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以下简称专业合作组织 )是农村组织制度的创新,在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发展空间也很大。同时,农业要面对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也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中介组织。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笔者结合福建省的情况,谈点个人看法。   一、现状特点   据调查,截止 2000年底,福建省农村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 1409个,会员总…  相似文献   

2.
专业市场是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当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证明,培育和完善专业市场,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进一步理清专业市场的组织模式及其治理机制,对于在新时期加强专业市场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如何引导和组织农民进入市场,适应市场,是新时期农村改革与农村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最近,我们对常德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重点解剖了石门、临澧县的一些专业协会。通过调查,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当地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同时也看到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常德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近些年来,经过各地的不懈努力和实践,常德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出现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多成份、多领域竞相发展的好势头。目前,全市已在16个专业中组建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浙江农村专业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阶段浙江农村专业市场的发展朱国凡一、专业市场现象(一)专业市场的现状本文所说的专业市场,是指在浙江农村一定区域内形成的,以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为主要经营者,以一种(类)或几种(类)有连带性的商品为主要交易内容,以批发为主要交易方式,按照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组织形式,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当前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国内外经验表明,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设和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地市场目标模式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地市场目标模式及其构建于静波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依赖于农地市场的建设。我国农地市场可采取“两级市场、多种方式”的目标模式。建立和发展农地市场是构建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基本内容,没有农地市场的发育和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难以巩固和发展,农村剩余...  相似文献   

7.
《南方农村》2007,(3):52-52
全国供销总社理事会副主任周声涛在《经济日报》撰文认为,为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构建现代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充分依托现有资源,积极推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重点建设以下四大网络:一是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8.
引导和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措施本刊评论员如何引导和组织农民进入市场,适应市场,在市场经济中有所作为,是新时期农村改革与农村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政府与农民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近10年发展起来的农民专业协会(以下简称专业农协)是农民自愿组织起来适应市...  相似文献   

9.
信用社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在农村实现商业可持续性生存,最关键的是要能够充分地发动和利用农村本地资源,其中包括大力利用当地的民间信用的资源。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利用民间信用的意义重大,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同存。农村信用社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吸收民间信用的合理成份为已所用,要依托民间信用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要构建包括民间信用在内的竞争性多元主体的农村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时期加快我国农村市场流通体系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努力破解“三农”难题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加快“三农”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以流通产业现代化为先导,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能力”,是“十一五”时期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是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的构建,既要注意各种不同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在一定时期内有其共生性,同时又要科学预见其发展趋势,引导其适应社会需要适度而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确处理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三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它们在发展市场农业过程中,都特别重视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纵观国外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历史,可以归纳出有益的经验。一是把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织载体。二是特别重视流通领域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目前美国有2000多个谷物专业合作社,它们控制了国内谷物销量的60%。三是十分强调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民主管理与联合。民主管理是国外农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国外许多国家还特别重视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在日本,市町村的专业农协联合为都道府县的专…  相似文献   

12.
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体系的思考孙成民如何加快发育农村市场体系,加快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探索和付诸实践的问题。这里,结合达川地区的实际,提出一些思考。培育农村市场体系要层次推进、配套发展农村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既包...  相似文献   

13.
培育和发展农村信息市场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和发展农村信息市场势在必行文春生,敬兴蕴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尽快形成包括农村信息在内的各种要素市场体系。农村信息市场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信息市场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几年,农村资金、劳动...  相似文献   

14.
积极试点大胆探索引导和帮助农民架起通向市场的桥梁山西省副省长王文学一、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把扶持农民专业协会作为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村专业...  相似文献   

15.
农村商品经济的活跃,孕育和发展了一批农村专业市场,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对专业市场的管理调控不力,致使绝大多数专业市场目前基本仍处于无序的放任自流的状态,使生产者和经营者都蒙受巨大损失.本文试就如何加强农村专业市场的培育与管理谈一些粗浅看法.(一)我国农村专业市场主要形成于80年代初期,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商品市场经济的活跃,以传统和地方特色产品为主的农村专业市场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到1990年,全国农村已拥有较大规模的各类专业市场4653个,其中工业小商品市场3340个,农副  相似文献   

16.
构建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和加强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农村经济信息体系要树立新的观念,做到四个重视。一要重视信息的多元性。二要重视信息的时...  相似文献   

17.
<正>2004年,扬州市全面构建市、县、镇三级联网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抓住五个重点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稳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并将全面建成市县镇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农业农村工作考核目标。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实地调研,研究和指导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组建与运营管  相似文献   

18.
增加农民收入 培育农村市场四川省农工委厅级调研员张孝理四川省1.1亿人口中,农村人口有9000多万。农民是最大的商品购买者,农村是最大的国内市场。无论从发展工业的角度或从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的角度来看,都要高度重视农村市场。但是,当前农村市场的容量并不大...  相似文献   

19.
自治区党委提出的“1234610”农村工作思路,其中要求本世纪末我区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大力发展我区农村科技市场,进一步促进科技与农村经济结合的新突破,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目前我区的情况来看,农村科技市场虽然取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民整体素质较低,给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二是农业科研机构条块分割等体制问题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导致机构和专业重复,力量分散,科技人员积极性未能充分发挥;三是科技成果多,实用性成果少,常规技术多,高新…  相似文献   

20.
市场纽带 致富金桥●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谢力群(一)浙江省农民专业协会(包括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等,以下简称专业农协)产生于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科技意识、市场竞争意识逐渐增强,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高农业的发展,专业农协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