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按科学发展观设计我国的金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我国金融制度的设计,既要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又要互助性金融和扶贫性金融。对此,必须转变和建立金融观念,建立和发展互助性金融的构想,需要按“三十二个字”的思路探索前进:即“从下到上,倡导创新;相互授信,自愿参与;政策到位,差别监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建立和发展扶贫性金融的构想,则需要培育金融资源,利用金融手段,扶助弱势群体,推动贫穷落后地区发展,让他们分享经济金融发展、改革、开放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融     
《现代商业银行》2006,(12):F0003-F0003
《中国金融》杂志(半月刊)创刊于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主管,是全国性金融政策类刊物。《中国金融》杂志以“高层读者、探讨现实金融政策、研究实际金融问题为主旨,服务于金融改革与发展、服务于金融中心工作、服务于金融系统广大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化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总体上我国的金融仍处于压制状态之中。匠金融深化理论,对中国金融深化的表现、原因和效应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中国金融深化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迄今已有的金融制度变迁就其特征而言是一场强制性、渐进式的制度变迁,它倚赖并滞后于经济制度变迁。基于此我目前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只是具备了市场金融制度的外壳,如果从制度效率角度观察,现行的金融制度已处于一种典型的非均衡状态,这种非均稀状态具有不可持续性。因此,制度创新是我国“十五”时期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从总体上讲,“十五”时期的金融制度创新应紧紧围绕着发展这一主题,以制度的市场化为导向,以制度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金融制度的全方位改革与发展,创新的范围涵盖金融组织制度创新、金融市场制度创新、金融调控制度创新和金融监管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非正式金融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非正式金融的主要根源在于金融管制,某些形式的非正式金融可能演变成正式的金融制度,作为正式金融的一个竞争角色,它可能在解决城市中小企业贷款难,农村金融服务落后问题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非正式金融不能一概加以否定,但任其自由发展也不妥,必须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今年以来,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创建金融信用区、金融模范区、金融安全区活动(简称“三区”),就是要引导全社会适应形势,转变观念,进一步关注金融,为金融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全市政治、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还没有把金融业作为独立的产业来整体、系统地规划、引导和管理,并形成金融产业制度。随着商业银行向现代金融企业的逐步改制,研究探索和建立金融产业制度已是当务之急。金融产业制度是一个中观管理制度体系。金融产业制度的形成主体是政府、金融产业协会和社会,其中政府是金融产业制度形成的主体。金融产业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金融产业的管理制度、金融产业的法规制度、金融产业的信用制度、金融产业的文化制度和金融产业的协调制度五大类。  相似文献   

8.
从金融工程的一般定义和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金融工程与系统科学、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系统工程方法是金融工程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金融创新是金融工程的灵魂,根据系统原理,分析金融工程创新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
金融学科就其内容而言,至少包括理论、历史和业务三个板块:现行金融学科建设中主要存在着理论研究较少,对策研究偏多;学科建设相对落后,“术”有余而“学”不足等问题。加强金融学科建设宜从三方面入手:引进、吸收国外金融理论;立足本土,深入研究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金融现实问题并上升到学理的高度;重视和加强金融史和金融学说史的教学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2006,(18):46-46
经历了金融业成长的风风雨雨,见证了金融体制改革的伟大进程,《《中国金融》杂志已走过56年曲折又辉煌的历史。 56年来,《中国金融》杂志伴随着新中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而诞生、成长、壮大,紧紧围绕经济金融工作中心,以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服务于金融体制改革大局,为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中国金融》杂志逐步创立了稳健、权威的品牌形象,以全、准、快、深、稳健求实的报道风格以及鲜明的金融特色、专业的报道水准、优秀的采编质量,成为金融战线不可或缺的喉舌。  相似文献   

11.
金融能力对保障家庭财务安全及增进其金融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早期研究关注金融素养,而金融能力是在金融素养基础上的理论拓展。金融能力强调从知识向行为的转化过程,并将外部金融环境纳入理论分析框架,极大地推进了居民金融行为与金融福祉的相关研究。已有研究围绕金融能力的概念模型、测度框架、影响因素,以及金融能力与家庭福利等问题展开。本文旨在系统梳理金融能力的研究成果,厘清从金融素养到金融能力的理论拓展逻辑,并结合我国国情与国内研究现状提出金融能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的金融思想是他在指导我国金融工作实践时所提出的重要思想,包括全面把握金融地位、渐进改革金融体制、有效抵御金融风险、加快培养金融人才、推动建立金融秩序等多方面内容,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金融事业走过了3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加以反思。本文分别从金融地位、金融体制、金融发展方式、金融发展战略、金融思想观念等方面,概括总结了金融改革发展30年的经验,很有启发借鉴意义。在举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刊登此文有助于从历史和全面的角度回顾金融改革发展历程,为推动我国金融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建立一种新的时空坐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与监管引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的视角看,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金融创新活跃程度不断加深的时代。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这也是一个金融管制不断放松的时代。因此,在金融创新机制逐渐变化、复杂程度逐渐加深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更深入探究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互动作用机制,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引领和支持,以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在金融全球化的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金融全球化在世界已形成一种趋势,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一股自然的、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金融全球化一方面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形成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必须努力增强国内金融实力,尤其是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谨慎、稳妥地逐渐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为有效地维护我国金融安全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6.
一、金融生态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金融生态,是理论界将生态概念引入到金融领域,并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考察金融问题而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从经济学和生态学两者相结合的角度看,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体系,包括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三个组成部分。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体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联系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信用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总和;金融生态主体,是指构成金融生态链的所有金融业主体,既包括正规金融主体,也包括民问金融主体;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是指在没有外力或在外力可容忍的限度内时,金融生态主体会通过自我调节功能在金融环境中实现金融生:态平衡,如利率调节资金的供求、金融组织的自律和内控、金融创新等。这三个组成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金融生态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县域金融发展调研的深入,笔者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在社会资源越来越金融化的时代,区域间资金的流动性、效益性和安全性更多地取决于金融生态环境,优良的金融生态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县域金融是有别于城市金融的特殊金融形态,域内政府、银行、企业三大金融活动主体选择最优博弈策略,形成良性合作博弈关系,对优化县域金融生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经济金融发展环境下,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以推动金融创新为宗旨的金融工程为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面对全球迅速推进的金融创新,以及因金融全球化而带来的金融竞争的加剧,中国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我国银行业发展金融工程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工程作为现代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由于其对金融产品与工具的创新性开发设计,对银行业的产品开发与风险回避,起到了巨大作用,对加入WTO后的我国银行业提高竞争力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银行体制与环境的特点使得我国银行业发展金融工程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必须深化银行业改革、适度引入金融衍生市场、促进金融工程系统化、循序发展金融新产品并加强金融工程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20.
爱尔兰在国际金融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金融业态环境、金融服务、金融监管、金融科技以及绿色金融等世界领先。中国金融业规模巨大,与爱尔兰在金融领域的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已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在梳理爱尔兰金融优势领域、分析成功原因、总结两国合作成果的基础上,对两国深入开展金融领域合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