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旅游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如何统筹旅游人口流动和疫情防控工作是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旅游业恢复面临的首要问题。对此,文章借助百度迁徙大数据,选取北京、上海、武汉、南京为旅游热点案例城市,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法,对中国疫情期间的人口流动特征进行深入探究,并剖析影响旅游经济的因素,以期促进旅游业发展。结果表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4座城市的迁徙规模指数和出行强度均比2019年同期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国民在提高“疫情”关注度的同时,减少“旅游”的搜索量,旅游人数减少,旅游经济受挫;旅游地经济水平及旅游地吸引力对旅游业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叶运平 《市场周刊》2020,(20):0124-0124
近来,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众多医院正面临收支平衡问题,各类经营收入骤减出现的财务困境。医疗服务对象减少,入院人次、门诊人次在大幅度减少但医院的运营成本却持续增加,防护物资费用不断升高,这都对医疗服务行业层面产生了不利影响。文章针对新冠疫情下医院现存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从而为医院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财务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对疫情进行仿真分析有利于加强疫情防控。文章考虑社区管制、交通管制、防护用具紧缺等因素,将感染者分为轻症感染者、重症感染者两类,移出者分为死亡者、痊愈者两类,对传统的SEIR传染病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一个新冠肺炎疫情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湖北省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的演化和防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冠疫情对旅游业造成重创,如何恢复发展疫情爆发中心武汉的旅游业成为旅游目的地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后新冠时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风险与游客的行动意向彼此的关联.研究发现:认知形象、情感形象负向影响功能风险,认知形象对心理风险也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心理风险在情感形象、认知形象与游客行为意向之间具备部分中介作用;功能风险在认知形象、行为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功能风险在旅游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和行为意向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给武汉、湖北乃至全国的外贸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全球经济和贸易仍面临巨大风险.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武汉由接受世界援助向回报世界发展转变.武汉不仅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国际合作的基础,更为目前各国外贸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本文分析重大疫情对武汉外贸的影响,探究政府和企业如何化危为机采取对应措施,助力武汉...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4月5日晚发布的每日疫情报告指出,目前中国从新冠疫情遏制阶段进入缓解阶段。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呈现积极向好态势,中国各地城市逐步开始复工复产。而向来有着经济"晴雨表""风向标"之称的会展业如何按下"重启键",稳住行业发展的"基本盘"?成为当下疫情防控进入稳定期会展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区分个体创造力和创新的基础上,文章考察了225名企业员工的核心自我评价、集体主义导向与上司评定的创新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个体创新过程中的创意产生和创意实施行为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与创意产生正相关,但与创意实施无显著相关关系;集体主义导向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创意产生和实施行为关系中均起调节作用:对集体主义导向较强的员工来说,核心自我评价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反而较弱,对低集体主义导向的员工来说,核心自我评价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则相对较强.文章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时常点状散发,2021年成都分别在7月和11月出现了两次短暂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的点状散发对传统线下开标、评标工作带来不小的影响,不少项目因此延期,采购活动受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下,电子交易系统优势凸显,投标人可在线获取招标文件,线上递交投标文件,远程不见面开标,评审专家线上评标,通过线上完成...  相似文献   

9.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传统的线下社区科普模式面临挑战,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必然要创新社区科普工作模式,并总结促进社区科普事业发展的经验。本文通过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对社区科普工作的影响及衍生出的社区科普新需求,结合疫情防控中社区科普创新实践案例,总结出线上线下双联动的社区科普工作新模式,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自武汉元月23日展开"封城"行动以来,湖北成为我国抗击新冠病毒的主战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全民抗疫的人民"战争"。随着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大量包含新冠肺炎病毒的生活垃圾随之产生,这些垃圾是否得到有效处置,处理流程如何,成为大众广泛关注的问题。近日,笔者从中国一拖特专车公司获悉,该企业承接了武汉城市圈重要节点城市潜江市全部17座垃圾压缩中转站的一体化运营工作,36名当地员工无  相似文献   

11.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文章从个体层面和团队层面分别探讨了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来自6个城市105个团队领导和329名员工的配对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包容型领导能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建言行为。在团队层面,包容型领导有助于团队关怀型伦理氛围的形成,团队关怀型伦理氛围直接正向影响员工建言行为,关怀型伦理氛围在包容型领导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同时在个体层面,包容型领导有助于促进员工组织自尊的形成,组织自尊直接正向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组织自尊在包容型领导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从组织内部视角探究员工每日实施服务偏差行为的动态机制,即每日辱虐管理通过每日消极情绪动态影响每日服务偏差行为的动态作用机制,同时,基于控制理论探讨组织伦理氛围对服务偏差行为的干预效果。通过对服务型企业73名员工连续一周的日记追踪调研数据分析发现,每日辱虐管理对每日服务偏差具有显著的动态作用效果,每日消极情绪在该机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利氛围、关怀氛围能显著削弱每日消极情绪对每日服务偏差的正效应,规则氛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对服务型企业有效抑制服务偏差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文章采用配对追踪多来源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员工认知信任、情感信任及其互动在包容型领导与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其效应。跨层次模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可以有效预测员工的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包容型领导可以直接通过情感信任间接影响员工的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情感信任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包容型领导行为还可以通过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间接影响员工的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即员工的认知信任要通过情感信任才能发挥影响员工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一个跨层次模型,探讨了员工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变革开放性和交互记忆系统分别在其中的中介及调节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可以有效预测员工创新行为;员工的变革开放性部分中介心理资本和创新行为;交互记忆系统在心理资本-变革开放性-创新行为这一中介机制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即交互记忆系统水平越高,变革开放性对心理资本-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越强。文章有助于打开心理资本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黑箱”并能够有效指导企业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以往信任研究忽略了重要一点:下级很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感知到来自上级的信任是波动的,即信任随时间变化存在波动性特征,且个体在感知信任稳定性方面也存在差异。文章引入感知信任波动性概念,借助不确定性管理理论,探讨感知信任波动性对下级状态感恩、工作压力以及工作投入的影响,并检验了工作负荷与同理心的调节作用。通过连续7个工作日的日志研究法问卷调研,研究发现:工作负荷对感知信任波动性与下级状态感恩、工作压力和工作负荷关系的调节效应假设未得到支持;同理心的调节效应得到了部分支持,其中同理心缓解了员工感知信息透露波动性对工作压力的负面影响;增强了员工感知依赖波动性对状态感恩的负面影响;增强了员工感知依赖波动性对工作投入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进一步对“下级感知上级信任波动性可能产生何种结果,以及组织情境和个人特质如何影响这种结果”提供了基于时间波动性的解释,也使管理者真正清楚“信任作为一种策略用于管理员工,当其存在波动性时,如何进一步引发不确定性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283名MBA学员为样本,探讨辱虐管理通过自尊激发员工逢迎行为以及调节焦点在此过程所起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自尊部分中介了辱虐管理对逢迎行为的影响;促进焦点正向调节辱虐管理与自尊之间的关系,高促进焦点增强自尊对辱虐管理与逢迎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防御焦点负向调节辱虐管理与自尊之间的关系,高防御焦点削弱自尊对辱虐管理与逢迎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组织变革前会有相关的非正式信息,这些信息影响员工对变革的认识。文章探索变革前消极非正式信息量对员工变革抵制意愿的影响,以及员工变革抵制意愿随时间推移的变化,信息频率与尽责性对员工变革抵制意愿变化的调节作用。基于159位员工调查数据的多层次线性增长模型分析表明:消极非正式信息量显著增加员工的变革抵制意愿,但这种抵制意愿随时间推移而显著衰减;消极非正式信息频率与尽责性对员工变革抵制意愿随时间衰减有三维调节作用:在低信息频率下,低尽责性员工的变革抵制意愿随时间衰减更快。研究结果对组织变革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During and after the COVID-19 pandemic, consumers are more likely to adapt and use Bitcoin for their daily transactions. Responding to this trend,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antecedents (i.e.,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ubjective norm, and financial self-efficacy) and consequence (i.e.,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Bitcoin) of general consumers’ attitudes toward money (i.e., power-prestige, retention-time, distrust, quality, and anxiet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his study employed three waves of data collection from general consum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were interested in Bitcoin.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power-prestige, retention-time, distrust, quality, and anxiety.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subjective norm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retention-time, distrust, and anxiety. The outcomes addressed that financial self-efficacy significantly affected power-prestige, retention-time, distrust, quality, and anxiety. Lastly, the results found that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Bitcoin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power-prestige, retention-time, and distrust. Based on the empirical findings, this research propos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cryptocurrency context.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social exchange theory, this research aims to develop and test a model in which supervisor affiliation mediates the impact of servant leadership on employees’ pro-group unethical behavior a highly competitive intergroup environment. Using a sample of 239 employees from 39 groups in four foreign-owned engineering enterprises, we found that supervisor affiliation mediated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vant leadership and employees’ pro-group unethical behavior. Our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employees’ moral attentiveness weakened the positive impact of supervisor affiliation on pro-group unethical behavior. The current study contributes to business ethics research by adv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antecedents of pro-group unethical behavior as well as how servant leadership leads to employees’ unethical behaviors.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practice,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在对村干部职务行为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农村调查,实证分析了村干部在免税前后的职务行为变迁,认为村干部职务行为重心在免税后发生了重大转变,村干部作为村民代理人的角色成为村干部工作的重心,三种职务行为变得协调。因此在后税费时代,村干部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为村民服务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