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去年夏,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史蒂芬&;#183;罗奇和谢国忠两人,曾做出了中国房地产泡沫将迅即破裂的预测。谢国忠先生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接近爆炸的边缘”,罗奇先生则进一步指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将在数月内破裂”。现在半年多过去了,我国没有发生任何房地产泡沫破裂的事件。实践雄辩地证明,这两位专家的预测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房地产泡沫经济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泡沫的争论,在岁末年初达到顶峰.去年10月中旬,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的一篇关于"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尤其严重"的报告,引起了我国对房地产泡沫经济问题的思考.本文对我国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挤压泡沫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何萍 《上海房地》2005,(2):17-19
房地产。存在泡沫。说 新一轮泡沫之争的“导火索”是由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点燃”的。他的依据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的价格是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0倍,在大城市达到12-15倍。新房的供给量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中国人的家庭收入几乎不可能以类似的速度增长。因此,为了满足对房地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2002年8月,摩根斯坦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现象的担忧,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一时间"泡沫"与"过热"问题成为房地产界最热门的一个话题.有三种观点,一是泡沫论,谢国忠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很符合数量泡沫(quantity bubble)的条件,虽然这种泡沫仍然是结构性的(摘自<财经>杂志2002年第20期).  相似文献   

5.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在踏勘了中国几座大城市后慨叹:中国的房地产购买者正在经受着金钱幻觉的痛苦。在城市水泥森林中,对望广厦千万间,很多人会把酒问天:何日能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相似文献   

6.
“热钱”撞击中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锐 《企业研究》2005,(2):8-12
1万亿美元的对冲基金正蛰伏在中国金融市场大门之外——摩根士丹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语惊四座;中国大陆涌进了高达400亿美元的“热钱”——香港经济学家郎成平大声疾呼;在中国大约5500亿美元外汇储备中,足有1000余亿美元是“热钱”——国内外汇专家齐声呐喊;决不会放过任何破坏外汇市场秩序的行为和迹象——央行高官凌厉警告……。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在传递着同一种可能:几乎大多数国际投机家在梦想着今年的某个时候,手拿香槟,满脸欣狂,来欢庆中国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7.
《湖南房地产》2004,(12):6-9
今年前8个月国内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境外也有媒体指出。中国的房屋空置率已超过国际警戒线。同时质疑中国房地产的泡沫是否已经开始出现破裂。而此前,根据摩根士丹利的估算,世界25%的地区中存在房地产泡沫,另外40%的地区处于“泡沫预警”状态,其中就包括中国等。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究竟如何。房地产泡沫是不是真的存在,它对国民经济与金融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的报告给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8.
出场人物顾云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谢国忠(摩根士丹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陈基强(基强联行董事总经理)邹毅(上海五合智库投资顾问公司总经理)刘力(五合国际主设计师总经理)赵晓(国资委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博士)宋国青(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哈继铭(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高广垣(香港房地产资产资本公司主席)顾云昌:人民币升值对热钱多的城市影响大精粹: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对热钱多的城市有影响,影响最大的城市,可能在上海。人民币升值从长期来看,可以降低房地产财务的成本、开发商的建造成本,应该说都是有一定的利好的。顾云昌认为,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对热钱多的城市有影响,影响最大的城市,可能在上海。对北京影响不大。一个原因是汇率调整属于微调,2%的升值连交房产交易手续费都不够,不可能轻易地往外吐。第二个原因就是说现在我们宏观调控政策,市场现在正处在一个观望期,即使你抛出来也没人买,所以这次人民币升值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人民币升值以来会不会带来房地产的泡沫?顾云昌认为人民币升值和泡沫关联不大,人民币升值引致泡沫的原因在于,人民币低外汇进来炒升值,炒房地产,同时赌人民币升值和楼市升值。现在升值只升了2%,幅度不是很大的,应该说受影响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9.
三个季度白驹过隙,房价遂了房地产商的心愿,直线上涨。摩根斯坦利分析师谢国忠发出警告,“中国房地产泡沫有可能爆破。”《纽约时报》文章也透露出担忧,“中国的房地产繁荣已经出现了让市场非常担心其价格可能雪崩的危险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上海企业家》2005,(2):47-47
据中新社报道,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首席经济师谢国忠日前在接受该社记专访时表示.现在,中国因过度投资热情导致市场供过于求的大局已定。中央政府先后采取了包括加息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但供过于求情况已经在一些并将在更多行业和市场出现。比如.汽车、钢铁和房地产,其中前两个行业已经出现供过于求.因为有建设周期.房地产倒可能相对晚些,但它的影响更重要.因为其中蕴藏的风险.不仅针对金融领域,而且会波及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11.
信息平台     
》》》经济传真供大于求成定局中国经济今年开始着陆“现在,因过度投资热情导致市场供过于求的大局已定。未来经济政策应以稳定为主,并慢慢地逐步加息,但在炒风炽热时不能大动汇率。中国经济2005年会开始着陆,而最后结果可能要2006年才能看到。”在接受本社独家专访时,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师谢国忠向记者如是分析中国经济。他指出,虽然中央政府先后采取了包括加息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但供过于求情况已经在一些并将在更多行业和市场出现。比如,汽车、钢铁和房地产,其中前两个行业已经出现供过于求,“因为有建设周期,房地产倒…  相似文献   

12.
近日,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和经济学家章俊在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表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将迎来消费的黄金时期。2020年中国的消费总量将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二,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2%。  相似文献   

13.
12月26日,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亚太地区房地产业务副总裁白可福公开表示,摩根士丹利将在2005年加大在华房地产业务的投资力度,白可福说,“我们用我们的钱包来说明我们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最近,摩根士丹利的谢国忠接受台湾《经济日报》专访时指出,因为美元弱势,对冲基金都在赌人民币会大幅升值,而全球对冲基金的规模高达1万亿美元。不少报章断章取义,以"万亿美元豪赌人民币升值"为标题大肆报道。  相似文献   

15.
《中国总会计师》2010,(4):25-25
哈继铭:房地产避免泡沫难度很大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今年消费将在全球经济复苏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房价仍有上涨动能,避免泡沫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16.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在2010年呈现“不温不火”的特征,而2011年对中国经济而言将是“迎通胀”,这主要是危机过后经济的正常化和再平衡的结果。他还判断,2011年的人民币升值速度不会慢于2010年。  相似文献   

17.
三个季度白驹过隙,房价遂了房地产商的心愿,直线上涨。摩根斯坦利分析师谢国忠发出警告,“中国房地产泡沫有可能爆破。”《纽约时报》文章也透露出担忧,“中国的房地产繁荣已经出现了让市场非常担心其价格可能雪崩的危险局面。”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对孙玮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她由摩根士丹利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被提升为亚太区联席首席执行官,真正打进华尔街投行一线管理层。她同时还是大摩管理委员会的成员。  相似文献   

19.
《上海企业》2013,(4):50-51
价格高就一定有泡沫吗?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房地产泡沫大得不得了,同时,华尔街做空大师们也据此认为中国经济必然受到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拖累而发生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日前在华盛顿向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提交了《2003年预测》报告。在《中国的全球地位》中罗奇指出,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