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灵梅 《当代经济》2007,(15):106-107
产业集聚或地理集中、专业化与集群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分析我国制造业地理集中情形有助于进一步探究我国制造业形成这种地理集中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1988-2003年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时空演变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文彬  黄佳金 《经济评论》2007,143(1):118-123
利用熵指数及其分解法考察我国制造业在1988-2003年地理集中度的时空演变状况,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行业地理集中度上升;内地的集中度高于沿海,在对制造业地理集中度提高的贡献中,地区间的贡献在近年来处于主导地位;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政府管制程度越低、资本密集度大、地方保护水平低的行业地理集中度及其提高幅度越高、地区间集中度及其提高幅度也越高。中国的制造业将继续集中,并在提高总体效率的同时扩大了区域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转型期,中国的制造业正在市场、政府、全球化等三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空间重组。本文在综述产业地理集中和集聚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31个地区、制造业27个典型的行业的2005—2008年的数据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转型时期,在影响制造业地理集中的诸多因素中,产业关联度的高低对制造业地理集中的程度和水平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制造业省区间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张同升  梁进社  宋金平 《经济地理》2005,25(3):315-319,332
利用1980—2000年中国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数据,计算并分析各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及其变动趋势,判断各工业行业在省区之间分布的不平衡性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结果发现:①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我国26个制造业工业行业总体的空间分布趋于集中。12个分散分布型工业行业中有9个分散的程度有所收敛,9个集中分布型行业中有5个集中的程度得到加强,另有5个行业的省区分布由分散型转为集中型;②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对行业生产的地域集中有较大的影响;③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偏好及行业投资重点的差异会导致相应投资行业的生产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利润率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采用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521个制造业行业近60万个企业的系统数据,深入考察了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集中度与行业利润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关系,即中高集中产业利润(税)率要远高于低集中产业。但是,这种关系并非完全是线性的、连续的和单调的,它受到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和扰动。在此基础上,笔者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利润率差异进行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经济调整成本相对较小.然而,中国的产业内贸易额并没有与其贸易总额保持同步增长,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的研究显得格外必要.本文在区分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前提下,利用制造业面板数据,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多样化、研究与开发费用、外资等与中国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有正相关关系,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负相关;而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与两种类型的产业内贸易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总被引:163,自引:0,他引:163  
制造业是集群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本文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行业1993、1997、2002、200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1993—1997年集聚程度有所下降,1997—2002—2003年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集聚程度的提高是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分布依次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五省市集中度很高,西部边远地区则远远落后,两极分化严重。总体上看,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对1996—2005年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结构、变动及决定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又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水平产业内贸易贡献不大;加入WTO前后两个阶段产业内贸易及其结构变动呈相反的趋势;要素禀赋结构及其变化是产业内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而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三个因素的影响很微弱。这表明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扩张的基础是成本优势且主要集中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加入WTO并没有真正改变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9.
企业规模异质性与产业集聚: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梅 《经济前沿》2012,3(6):84-100
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本文检验了企业规模异质性与制造业地理集中的互动联系。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因素对制造业地理集中具有显著影响。按素密集度对制造业的分类回归进一步表明,上述影响存在行业差异:劳动力与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相关性不稳健,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结果是稳健的。这意味着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规模分布具有地理集中倾向:大市场集中分布了更多大规模企业。这一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具有规模异质性:小规模企业通过集聚经济,促进生产率提高形成制造业集聚,大规模企业则通过集中分布在大市场而形成制造业集聚。另外,从制造业集聚的驱动力量看,制造业集聚的强化效应与地区异质因素两股力量都在推动制造业地理集中,由此可以判断制造业集中趋势还将持续。  相似文献   

10.
经济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1990~2004年我国地区专业化和产业地理集中的变动趋势,并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专业化水平和制造业地理集中程度均有较大幅度上升,这和新经济地理论的预测一致。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分析表明,规模经济是决定制造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源于地区之间相对技术差异的比较优势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地区间的贸易成本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呈逐步减弱的趋势。产业内联系和产业间联系对制造业的地理集中没有显著影响,从而没有支持新经济地理论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货币替代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货币替代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下特有的一种货币性扰动,是一种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目前我国货币替代的程度不算严重,而且呈隐性状况;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利率、汇率的逐步市场化以及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的实现,我国货币替代的程度有加重的趋势。因此,研究我国货币替代的决定因素,弱化货币替代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已是十分必要之事。  相似文献   

12.
13.
第一,价值不是抽象劳动而是货币,价值量不是劳动消耗量而是货币量。劳动与价值有四点区别,如: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价值是劳动的成果。第二,价值量的第一决定因素是劳动成果,第二决定因素才是劳动消耗。劳动成果主要表现在:一定时期创造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即劳动生产率、产品及服务的质量、花色品种的改进及新产品开始,等等。要想获取更多的价值,就得在这些方面下功夫。第三,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换回货币收入,因此也创造价值。第四,认识这个问题的意义:一是对传统劳动价值论的完善、创新和发展;二是在实践上有利于富民强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度量并比较了各种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不同隶属关系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效率,发现企业效率在不同产业、地区和不同隶属企业之间,各年的效率差异明显表现出缩小的趋势。在比较产业之间的相对效率时发现,竞争的市场结构导致较高的企业效率,而垄断的市场则产生了较低的效率。在考察地区间效率差异时发现,高效率并非完全与高市场化地区具有相一致的趋势,而是趋向于具有资源分配优先权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货币替代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货币替代的情况 ,阐述了影响中国货币替代的主要因素 ,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实证计量分析 ,深入研究中国货币替代的决定因素 ,最后提出中国反货币替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度量并比较了各种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不同隶属关系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效率,发现企业效率在不同产业、地区和不同隶属企业之间,各年的效率差异明显表现出缩小的趋势。在比较产业之间的相对效率时发现,竞争的市场结构导致较高的企业效率,而垄断的市场则产生了较低的效率。在考察地区间效率差异时发现,高效率并非完全与高市场化地区具有相一致的趋势,而是趋向于具有资源分配优先权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虚拟企业生命周期及其决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秋容 《经济师》2005,(2):157-158
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企业经营战略 ,虚拟企业的优势发挥有赖于对其生命周期及其各阶段决定因素的准确把握。根据其运行规律 ,可以分为 5个发展阶段 ,各阶段都有影响虚拟企业战略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决议阶段要关注合作机会与本企业的兼容性 ;伙伴选择阶段要考察合作伙伴的核心能力和可信度 ;设计阶段要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实施阶段要确保合作各要素的顺利结合 ;结束阶段关注参与各方权益的分配。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83—2010年期间的年度数据,运用SPSS18.0软件通过岭回归模型,研究影响中国FDI流入量的决定因素,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姚凯 《生产力研究》2007,(8):93-95,100
文章通过企业生命周期一般理论模型的回顾,进而考虑到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国有企业生命周期的关键要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国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模型。该模型区分了国有企业生命周期决定因素的紧变量和慢变量,为揭示国有企业生命周期的本质和关键影响因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价值链的区位选择及其决定因素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不同类型跨国公司或跨国公司价值链内部各增值环节的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反映了FDI聚集的一些细致特征。本文以中国样本为检验对象,揭示决定跨国公司价值链区位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区位选择上,市场规模、交通便利程度、金融条件等对制造类跨国公司的影响度较大;研发类跨国公司对区域或城市的技术基础或人力资本、通讯能力等较为敏感;营运类跨国公司与地理方位、制度透明性和服务业发达程度关联紧密。研究还表明,高端跨国公司在区位选择上对低成本劳动力这一"重要"因素并不敏感,这一结论和已有的许多研究结果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