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生产空间的扩大和资本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出现了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引致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出现了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金融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的一部分,随着实体产业集聚的形成而发展。对广东金融机构空间集聚的观察发现,金融集聚由于为交易者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极大地促进了交易效率的提高。本文拟以广东空间转型背景下的金融集聚为研究内容,以珠三角作为基本空间单元,对金融集聚与产业关联展开实证研究,提出广东金融业空间发展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微观企业层面入手,本文利用2005—2007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平衡面板数据集,研究了产业内集聚和垂直关联产业溢出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在研究中,为了消除TFP估计中存在的变量内生性问题,论文采用"LP"方法进行处理。实证发现,产业内集聚对企业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垂直关联产业溢出也对企业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证实了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定量影响,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2003—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除香港、澳门、台湾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状况进行描述统计,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存在门槛效应,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较低时,该影响显著为负,当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达到某一门槛值时,该影响转为显著为正,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进一步提升,正向影响进一步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是我国多数省份存在的基本现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才能实现经济长期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4.
集聚经济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是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中国大部分制造业在地理上高度集中,省际差异、行业差异明显;环境效率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环境效率较高,中西部地区环境效率较低;制造业集聚水平与环境效率呈显著N型关系,制造业集聚的不同演化阶段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不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环保意识、政府规制、城镇化、对外开放水平等是影响环境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环境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加快推动制造业集聚升级、坚持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外资准入环境门槛等。  相似文献   

5.
赵光 《当代经济管理》2014,36(10):64-68
以2004~2013年为研究时间段,以我国21个两位制造业行业为研究对象,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发展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合我国实际发展特点,阐述了制造行业不同产业间的地区因素差异,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和产业转移背景下,认为应处理好制造产业的集聚发展,合理分配政府职能,进一步为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基础,以推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关联的门槛模型分析方法,在贸易开放的视角下,对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集聚促进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有门槛效应的存在,随着贸易开放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将愈发显著。同时,在贸易开放水平较高时,产业集聚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上,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反而有负面影响,这可能与集聚水平过高所导致的负外部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微观制造业企业数据,运用EG指数法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在县级层面的制造业平均集聚程度,结果显示:从30个省份制造业平均集聚程度走势来看,2009年左右中国制造业整体空间集聚程度呈现逐年下降特征,空间扩散态势明显,但具有省际异质性特征;在测度中国各省份制造业分行业集聚程度基础上,通过手工收集各省份高铁日出行频次数据,运用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高铁服务供给对省域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高铁服务供给的增加对制造业空间集聚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促进了制造业的空间分散;进一步通过分行业考察发现,高铁服务供给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空间集聚的负向影响,大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通过分时段回归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对实证结论进行稳健性测试,发现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已成为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进而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采用2009—2017年中国28个样本省区市的相应数据,运用网络SBM-DEA模型和面板Tobit模型,检验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对高技术制造业技术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样本地区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整体较低,且成果转化效率低于技术研发效率;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水平有待提升,并呈东、中、西部地区梯度递减格局;从总体来看,无论是在技术研发阶段还是在成果转化阶段,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创新效率促进效应均显著;这种创新效率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的技术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均显著,而中部地区仅在成果转化阶段显著,西部地区仅在技术研发阶段显著。因此,应积极引导和促进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充分发挥其促进创新效率的作用,并通过技术交易市场化促进成果转化;同时,应结合区域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推进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别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地方政府的供地策略和住房价格波动对制造业集聚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8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供地策略和房价波动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供地策略对制造业集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房价对制造业集聚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且供地策略还会通过房价上涨弱化土地要素促进城市经济集聚的效力。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地策略和房价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供地策略有助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则不显著,但房价促进了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集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制造业产业链向中高端攀升。此外,供地策略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和时序异质性,其中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正向影响程度远远大于对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技术密集与制造业集聚:一个基于中间厂商博弈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制造业表现出的技术密集与空间集聚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性,从技术密集差异的视角发展了一个厂商区位选择模型,以分析技术密集程度影响制造业集聚的作用机制。模型分析显示,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更加倾向于空间集聚,并且存在循环累积(CC)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服务型制造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个新概念。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在兴起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给服务型制造带来了新机遇。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发展服务型制造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发展服务型制造具有独特优势,需要在政策层面鼓励和支持企业实现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12.
先进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先进制造业的技术体系中,标准及标准化的作用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生了质的变化,标准化对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竞争有着深远的影响.能否把握机遇,在标准化领域取得先机,对我国先进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工业企业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又是造成区域环境危机的主要因素,但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并非水火不相容.事实上,工业企业与区域生态是可以耦合的,它要求工业企业及所在区域双方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性理念,以生态观和市场观为支撑性理念,以生态工程为核心举措.本文主要对工业企业生态和区域生态耦合的概念、规律、机制和途径等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货物贸易中进口制造业原材料所占比重较大,且规模增长迅速。在美国制造业的增长过程中,要素生产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进口原材料的贡献越来越大,且进口原材料大都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的原材料占三分之一。在测度美国制造业外包倾向后发现,资本、劳动力和能源价格相对稳定,其他原材料的价格在不断增长,这给美国未来贸易及中美关系发展较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台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有其必要性,在重点对台州制造业、物流业及两业联动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基础上,提出政府主导,规范联动发展机制,鼓励制造业物流业务外包,提高两业联动信息化水平,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培养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等促进两业联动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我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选取动态的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和13个固定的制造业细分行业,并剔除进口因素的影响,分别计算各年度制造业使用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和生产性服务业使用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完全消耗系数大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二者之间技术联系不断加强,已经进入了高度互动关联的阶段。应通过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在加快各自产业升级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浅议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进制造技术使制造业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课程教学应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动态整合教学内容,采取“授业型”与“启发型”并举的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现代管理思想与系统集成观点的形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美国提出重振制造业战略,并发布了多项政策法规,这一问题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然而,就现有研究来看,对于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效果却观点不一,对实际效果的数据分析也相对缺乏。因此,文章对美国重振制造业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效果已在诸多方面开始显现,其影响也逐步深入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9.
从机械制造技术、教育与科研等方面,分析与探讨了中国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的途径与措施,指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业集中与X非效率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中国制造业的系统数据,考察了市场集中与X非效率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集中度与X非效率之间大体呈负的相关关系。即集中度越低,X非效率越高。此外,在低集中制造业,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低生产效率现象。因此,提高行业集中度,将有利于降低X非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