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一直以来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特别是以美国和日本为首致力于推动人民币的升值,所以,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表现形式主要为升值.日本提出了类似于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的文件,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国也呼吁人民币升值,在美元走势持续走低状况下,部分欧洲国家和东亚国家担心中国出口商品对本国造成竞争冲击也不同程度提出了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事实上,人民币升值是否对世界的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本文就人民币升值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日本因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导致美国发生贸易逆差,致使美国经济发展受阻,美国等国通过“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日元升值使日本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给日本带来巨大损失,成为日本经济衰退的祸根。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中美贸易摩擦加大,国际环境迫切要求人民币升值,这一现象隐藏着美国等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真正目的。日元升值对我国人民币升值问题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骏  余燕  杨声 《经济问题》2007,332(4):94-96
首先对日本、德国、美国和东亚国家货币升值对各自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国际比较,然后对1990年后日本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目前中国的经济与1990年代的日本经济存在巨大的差异,人民币适度升值不会引起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大幅下降,人民币升值应遵循主动性和渐进式原则.  相似文献   

4.
要求人民币升值一直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时中国的一个强烈态度.究竟这些国家为何一直咬着人民币汇率不放?本文借鉴日本20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的例子,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人民币升值可能时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升值问题长期以来都是我国与西方国家经济贸易关系的一个焦点问题,并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采越密切,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对我国国内的生产消费领域、资本市场、进出口贸易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我国出口贸易处于5年来最不利的境地,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制造了多项障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升值问题不仅成为经济问题,更成为国际关注的政治问题,人民币在短期和长期内的升值预期强烈.本文将系统的分析人民币显示升值和升值预期对我国生产消费领域、国际资本流入、进出口贸易产生何种影响,并提出适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宁  沈斌 《时代经贸》2007,5(7):59-60
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了一个长达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然而80年代日元的快速升值引发了日本经济的衰退.本文立足于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现状,通过分析日元升值的原因、日本的应对措施,探究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因素,提出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日元持续升值原因分析及其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表明,日元汇率在短期存在羊群效应,在长期存在向均值回归的趋势.通过分析日元汇率的波动特征与美国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发现日元持续升值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内外部均衡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预期.中国自2000年以后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人民币于是承受了巨大的升值压力.如果中国不能有效减少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那么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可能是持久的.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政界和媒体争论较多的“人民币升值论”,本文在深入评析人民币出现升值压力原因的基础上,从正反两方面探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对世界,特别是美国、日本和亚洲经济的负面影响,为今后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季红  张建 《经济导刊》2003,(11):51-53
最近,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甚嚣尘上,日本、美国和欧洲联合起来向人民币施加压力。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中国保持汇率稳定在国际上带来的掌声犹然在耳,但时过境迁,现在笼罩在人民币周围的却是不断要求其升值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王晓雷 《当代财经》2007,(12):88-95
通过选择美国与中国、日本、加拿大、英国和欧元区11国等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数据作为样本,研究美国的双边贸易逆差与美元汇率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收支与美元汇率没有实质性联系.美国逼迫其它货币升值没有也不能缓解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同样,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也不能缓解美中双边贸易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升值问题一直是近年来中美两国争论的焦点之一.人民币一直在持续升值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文章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了美国迫使人民币升值的真正目的,揭露了美国力图独霸世界、遏制中国崛起的险恶用心.  相似文献   

12.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汽车业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汽车产业的负面影响 1.使汽车出口企业的利润降低。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国家是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其结算货币主要以美元为主。人民币升值使得国内汽车出口企业的账面收入直接减少了10%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一、理性对待外部升值压力,坚持汇率改革主权原则人民币升值之说首先发端于日本,2002年日本财政大臣盐川正十郎及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及人民币升值,希望欧美发达国家与日本一道通过一项协议,强行要中国将人民币升值,就像1985年西方国家签订“广场协议”强行要求日元升值那样。日本之所以要求人民币升值,其目的在于日元炒作中的利益,在于阻滞或减缓外资流入中国,其更深刻的原因是不愿看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不愿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在东亚崛起。他们意在要像1985年美国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那样,让新的广场协议在中国重演,希望…  相似文献   

14.
当前,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呼声甚高: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在各种场合不厌其烦地竭力督促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重新估值;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诺2003年6月表示支持中国人民币汇率升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建议中国政府考虑允许人民币的管理浮动制更加灵活。这表明,人民币汇率问题已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关系的重要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安排问题,消除持续不断的升值预期,人民币升值压力将挥之不去,继续下去会成为国际投机、炒作的对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笔者认为汇率作为…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在几年的时间内由1美元兑8.11人民币升值到6.8,对比上世纪80年代日元的升值,两国均是在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并且都是在对美国贸易巨额顺差的情况下开始的本币升值。日元的升值导致了日本严重的泡沫经济。这次人民币的升值是否会带来日元升值同样的结果,本文从货币供应、利息率以及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6.
孙宁  沈斌 《时代经贸》2007,5(7Z):59-60,62
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了一个长达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然而80年代日元的快速升值引发了日本经济的衰退。本文立足于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现状,通过分析日元升值的原因、日本的应对措施,探究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因素,提出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一、人民币升值论(一)来自国际的升值论调。2002年底以来,日本和美国的某些政要、学者、组织、媒体等先后对中国人民币汇率发起攻击。他们认为,由于人民币被严重低估,造成中国出口高速增长,使大量低价产品进入本国,国民对本国产品的消费剧减,导致本国物价走低形成通货紧缩,因此他们要求中国政府让人民币升值。他们的要求亦受到亚洲、欧洲一些国家的呼应。被外国政府高官公开要求提升汇率,这在人民币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1.日本是急先锋。2002年12月4日,日本副财相黑田东彦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称,中国的通货紧缩(简称通缩)经出…  相似文献   

18.
有学者提出,被低估的人民币是中国贸易盈余和全球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因此,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改善中西方的贸易状况。显然,这种观点的内在逻辑是:人民币升值将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同时降低外国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即人民币升值存在较大的汇率经过效应(pass-though effect)。通过对人民币汇率经过效应的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不能改善美国与中国的贸易状况,但能改善日本与中国的贸易状况;其差别的原因就在于贸易定价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张磊  曹颖 《经济论坛》2004,(8):19-21
来自外部的人民币升值压力。2003年以来,来自各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绝于耳。2月,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在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呼吁七国集团通过类似于1985年《广场协议》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达到全球反通货紧缩的目的,但议案最终被否决。6月中旬,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表示,美将敦促中国实行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同时,由80多个美国贸易协会  相似文献   

20.
日元升值的经验及其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民币升值与当年日元升值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诸多相似性,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可为应对人民币升值提供有益借鉴.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主要经验教训有: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金融自由化过快、监管放松、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整失误等.从这些经验教训中可获得重要政策启示:应对人民币升值应实行内部均衡优先的独立货币政策,实施稳健的金融改革和有效的金融监管,采取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产业政策以及推行渐进式的货币调整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