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运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运作机制,提出减量化机制完善方向。研究方法:描述分析和政策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五量调控"是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基础运作机制;资本深化和技术积累是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驱动机制;建设用地减量化与规划发展空间需进行动态优化;指标转移机制较为完善,指标使用形式多样;市场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推进了减量化;实现了土地发展权的还原。建设用地减量化是对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还需在相关政策配套方面进一步完善。研究结论: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吸收和借鉴国内其他省市建设用地管理创新经验,是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基础上的发展创新,提供了一个解决建设用地配置效率与公平矛盾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正一直以来,上海都将土地整治工作作为落实耕地保护、优化用地结构、锚固生态空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资源环境紧约束的形势下,针对建设用地资源不足、生态环境压力增加、郊区发展短板等问题,上海市启动了市级土地整治示范项目、郊野公园建设和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等试点,积极推动土地整治与艺术、体育、自然教育等跨界融合,逐步形成了"土地整治+"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作为超大型城市,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的“紧约束”.为有效守住底线、破解瓶颈,上海市2013年明确了“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的土地利用基本策略,并于2014年在全国率先实施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负增长,大力推进规划城镇集中建设区外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这一政策在推动上海市乡村产业升级、农民集中居...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减量化的内涵和必要性,探讨减量化的理论基础,总结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用地减量化经验,为在其他地区推行减量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以上海市为例,总结建设用地减量化经验;借助"经济新常态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与建设用地减量化研讨会"的专家研讨,研究减量化内涵、必要性和减量化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政策建议。研究结果:(1)建设用地减量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2)建设用地减量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和生态建设的需要。研究结论: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还不完善,建议在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经济发展驱动转型、差别化政策、三农保护、资金来源和农用地复合利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加快土地利用方式转型,推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是必然趋势。建设用地减量化是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标志与要求。文章在厘清建设用地总量减量化与建设用地增量减量化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市和江苏省在建设用地减量化管理上的共同点与差异,指出科学推进建设用地减量化应遵循地区适合、时机适当、方法适宜3个原则。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合理分配是实现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考虑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区域分异,构建包括人口、二三产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可拓展空间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下达指标分配体系,并结合区域建设用地经济增长贡献率分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折抵指标,为全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提供方法参考。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经济计量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基于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差异构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下达指标分配体系,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又兼顾区域资源禀赋的供给约束,评价体系更为全面;(2)考虑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折抵指标,优化了新增建设用地供给结构,能够兼顾资源配置的效率。研究结论:本文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号角的吹响,强烈呼唤一套新型土地制度供给和管理决策机制的面世,来支撑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工作由点到面的快速扩散升级,实现我国建设用地的空间优化布局.而开发城市低效土地,拓宽发展新空间,是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精神的重要体现,更是应对新时期二三产业建设用地刚性需求和耕地保护刚性约束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对我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的安全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产业转型背景下,2015年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进行了总体布局,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进一步提出,探索国家统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重构建设用地空间。分析了我国土地政策促进城乡统筹的现实困境,表现为城乡用地供需错位、土地要素缺乏流动性、置换指标区际交易机制不健全、收益共享机制不完善等;以此为基础,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模式转换、置换指标跨县区流转、土地增值收益共享、规划引导4个方面构建了统筹城乡的建设用地空间重构机制;并提出要加强土地政策与相关政策的衔接,强化监管及保障体系建设,以充分发挥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实体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引导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方向。土地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和重要生产要素。在当前土地资源紧约束的背景下,产业用地供给制度的改革创新对引导、推动制造业发展、避免无序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先行先试的城市,广东省深圳市在产业用地供给上积累了诸多实践与创新的经验,但也最先面临产业用地供给困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自发演化的重要形式,是破解我国小农户需求与大市场需求矛盾的重要武器,探究海南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状况,对于推进海南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文章构建了三产融合度测度模型,运用1998—2017年海南岛北部4市的数据测度了海南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水平。[结果]海南岛北部4市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处于高度融合阶段,呈现了良好发展的态势,但是各子系统间协调性较差。从地区差异来看,海口三产融和水平和增长速度均处于领先地位,文昌和澄迈的三产融合水平和增长速度基本同步,在波动中稳步增长,定安的三产融合水平和增长速度处于最低状态。从融合路径来看,二、三产业融合的程度略深于一、二产业的融合程度,一、二产业融合的程度略深于一、三产业的融合程度。[结论]海南岛北部4市的产业融合发展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注重融合机制体制的顶层设计,破除多部门协作的制度壁垒,在尊重地区差异的基础上,追求“多规合一”,促进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力争补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短板。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是优化矿山开采布局,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和矿山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资源浪费严重与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多种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模式.三年多来的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成就也说明矿产资源开发整合重要举措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扬中市产城融合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城融合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针对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促进产城融合是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最有效路径。文章在分析国内外产城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概念与内涵作了界定,并从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两个维度选取了社会、经济、生态3方面指标,建立产城融合评价体系,并以扬中市为研究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扬中市各乡镇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加以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扬中市各乡镇产业与城镇发展现状基本相融,部分乡镇存在着城镇发展与产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其中市中心所在的三茅镇达到了产城融合发展较好的水平,其它乡镇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受中心城区的辐射影响以其为中心逐步递减,其次各乡镇内部均存在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于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问题,提高城镇化水平将是促进扬中市产城融合发展的最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Stuart W.Bunting,Muki Shpigel发表于Aquaculture 2009年294期43~51页"Evaluating 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horizontally integrated land-based marine aquaculture"一文的译文。原作者通过研究得出:生物经济模型有助于横向一体化水产养殖系统的优化,帮助澄清情况,找出关键制约因子和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及发展重点。生物经济模型的其他横向一体化战略,例如对虾与贝类、海藻和红树林湿地一体化养殖,可以说明这种做法在经济上可行并满足生态无害和对社会负责。同时,生物经济模型应辅以市场分析,包括消费者评估、质量安全评估、伦理审查、环境影响评估以及与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评估。  相似文献   

16.
矿业探采一体化本身是探矿主体或采矿企业纵向一体化的过程.探采一体化具有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交易费用、降低市场风险、扩大规模效应、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六大优势.受制于我国传统地勘体制和矿业市场环境的限制,我国矿业发展面临着地勘行业严重萎缩,探矿业滞后采矿业,探采不平衡,探采一体化推进缓慢等诸多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明晰政府角色定位、创新机制和体系、优化市场环境,加快推进矿业探采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解析产业与劳动力的耦合互动关系,能够清晰地认知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为农村产业布局提供规划依据。方法 文章构建了“三产”产业融合与乡村劳动力融合的定量测度模型,并展开了江苏省地级市耦合评价分析。结果 (1)苏北乡村地区农业生产仍是重点,涉农二产主要围绕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链的延伸。苏南乡村地区二三产业涉农程度低,主要涉农二产为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2)一二产业融合与乡村劳动力融合的发展水平和空间格局决定了“三产”融合的总体水平和格局,一三产业融合指数总体较低且差异较小。(3)产业融合的高值区是以“宿迁”为核心的苏北地区,乡村劳动力融合的高值区则是以苏锡为核心的苏南地区。(4)江苏省“三产”产业融合与乡村劳动力融合错位分布,空间耦合性低。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两系统逐步走向解耦。结论 苏北地区应加强农业产业链和增收价值链的延伸,从而增强就业粘性;苏南地区可考虑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促进“三产”融合;地方政府应在区域产—劳耦合自组织基础上,通过政策、机制创新的他组织干预促进“三产”融合和产—劳协调。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更新维护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是今后国土资源管理最基础的数据,与第一次土地调查数据相比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复杂、数据格式多样、数字化程度及信息化程度高等特点,采用传统地籍变更办法已不能适应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及时动态更新。为促进地籍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保证地籍数据现势性,在传统地籍变更办法的基础上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城乡一体化地籍数据更新机制、基于现代测量技术内外业一体化地籍变更模式,与传统变更办法相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矿产资源整合可能导致矿产资源开发利益格局的非均衡发展、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程度、挫伤矿产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强化开发中的地方保护主义、渺视市场规则、形成矿产资源开发垄断后遗症的质疑等风险。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一体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方案。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信息系统分析设计法。研究结论:(1)业务建模是国土资源信息一体化工作的基础。(2)统一技术框架和业务构建平台是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可提高业务系统开发效率和质量。(3)数据库共享、消息队列、WebService和统一桌面框架4种方式实现不同情况下的业务系统集成,可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横向和纵向全面融合、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