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阳春 《乡镇经济》2005,(10):31-3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评判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农村干部的工作业绩,最根本、最实在的标尺,就是要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各级干部尤其是农业战线的干部,一定要以人为本谋划“三农”,立足“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千方百计实现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
农民增收是我国实现现代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加明显减缓,城乡收入差距愈来愈大。实行农地制度、县乡财政体制、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市化建设,提升农民拥有的资源禀赋结构,是实现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民增收困难,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体制性障碍和非农就业机会的减少,造成大量剩余劳动力被迫滞留于农业,无法向外转移,不仅减少了农民的非农收入,同时限制了农业收入的增长。因此,必须要尽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城市化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其中70%是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意义十分重大。促进农民增收,一方面加快农业由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加快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所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保护,重点做好农民减负工作,树立减负就是增收的观念。第一,加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江西为例,近年来,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还是全省农民收入的主体,这是农民收入缓慢增长的主要原因,2000年农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1092.2元,占纯收入51.15%,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比1997…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4,(6):20-22
农民增收的最根本障碍在体制、制度、政策方面。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文章以此为主线,阐述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性,剖析了制约“三农”发展的政策、体制性问题,提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要有新的思维方式,建立区域性社会资金使用流向管理机制,改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健全以小额农贷为突破口、以政策性金融服务为重点的金融支持政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任何经济活动部必须有金融资本这根血脉作支撑,而农村有效的金融服务是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扩展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内在动力,所以,研究农民增收问题必须要把解决好农村金融服务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6.
如果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解决8亿多农民的富裕问题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难题。现阶段,新型城镇化过程当中,破解“三农”难题根本上就是破解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并贯穿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就城阳区而言,对外开放是城阳区最大的潜力和优势所在,也是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增收、财政增收,加快农民向市民、农村向城市、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根本途径。而对外开放的关键在于环境建设。因此,要立足于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以“发…  相似文献   

8.
农民增收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要持续提高农民的收入必须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农民角色的变化并没有辅之以农民自身相关能力的提升与外部配套制度的建立,从而造成了农民的弱势地位。通过制度创新可以改变农民在市场中弱势地位,增强农民的经营能力和就业能力,保证农民在农村和城市两个战场上的收入持续增加,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必须把农民增收问题放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实现的高度来认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在于减少农村人口,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限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素质,加大政府对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0.
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视角: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宝瑞 《发展》2003,(4):4-4
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我国各地农村的实践证明,农业生产力和承包的土地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充分体现其真正的使用价值。十六大报告提出本世纪前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我认为实现这个目标的重点、难点在农业、农村和农民,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目前,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400多元,要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真正让农民富起来,仅靠农民从事第一产业难以实现,最根本的途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邓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11.
《乡镇经济》2002,(1):1-1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去年农民收入虽有恢复性增长,但基础仍不牢固,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尚未消除。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的思路,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综合措施。多予,就是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退耕还林规模;少取,就是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放活,就是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12.
封保伟  岳咬兴 《中国经贸》2008,(24):141-142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要想真正的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效推进我国的城镇化和现代化,都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目前要解决好的就是尽快实现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变,这是目前实现农民增收的最有效途径。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陇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78元,较宝鸡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少468元,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更大。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必须抓住促进农民增收这个根本,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着力构建多元化农民增收格局。结合我们陇县实际,盘算好农民增收账,核心是要全力实施“八增收-减轻-投入”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丽辉 《特区经济》2008,235(8):176-177
2004年以来,河南省农民增收打破了前几年增长缓慢的格局,进入新的较快增长期,同时也意味着进一步增收的难度加大,究其根源是因为长期以来制约河南农民增收的诸多难点并未得以根本解决。要在前几年增收的基础上解决持续增收问题,应建立和完善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邓大才 《江苏经济》2003,(12):37-38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农业增长受凯恩斯定律和恩格尔定律双重约束,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不断下降。在这种条件下,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促进农民普遍性的、持续的增收。从分配理论的角度来看,农业萎缩与农民增收是一个难以协调的二律背反问题。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要保证农民普遍性的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6.
韦金红 《发展》2008,(1):126-127
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应该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农村,所以建设新农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然而,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民负担过重、农民素质不高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因此,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素质就成为了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欣然 《当代陕西》2009,(2):8-9,24
《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的根本目标和要求,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举措。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西部强省的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要实现这一目的,最核心的就是要解决好农民的就业问题,而就业问题的关键是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即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投入机制、立体化的教育培训运作机制、规范化的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和制度化的培训绩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9.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克莱因博士一直在关心着中国的农业问题,他曾说过,中国经济有两大问题,一是农业,二是人口。邓小平曾经说,中国的经济要出问题,可能就出在农业上。中国有9亿农民,“三农”问题如今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瓶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曾用三个“最”字,极言所面临的形势:“现在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形势最严峻的时期,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最根本和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增收难。”时隔18年之后,农民再一次盼来了又一份“一号件”。这份旨在促进农民增收的件,被称为是近年来有关“三农”问题含金量最高、最务实的件。但一些干部群众也有担忧:担心件落不到实处,担心件念“走样”。如何认清和克服农民增收难问题,如何把“一号件”落到实处,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支招”……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从经济运营角度讲,要总结两个经验。从2004年—2006年我们有两个经济运行情况值得关注思考和总结,一个就是连续三年粮食增产,第二是农民增收,而且增收的幅度都在6%以上,也是比较高的。所以要总结两条经验就是要对粮食为什么连续三年增产,影响因素是什么?哪些原因起主要作用,将来怎么判断,这个对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农民连续三年增收的经验值得我们总结。而且这几年增收的因素和以往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政策支持效应的问题。过去我们讲增收因素,主要有两个,农产品价格,农村劳动力转移,这几年不同。其作用到底占多大比重,贡献多大?这是个长期效应还是短期效应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