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研投入和科技进步对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年到2012年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科研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科研投入对当期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将科研投入滞后一期变量和滞后二期变量引入模型,发现科研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延续逐渐减弱;将经济增长质量滞后一期变量引入模型,进行动态面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科研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仍然显著。因此,增加科研投入可以有效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1978—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的省际数据构建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中贸易开放的作用大小和作用途径进行实证检验和估计。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区域经济增长通过促进综合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资本和劳动效率提高等途径起到显著推动作用,反映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差异和转变。然而,从分时段样本分析来看,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中,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是比较显著和稳健的。而在1990—2014年这段历史时期中,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稳定,甚至还会在一定时期产生负向影响。从分区域分析来看,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开放程度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贸易开放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对于贸易开放度较低的省份来说,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收敛性理论为基础,运用Sala-I-Martin的经典计量模型分析了1990-2005平湖北省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分布变化及其与外部环境和经济发展政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北省内部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B收敛现象,并且这种收敛趋势与对外开放程度、地方财政支持、城市化水平和教育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3~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考察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凸显以1999年为断点的阶段性差异.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环境污染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人力资本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以1997年为断点的分时期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1993~1999年而言,1999年后环境污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效果有所减弱,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益在进一步增加,物质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在大幅下降.最后,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就业密度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呈弱化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也由正转向负,而服务业就业密度、经济开放水平等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注重加强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协调发展;同时应提高我国服务业的集聚度,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多方面资料来看,目前全国部分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质量呈现线性关系。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的建设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要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措施。目前全国和大部分地区已经实施政策促进本区域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产业的基本结构进行升级,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之一。加强政府支出规模,扶持区域经济的发展并加大经济转型增长比例,进一步巩固城镇化的收入效应,这对于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我国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较小以及能源消费强度逐渐扩大的趋势对于经济增长会出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是实现区域绿色经济和环境共赢发展的关键所在。运用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在考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上,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份及其两大区域、三大区域和四大区域的GTFP及其来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GTFP年均增长1.3%,且GTFP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绿色技术进步,而非绿色技术效率的改进;GTFP在省际层面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GTFP指数增长率最快的省份分别为天津、上海、北京、江苏、浙江;不同的空间尺度选择标准下的区域绿色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9.
10.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迅速增长,构成了一个理想的检验外资银行相关理论的实验样本。本文采用2005~2011年中国31个省的数据,在分解经济增长的框架下实证评估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调整了外资银行进入的内生性之后,外资银行的进入显著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同时,外资银行进入的增长效应主要源自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对资本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上述发现说明,深化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和积极引进外资银行,不仅能使中国经济获取额外的"开放红利",而且,也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型,促进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样本,构建城镇化及其与就业、收入差距、投资、贸易等因素的交互项共同影响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据此实证分析了中国及各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城镇化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从作用机理看,城镇化主要通过增加非农就业和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呈现从东部到西部依次提高的梯度分布,东部地区的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发展、区域差异与经济增长——以股票市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省际层面运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对各地区资本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已经对各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推动作用具有滞后性。由于股票市场发展存在地区不平衡性,其对各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不同。股票筹资有效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却不利于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在西部地区,股票筹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3.
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用索洛余值的方法计算出甘肃省1990-200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通过回归分析以及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比较分析,得出甘肃省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本投入推动的,而且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提高甘肃省整体竞争力和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在考察中国资源价格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源价格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资源价格变化对生产率的影响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文章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检验数据平稳性和变量间协整关系之后,使用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资源价格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资源价格上涨显著地阻碍了中国生产率的提高。本文分析了上述实证结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区域财政支出与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关系密切,通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福建省9市1999--2010年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区域财政支出与区域经济增长正相关,而且弹性相同,但由于各地级市的软硬件基础条件相异,所以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程度不一;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滞后期,且滞后效...  相似文献   

17.
绿色发展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协调推进生态绿色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利用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生态绿色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重点分析省际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识别其时间演化规律及空...  相似文献   

18.
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中国15个省级区域船舶工业2005—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进行收敛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考察期内,中国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明显增长,主要增长动力为技术进步;绝大多数地区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增长,但相对多数地区技术效率出现了恶化。收敛性分析显示,中国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σ发散和绝对β发散。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提升,逐渐成为领跑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从理论上看,服务业开放能通过促进服务领域的改革,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有效地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近年来中央政府先后推出了服务业开放综合试点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改革,但地方政府对促进服务业开放的积极性不高,在此情形下,中国服务业开放举措究竟能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值得探究。本文建立了测量省级服务业开放水平的指标,进而检验不同地区服务业开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各省服务业的逐步开放会使各省经济增长显著放缓,特别是对工业、服务业的经济增长带来显著负面影响;从区域角度来看,东部各省服务业开放水平的提高,会明显地降低各省的经济增长;而中西部各省服务业开放水平的提高,对各省的经济增长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量FDI主要流入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经济增长作用较为明显,而对广大西部地区作用较小。基于1999—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FDI对中国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但分布不平衡的FDI也加剧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失衡。我国应继续大力吸引FDI以加快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把部分FDI引向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应采取措施积极引进FDI以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从而逐步缩小区域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