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甘肃庆阳窑洞的发展来看传统建筑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窑洞是甘肃庆阳地区的传统民居,也是一种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堪称陇上景观之一绝。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别窑建房""弃窑下山"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主要潮流,传统窑洞文化正面临严峻的困境和挑战,发展和保护窑洞民居对于保护传统窑洞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涛 《商》2014,(47):99-99
窑洞是古人类住宅建筑的活化石,作为黄土高原最具代表性、最具潜质的民居,无不承载着北方民族古老的历史遗风。窑洞包含了天地亲和的环境观、顺应自然的生存观,天方地圆的造型观,是一种自然化的人居场所。窑洞门窗的装饰艺术更体现了与这片黄土地相适应的朴素美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窑洞是民居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许多方面有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在黄土高原窑洞中有许多地方都表现出当地的艺术特色。西北人在性格中既有豪放粗犷又充满了细腻质朴,这些都在直接体现在建筑的创造中。为此,着重关注窑洞的建筑艺术,主要研究并总结了建筑空间序列、窑洞入口空间、女儿墙、门脸装饰、庭院、窑洞室内装饰等的艺术特色,试图通过这样的整理来使得窑洞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发扬。  相似文献   

4.
王亢 《品牌》2011,(2):146-147
人们通常会从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来了解它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如同河南荥阳地坑窑洞民居,福建的土楼建筑,北京的胡同儿,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相似文献   

5.
在对皖南民居的布局形式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皖南民居所折射出的文化。民居村落的选址、布局形态反映出村落初建者和民居主人对美好生活直白而朴素的强烈追求,具有典型的民居特色。同时严谨的内部格局和民居建筑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关系,也反映出古徽州人对儒、道等东方美学的思考和追求。  相似文献   

6.
刘武宏个人简历 刘武宏:男,汉族,1946年生人,祖籍河南南阳。毕业于西安美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部文化艺术交流联谊会会长。师从著名国画大师:石鲁、赵望云、刘文西、靳之林先生。自幼酷爱丹青,研古习今,博采众长,扎根陕北,深入生活,深研陕北窑洞文化,形成一派画风——窑洞画派,其独特的风格为业内人士所认同及喜爱,被国外誉为“中国陕北窑洞文化的歌手”,尊崇为“窑洞画派创始人”。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经营》2010,(12):58-58
“居住文化之路”作为“文化之者鲁尔区2010”的项目之一,精选了有人居住的鲁尔区民居,将精彩纷呈的生活空间和居住文化展示给世人,  相似文献   

8.
民居旅馆在乡村旅游中的地位与作用——以阳朔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贞 《市场论坛》2005,(9):125-127
本文以阳朔民居旅馆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深入地分析民居旅馆在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得出结论,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必须注意对民居旅馆的开发与管理,必须实施有效的管理模式,以此推动民居旅馆的发展,强化民居旅馆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居有着独特的韵味和研究价值,有效地保护民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我国民居存在规划中民居保护观念较弱;不注重城市文化,大拆大建割裂文脉;旧城改造使得民居面积急剧减少;城市环境的恶化导致民居寿命缩短,破坏严重等问题.因此,有效地民居保护对于增加城市的综合文化魅力,吸引游人观光游览,促进城市经经济发展和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敏 《中国电子商务》2014,(23):129-129
朝鲜族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是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深入进行研究朝鲜族建筑色彩及材料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有助于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合理应用传统文化的元素,以便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有着丰富的精神遗产扣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我们的归纳总结,实际研究讨论,研究朝鲜族建筑色彩和材料,分析朝鲜族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11.
民居客栈是旅游住宿业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吸引物。历史文化街区是民居客栈开发的重要载体。本文分析了扬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民居客栈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促进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民居客栈开发的具体措施,指出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广州传统民居类型与分布的现状分析,确认其可以作为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景观。认为要从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中,树立广州的文化旅游新形象,寻找城市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鉴于拆除危机、表面装修、开放条件不足和文化体验性差等严重制约广州传统民居旅游发展,对广州传统民居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保护典型、挖掘文化内涵、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经营管理等建议,呼吁客观辩证地看待保护典型传统民居与文化旅游深度发展的关系,寻求传统民居保护与旅游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西藏日喀则建筑装饰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被载入西藏文化艺术的宝库中,是西藏文化艺术的一块奇葩.本文探讨了日喀则的寺院建筑、民居建筑及建筑装饰在民居中的应用,对了日喀则地区建筑装饰的特色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4.
程新元 《商》2013,(24):377-377,281
本文主要从桂北山区民居的建筑风格研究入手,就该山区民居的地域性特征及其成因进行深入探析,以期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陇东苹果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销售运营模式,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成为苹果销售的新渠道。本文通过对陇东苹果电子商务销售模式的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对策,探寻陇东苹果电子商务销售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家具作为清代室内重要的陈设品之一,代表了中国传统室内陈设的精华,它随着室内类型的不同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同时由于同处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大环境下,它们又都存在同样鲜明的共性。这些长期以来形成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特点,可以从中国古代的社会等级制度、哲学理念、审美文化等找到其发展和形成的根本渊源,对清代北京民居室内陈设的归纳总结,是继承和弘扬传统艺术的一种方式,对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所贡献,同时,也为室内设计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刘慧贞 《市场论坛》2005,(10):125-127
本文以阳朔民居旅馆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深入地分析民居旅馆在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得出结论,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必须注意对民居旅馆的开发与管理,必须实施有效的管理模式,以此推动民居旅馆的发展,强化民居旅馆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关中地区有秦岭、黄河等天然的山河屏障,土地肥沃,物产富饶,是集政治、经济、军事于一体的优良地区,被美誉为"天府之富饶"。关中的民间文化在秦汉和隋唐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关中勤劳的人们不断积累和发展着丰富的文化,最终得以演变成独具艺术魅力的关中民间文化,同时孕育出了富有农耕文明的建筑群体——关中古民居。本文着重对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关中民居文化资源进行介绍,并对民居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祝贺 《品牌》2014,(10)
本文从提出研究传统民居设计的思想主线“天人合一”思想入手,分析了传统民居“住”的和谐形式的基本内涵,从“住”的实用功能和文化功能两个角度探讨了传统中国人居住方式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7)
黔东南苗寨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但随着城市化发展及旅游业的兴起,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逐渐发生嬗变,传统建筑文化正逐削弱。本文是作者在黔东南西江及朗德苗寨为期半个月调研之后,对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嬗变因素予以的初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