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项军 《中国报业》2023,(9):164-165
传媒融合是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自媒体相结合的重要契机,基于此,传统媒体可以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传播,提高信息传播力和媒体影响力。但新挑战则让传统媒体在人才、思维、技术和创新等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以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融合传播为线索,从传统纸媒转型发展的角度,探索如何促进二者的进一步融合,实现真正的融媒体传播。  相似文献   

2.
郜蓉蓉 《中国报业》2021,(6):112-113
随着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面对新形势、新情况,紧跟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通过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高对外传播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借助新媒体进行对外传播,必须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创新传播内容,培养新媒体人才,更加主动地掌握传播话语权,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3.
徐伟东 《中国报业》2023,(19):152-153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在技术、内容、人才、盈利模式等方面均面临挑战。因此,传统媒体需要从加强技术创新、推动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培养跨媒体与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创新盈利模式等方面着手,不断创新和转型,为媒体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陆超 《中国报业》2023,(10):164-165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逐渐步入稳定发展阶段,电视媒体有必要迎合新媒体发展趋势,做好全面规划,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与品牌效应,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本文提出寻找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切入点、创新媒体融合思维,提高受众参与度,促进内容融合与传播渠道融合,强调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技术融合,加强电视与新媒体的业务运营融合,打造核心品牌,突出品牌效应等策略,实现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唐寿锐 《中国报业》2024,(1):106-107
在融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在更新媒体理念,创新与应用媒体技术、扩展媒体业务、创新媒体产品等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媒体融合的本质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处于媒体融合环境中的主流媒体必须创新传播技术,借助传播平台的建设,从根本上提升媒体传播效力与话语权威,使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与传播力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贾菁 《中国报业》2012,(6):257-258
媒体融合时代各种媒体的互为环境、互相作用引发了整个传媒格局的蜕变,这也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传媒业的巨变要求高校必须培养出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全面和具有开放性视野的人才,而针对这样的培养目标,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在教育方式上实现全方位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的来临,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越加普遍,其中媒体产业的环境也处于日新月异的状态中,媒体融合趋势不断加强,内容传播的媒介也越来越多,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发展动力越来越不足,各层级媒体之间对受众、广告收入、人才、平台以及市场份额的争夺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重视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开发。基于此,本文以广播电视为例分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开发策略。具体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一是阐述了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融媒体的相关概念;二是解释了新媒体的优势;三是分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四是提出了媒体下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技术创新;五是分析了融媒体平台的内容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8.
杨芳 《中国报业》2023,(6):60-61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有利于构建新闻传播新样态,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传播策略需要进一步创新。本文就现阶段媒体融合发展的新闻传播展开分析,并提出合理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赖小惠 《品牌》2014,(8):20-20
全媒体和媒体融合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全媒体更多的是基于网络媒体平台的各类传播业态的融合:要求网络媒体能够承载所有媒体功能,要求媒体从业者是复合型人才。但是这一时期的全媒体实践毕竟是基于媒体个体的需求和尝试,融合只是流于表象。媒体融合则是新媒体发展到一定程度,媒体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变革。媒体融合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需要技术和内容齐头并进,也需要参与融合的媒体信息共享、协同作战。全媒体实践中形成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媒体融合实践。  相似文献   

10.
林娟 《中国报业》2020,(8):84-85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传统媒体运营及传播形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多种媒体形式形成了相互融合和影响的多元化发展局面。基层一线记者的采编工作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的质量,新媒体环境对记者的采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新媒体时代的环境特征,分析基层一线记者采编能力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作为校园主流媒体当中的主导媒体,既遭遇着新的发展困境,又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高校校报开始走上全新的发展道路:高校校报借势新媒体实现全面转型,逐步树立大众文化意识,借鉴新媒体开始培养全媒体记者、发展公民记者,校报在新媒体环境下依然坚守独立的文化品格,又不断加快实现校报与新媒体的融合。在新媒体环境下,校报的宣传优势正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2.
传统媒体受到商业网站、社交媒体的影响,开始了媒体融合的探索,主流的融合方式一是建立自媒体传播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头条号等,以商业网站、社交媒体作为基础平台;二是媒体通过自建网站、新闻客户端等方式,拓展新媒体传播平台。本文通过分析商业传播平台的优势与不足,探索主流媒体应如何加快新媒体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社会所处的媒介环境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融合的全媒体环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存,整个媒介环境正处于转型期,以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为主的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传播形式。全媒体的媒介环境影响了广告行业,广告行业的变化进而会对广告专业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分析具有代表性的26所高校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培养目标雷同化严重,多以培养适应传统媒体的广告人才为主,忽视媒介变化;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实体哲学指导下的传统办学思想转变困难。由此,基于过程哲学的视角提出基于过程哲学视域中的"事件思维"设置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李维 《中国报业》2023,(15):234-235
随着我国媒体融合向深度广度推进,如何整合媒体资源,改进提升新媒体平台创新力、影响力、品牌力,进一步推动以主流媒体为引领的媒体事业发展,成为摆在传播业界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媒体融合进程中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路径进行分析,对新媒体平台建设的方法进行阐述,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媒体融合下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新媒体普及与应用发展,给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其影响既有不利的方面,但也有有益的方面。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针对新媒体利用中的问题,大力推进新媒体建设,努力做到创新改革;重视新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体利用提供条件;加大高校新媒体环境的营造,促进学生充分利用媒体条件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6.
宋翊玮 《中国报业》2023,(14):170-171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从模式转型、角色转型、经营转型、视点转型四个角度出发,可以对地方电视台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化转型思路进行分析。地方台可以加快建设地方广电新媒体平台,培养新闻人的专业技能与新媒体思维,构建产业化管理移动新平台,打造地方特色栏目,以此推动产业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彭岩寓 《中国报业》2023,(1):184-18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多方向发展,媒体融合成为主流趋势,传播媒介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虽然在创新的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也使得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面临挑战。本文简述传统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融合发展现状,通过融合渠道拓展程度低、发展环境不成熟以及融合目标不明确三部分,对存在问题进行探究。进行拓展融合传播内容的创新,制定双向融合新老传播渠道,在此基础之上,创新媒体融合传播形式,树立多元化的融合传播观念。进行新旧媒体融合传播平台的再造,构建高素质媒体传播团队,加强受众群体意见倾听,以此来完成媒体融合发展传播渠道的拓展,为媒体的融合以及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落后于媒体实践,当下新媒体环境中新闻生产流程和传播机制产生巨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新的困局。从校媒合作的视角探讨独立学院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积极利用传媒资源,与媒体保持密切沟通,通过推动"六个共同"等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里,谁能充分掌握新媒体神器,谁就能在竞争中拔得头筹,赢得胜利。如今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如何使自己的品牌形象脱颖而出,成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手机媒体作为时下最热门的传播媒介,具有强大的传播影响力。本文主要从高校品牌形象定位、媒介融合环境下手机媒体的使用现状及如何利用手机媒体塑造高校品牌形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手机媒体对高校品牌形象塑造之路。  相似文献   

20.
王浩 《中国报业》2024,(2):234-235
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市场对于广播新媒体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这需要广播新媒体人才具备全方位、多元化的能力,以适应这一变化。作为传媒集团,要不断完善自身内部的管理体系,转换传统思维模式,挖掘人才特有优势,提升编辑记者工作满意度,优化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新媒体人才队伍,为传媒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