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爱的源头     
霖霖 《国土经济》2005,(2):55-55
在一次辩题为《21世纪真的是知识经济吗》的辩论赛中,一位教授以“21世纪的经济将是生命科学经济”的观点获胜,其中这位教授说了一句话:“肿瘤和爱滋病是人类自卫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不应迷惑于“中国世纪”的说法。中国任重道远,仍须居安思危。21世纪应是“全球世纪”。  相似文献   

3.
吴建民 《中国企业家》2009,353(24):38-38
今年11月16-18日,我出席了在印尼雅加速举行的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第七次大会。我应邀在一次晚餐套上做主旨讲话,针对有些人说的“21世纪是中国世纪”、“21世纪是亚洲世纪’、“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等提法,我明确表示不赞成,并提出“21世纪应当属于全人类,不是某一个地区的世纪.而是全球的世纪”。  相似文献   

4.
著名的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说:“20世纪是生产力世纪,21世纪是质量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这种观点正在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标准化是进行质量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标准的活动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始终、标准与质量在循环过程中互相推动,共同提高。所以说21世纪是质量世纪,也将是标准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看点     
管理大师朱兰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质量“教父”克劳士比说,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未来的质量,将不只是最好,而将是进入市场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
刘向阳 《中国质量》2005,(10):71-74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竞争日益加剧。在“数量”问题已解决的今天,人们将越来越追求与依赖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质量的领域不断拓宽,生活的质量、环境的质量、文化的质量、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加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王缨 《中外管理》2005,(9):66-67
迈入文化管理时代 直到上世纪末,我们绝大部分企业还不甚了解“企业文化”。很懵懂自己的企业有没有“文化”,更排斥“赚钱”之余搞什么文化“建设”。而历史又造成我们太熟悉形式主义了,口号、标语、文体活功、思想教育……远未触及企业深层的东西。但在进入21世纪的这数年间,各行各业都讲究搞“企业文化”了。由于我们经济转型、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末,朱兰博士说:将要过去的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将要到的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我们国家领导人也非常重视质量,早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时候, 江泽民同志就指出:“我们的经济的增长是要实实在在、没有水份的增长,是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增长。”这是我们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把质量摆在了效益的前面。国家领导人紧跟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的中国营销落入了“失语”的尴尬境地:成为中国营销界显学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定位”以及被称为定位理论最新进展的“品类”:营销集大成者菲利普·科特勒推出的《营销革命3.0》,竟然是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的三段论。另一方面,从这些营销理论中无法找到兴奋点的中国企业,开始在执行力、国学和宗教意识里寻找企业增...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是科学与民主的世纪。那么,21世纪又将会是谁引领的世纪呢?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出台,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机遇,但同样也是一种挑战。作为上世纪末人类提出的世界性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依然是重中之重。在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将会是什么?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倡导人之一、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文虎教授,在世纪转型期,从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高度给21世纪的发展目标做出了新的注解——“和谐与公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在企业界流行的财经管理书籍起码有三本.《基业长青》.企业创始人都希望做百年老店;《定位》,都想明白“做正确的事情”:《执行》,都困惑如何“把事情做正确”,这三本都是麦肯锡或做过CEO的美国人写的.中国的事情往往是文无定法.需要“迷踪拳”.在有章法无套路之间。  相似文献   

12.
【世纪前沿】 从20世纪下半叶、21世纪以来,中国正以谁都无法阻挡的脚步走向世界。而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换焦点的货币,却没有摆脱原“计划经济”铺下的轨道。为此,建议中国国家货币管理高层以国家货币制度的形式,将人民币改称“中元”(本将人民币称为“中元”)以确认中国在全球市场经济的法定地位和称谓。“中元”,正以谁都无法阻挡的速度和形式走向世界!那么,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使用的货币——“中元”与世界第一流通货币美元,有哪些影响未来的重大变数和发现呢?  相似文献   

13.
16世纪 “为了追求更好,我们毁损了原已够好的。”——莎士比亚18世纪“在人生的大风浪中,我们常常学船长的样子,在狂风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巴尔扎克  相似文献   

14.
刘昕 《人力资源》2010,(1):26-29
从人才战争到人才管理: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 20世纪90年代之前,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人才”的概念很少被提及,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才一词在各种文献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1997年时,麦肯锡公司针对企业界即将面临的高管人员短缺问题做了一项名为“人才战争”或“人才争夺战”(war for talent)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爱之 《中国企业家》2008,(18):116-116
在伦敦溜达的时侯,有一个问题老是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英国如何能够把19世纪变成“英国世纪”,成为世纪第一强权,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介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20世纪管理将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提高了50倍,21世纪管理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提高管理本身的生产率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绝对优势——企业个性化管理与实践技巧》(2005年10月 畅春常)正是对德鲁克的管理世纪难题的破解。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对于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素质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素质教育的性质和战略地位已经提高到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进入90年代,江泽民同志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我们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500年前,法国文学巨匠拉伯雷在其传世之作《巨人传》中就曾喻示“智慧的神瓶”在中国。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他们在会议结束宣言中向世界呼吁:“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重提解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得英国一个思想家说过:人类的21世纪是从1978每年开始的。那么1978年发生了什么,竟让一个英国人把那一年看作21世纪元年?其实,这个问题并不费解:那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万里征程。  相似文献   

20.
到2000年12月底,标志“新经济”的NASDAQ指数又创历史新低,低于2500点,这整整比2000年5月24日的5152点少了一半还多。横扫整个世界的“新经济”,它究竟是来为新世纪诞辰祝福的,还是来为21世纪报丧的?中国及全世界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一花独放的美国“新经济”,是财富,是富人的财富,是这样的堆金如山,又是那样的流金似海。对“新经济”——这种瞬息、超光速、核聚变增长型经济,人类有一万个理由去发现、认知和享受它未来的光辉灿烂与前程似锦,却没有半丝理由能忽略它不经意留下的“天灾人祸”。21世纪的现代科学,已经走向世界的两极,有超乎寻常的资本利益,同时也伴随着难以抗拒的灾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