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励对象的合理选择与分布是股权激励契约实现激励相容的关键。文章以2006—2009年中国沪深两市中,公告股权激励草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多数公司摒弃了集中在高管层与扩散到全员的极端范式,而是倾向于由高管层、核心员工等组成的分布类型;行业特性是影响激励对象分布状态的显著因素,公司规模、成长性、盈利能力、终极产权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方向与预期一致,但并不显著。随着上市公司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动态调整股权激励对象分布才是其合理性的最终体现。  相似文献   

2.
以2009年138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治理环境和股权特征对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为主要内容,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度、内部人持股比例、公众持股比例及国家所有权性质会对非财务信息披露产生显著影响;在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既定时期,治理环境也表现出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对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行为的调节作用有限;另外,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比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中更容易受到治理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制度背景出发。探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有效性问题。以实施股权激励并且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取样本公司股改前后五年的数据。用回归模型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激励的有效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样本公司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得到显著提高,股权分置改革增强了股权激励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公司股权性质和经营运作在治理机制方面有着重要联系。本文将理论和实证相结合,同时引入国内普遍认同的经济附加值(EVA)作为衡量指标,对股权性质和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在理论方面,通过对公司股权性质与经营绩效的基本原理展开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关于改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提高经营绩效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和业绩水平。本文对上市公司股权构成及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降低了股权结构中各因素对公司绩效的负向影响,同时加强了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绩效的正向作用,使得上市公司的治理绩效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朱世香 《全国商情》2011,(12):53-54
本文以旅游类上市公司为例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公司业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未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赵晓蕊 《大众商务》2010,(2):129-130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部分披露了2008年实旄股权激励进展的上市公司年报的截面数据,对2008年度我国部分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检验高管股权激励机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得出的结论有助于正确把握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状况以及为完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机制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赵晓蕊 《大众商务》2010,(4):129-130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部分披露了2008年实施股权激励进展的上市公司年报的截面数据,对2008年度我国部分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检验高管股权激励机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得出的结论有助于正确把握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状况以及为完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机制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阐明综合财务分析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类重组绩效意义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类重组绩效综合财务分析方法及其过程,并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类重组在短期内提高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结论。文章最后对我国证券市场股权转让类重组提高公司绩效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差异为视角,研究了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偏好,股权激励的实施与公司业绩相关性问题。运用因子分析、Logistic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等方法,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产权特征不同,股权激励模式选择偏好会受到影响,进而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也不相同;相同股权激励模式下,国有绝对控股上市公司与国有相对控股上市公司的激励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以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差异为视角,研究了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偏好,股权激励的实施与公司业绩相关性问题。运用因子分析、Logistic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等方法,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产权特征不同,股权激励模式选择偏好会受到影响,进而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也不相同;相同股权激励模式下,国有绝对控股上市公司与国有相对控股上市公司的激励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2004和2005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GLS模型测算股权融资成本,研究发现两权分离程度越大,公司代理冲突越严重,代理成本越大,从而不利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降低。股权制衡在降低代理冲突和减少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上发挥了积极作用,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3.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动态变化,以股权激励为切入点,并以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公司的产权性质差异,从理论上推导出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与资本结构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股权激励会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对资本结构的动态变化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选取沪深两市国有上市公司年报的截面数据,对2006年度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检验高管股权激励机制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得出的结论对于正确把握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状况以及为我国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2006~2008年公告股权激励方案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倾向性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成长性、企业规模与控股股东性质是影响其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显著性因素,企业在选择不同的契约方式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寻找利益平衡点是激励方案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特殊背景,从大股东利益侵占和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出发,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642家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出于利益侵占的目的,具有较强的现金股利偏好,而机构投资者和管理层持股并不能有效地限制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股权分置改革优化了股权结构,减少了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从而增加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机制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国有上市公司年报的截面数据,对2006年度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检验高管股权激励机制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得出的结论对于正确把握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状况以及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时,融资方式首选股权融资,较少选择债权融资,与Myers的“啄食”顺序相悖,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兼顾理论与实证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特征进行文献综述,以便深入探讨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融资理论揭示了企业融资顺序是内源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股权融资。但是.由于我国股权融资成本偏低、股权结构不合理、金融市场不完善、产权主体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出现了我国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的强烈偏好。分析我国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推动我国上市公司今后进一步规范化发展和治理结构的完善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政府干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直是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是否会削弱或强化政府干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仍待进一步深入探索。以此为切入点提出研究假设,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所筛选的4 484家上市公司2012—2020年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以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为调节变量,围绕政府干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时序区间内,政府干预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整体上,股权集中度弱化了政府干预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对于股权性质不同的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调节方向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对于民营企业而言,随股权集中度的提高,政府干预对企业绩效的负向作用有所弱化;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随股权集中度的提高,政府干预对企业绩效的负向作用有所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