分析工件加工时间、到达率及加工工序对调度结果的影响,以零件平均等待时间、资源利用率和置信度为系统评价指标。仿真结果表明,在确定加工工序和加工时间条件下,生产调度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车间生产调度是流水制造企业运行管理的核心,针对流水车间工件多样化、多机调度平行化的作业特点,在分析系统逻辑流程和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用em-plant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SimTalk语言程序触发仿真事件和监控仿真状态.分析工件加工时间、到达率及加工工序对调度结果的影响,以零件平均等待时间、资源利用率和置信度为系统评价指标.仿真结果表明,在确定加工工序和加工时间条件下,生产调度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7,(7):65-67
为了满足市场的快速变化、降低生产成本,车间调度成为生产的关键环节。为解决作业车间分批调度问题,本文在企业资金收益率最大化、物料周转速度最快的情况下,建立以生产周期、交货期满意度为指标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一种将DE算法与BBO算法相结合的多目标优化算法模型。最后经过实例仿真,求得的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徐永辉  李波 《物流技术》2011,(17):153-156
针对某变压器生产车间内的作业调度及布局优化问题,采用优化仿真软件Plant Simulation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加入了仅仅使用优化方法无法实现的随机因子,使模型更加符合现实。根据仿真实验所得瓶颈分析图及工作站状态图,对现有方案进行优化改进,得到一个较满意的方案。说明利用优化仿真可有效实现对于车间作业调度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慕抽 《物流科技》2013,36(4):50-52
蚁群算法存在一些缺点,如容易陷入局部最小,使整个系统呈现出早熟现象等。文章将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结合起来构造混合蚁群算法,建立优化物流配送路径的数学模型。用混合蚁群算法通过仿真实例有效求得物流配送路径问题的较优解。课题的研究对物流配送路径具有优化作用,节约物流运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变压器生产车间内的作业调度及布局优化问题,采用优化仿真软件Plant Simulation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加入了仅仅使用优化方法无法实现的随机因子,使模型更加符合现实.根据仿真实验所得瓶颈分析图及工作站状态图,对现有方案进行优化改进,得到一个较满意的方案.说明利用优化仿真可有效实现对于车间作业调度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带有并行机的混合Job Shop调度问题并建立其模型,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问题,在算法设计中,采用基于工序的编码方式,分两步进行解码,给出相关的遗传操作,列举实例说明带有并行机的混合Job Shop调度问题,并针对实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算法和编码方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