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的形成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不断产生,出口贸易信用风险也随之增加。出口贸易信用风险不仅仅是凭借我国企业诚信经营就可以避免的,而是一个涉及到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综合课题,必须依靠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合力来共同防范。本文首先分析了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的形成机理,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的宏观和微观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2.
杨光 《会计之友》2006,(12):67-68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不断产生,出口贸易信用风险也随之增加.如何化解和防范信用风险已成为摆在各类外贸企业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的形成机理,认为企业只有找到形成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根源,并加强对其防范和管理,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不断产生,出口贸易信用风险也随之增加。如何化解和防范信用风险已成为摆在各类外贸企业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的形成机理,认为企业只有找到形成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根源,并加强对其防范和管理,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出口贸易商业信用风险的表现形态、形成机理,并提出了外贸企业防范出口贸易商业信用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出口贸易商业信用风险的形成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出口贸易商业信用风险的表现形态、形成机理,并提出了外贸企业防范出口贸易商业信用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拓展新兴市场业务的同时,出口贸易信用风险叶不断凸显。防范新兴市场的信用风险已成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新兴市场信用风险特点和形成机理的分析,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拓展新兴市场业务的同时,出口贸易信用风险叶不断凸显。防范新兴市场的信用风险已成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新兴市场信用风险特点和形成机理的分析,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内部审计参与企业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管理的必然性出发,认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管理中可以起到咨询顾问、评价、管理与协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内部审计参与企业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管理的必然性出发,认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管理中可以起到咨询顾问、评价、管理与协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建筑施工企业如何从源头上、过程中以及事发后防范信用风险以及信用风险带来的其他风险,特别是法律风险,尝试提出一些自己对防范信用风险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的看法,以期能够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浙江企业出口贸易信用风险成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 《集团经济研究》2007,(15):191-192
2006年我国出口总值9690亿美元,浙江省2006年出口额1009亿美元,但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出口贸易信用风险也迅速增加.本文通过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从四个方面来对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国有涉外企业国际贸易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晔 《上海企业》2002,(9):44-4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成功加入"WTO",我国国际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宏观上国有资产自我保护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微观上缺乏国际贸易信用风险防范措施,我国国有涉外信用风险管理薄弱,造成国际拖欠日益增加.如何防范信用风险已成为我国国际贸易活动中一项急待解决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交易的角度对信用风险的产生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的构成进行分析,进一步采用博弈论模型对其原因进行剖析,从而得出信息不对称和失信惩罚机制不完善是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企业在信用管理过程中应适当增加交易成本,以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违约所引起的风险。信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关键不在于事后逾期账款的追收,而应在于事前信用风险的有效识别和预警。因此,如何防范和控制企业由于赊销而产生的信用风险,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已成为许多企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以先进的技术、方法、数理理论研究信用风险的评估与预警问题。本文将Logit理论用于企业国际化经营中赊销客户信用风险的研究中,可以有效便捷地对高风险客户作区分,从而在信用风险真正发生之前进行预警,达到有效识别和控制信用风险的目的。当然,若要该模型发挥更好的作用,还需其他方面的配合:如建立企业内部评级系统、完善统一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机制及培育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外贸业的不断发展,外贸企业面临的进口商业信用风险在相应增加。本文对进口贸易中商业信用风险的表现形态及商业信用风险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外贸企业防范商业信用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明确了贸易技术壁垒的内涵,尔后在对技术壁垒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影响及原因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之上,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探讨了我国防范与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在信贷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借款人可能违约的风险,称之为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不对称信息在交易发生前后分别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要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必须降低信息的非对称化程度.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对策建议.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不对称信息在交易发生前后分别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是交易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交易发生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在商业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借贷关系中,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我国电力企业顺利运营,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信用体系,一定要采用有效的主体信用管理方式,推动我国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发展。文章分析国内外信用体系建设现状,探索发电企业的信用风险及信用体系建设,目的是为了保证市场主体更加守信,通过激励守信和惩戒失信的方式有效防范我国电力市场信用风险,推动我国电力市场化交易信用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中,信用交易已成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经营方式.但是关于我国对外贸易方面的信用管理问题的研究却相对不足.为此,本文在概括分析了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产生原因及对策,从而尝试为我国众多外贸企业加强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方法、技术和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的主要金融风险就是信贷风险,防范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阐释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提出控制和防范信用风险的措施.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提高商业银行盈利的实现,并对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促使商业银行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