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假的代价     
在最近这段时间美国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里,几乎每天都会报道与中国制造的“危险”玩具有关的消息。报道的关注点一般不在分析为什么中国制造的玩具会用带铅的油漆,会使用吸力过强的吸铁石,而在于表现有孩子的母亲对这些玩具的担心,并且提醒家长注意哪些玩具属于“危险系列”,同时在网上公布了一个长长的“黑名单”。这个“玩具”事件,再加上前段时间的“宠物食品”事件,一下使美国的普通老百姓对中国制造的产品充满了恐惧和戒心,使中国产品的信誉一落千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金戈 《新经济》2005,(7):76-79
互联网带动下的新经济使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戏剧化。一些有为的企业经营者通过网络,不断创新经营思维和营销策略,于是,一个充满人性化的细分市场出现了,这就是个性化经济,它使企业更直接地面对消费者的欲求而赢得更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3.
兴起于20世纪80_-90年代的互联网以超出人们想象之势迅速发展,早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的方方面面。现在,漠视、否定和拒绝互联网的人已极为罕见;相反,我们听到最多的声音、见到最多的文字却是:网络改变了一切!网络颠覆了一切!不知网络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变化!于是,“网络改变一切”,正悄然占领人们的话语阵地和思维定势,而很少有人对它产生怀疑、提出质问,甚至说“不”。在这种倾向呈现压倒之势时,《网络“改变”论析》(杨大威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却给网络热泼了一瓢凉水,指出这种倾向不能掩盖另一种倾向,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不能忽视另一个方面。该书对网络“改变”进行了认真分析,指出网络“改变”了什么,但又“改变”不了什么,从而在“网络改变一切”的喧嚣声中发出了一种令人清醒的理性声音,不失为一部充满探索精神的社科力作。  相似文献   

4.
网秦:IPO奇迹     
《新经济导刊》2011,(6):57-59
充满商机的市场,竞争自然难避,移动互联网领域更甚真不知网秦对央视是满怀感激还是充满怨恨:是央视让这一原本低调的移动安全服务提供商一夜走红,也是央视让其瞬间名声受损。  相似文献   

5.
刘瑜 《开放时代》2016,(3):113-136
为什么第三波民主化进程中,有些新兴民主国家实现了民主稳固,而另一些却走向了民主倒退甚至崩溃?在常见的"经济水平论"、"制度选择论"、"社会结构论"、"政治文化论"和"国际环境论"之外,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精英行为论"。本文认为,对民主观念存在两种理解("程序性的理解"与"实体性的理解"),而这两种理解导致了两种政治精英行为方式,进而构成了两种民主模式("多元制衡式民主"与"赢者通吃式民主"),后者往往带来民主的倒退甚至崩溃。换言之,在民主转型这样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一定观念下的精英行为与选择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新兴民主国家民主稳固的前景。在理论阐释之外,本文还选择了南非与委内瑞拉两个案例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6.
赵萍 《经济导刊》2006,(10):85-87
在我国二十几年经济持续增长的历史中,没有一个行业能像房地产业那样充满变数与费解,也没有一个行业能像房地产业那样牵动着大众情感,引发长达数年的激烈争论。自2004年易宪容、谢国忠发表“房地产泡沫论”以来,各路官员、学者、房地产商轮番上场,互联网上的讨论也是此起彼伏、异常激烈。在这其中,象易宪容、尹中立、王小广这样的学者,象水皮、秋风、叶檀这样的专栏作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与发展商等“唱多”楼市的势力相比,他们的声音还是小得多。  相似文献   

7.
马艳  王琳 《当代经济研究》2015,(3):32-39,96
从19世纪末开始,经济学家们纷纷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规律性现象,即大体50~60年出现一次长期波动,由此也开启了学术界对"经济长波"这一命题长达一个世纪的研究与探讨。对于长波的存在性问题,目前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中确实存在着长达50~60年的长周期波动现象。而对于长波形成的动因,现有的研究仍是众说纷纭,学者们由于选择的视角不同,往往得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国内外现有的长波理论进行了细致地归纳和梳理,并且按照研究视角的不同将现有研究分为三大类,即技术创新长波论、制度演进长波论以及内生机制长波论。在对这三大长波理论进行介绍、比较与评析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为经济长波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恐惧”论     
“恐惧”论陈升钧一个大贪污犯有这么一段自白:第一次得手,确实感到恐惧──食不甘味,睡不安神,但事过数月,见周围风平浪静,就胆大起来,再作案就没有多少恐惧感了。看来,恐惧与“防腐”有一定的关系。一位心理学家说:“恐惧随着即将发生危险的某种环境刺激的开始...  相似文献   

9.
<正> 什么是财政?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却是几十年来我国财政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甚至成为财政学派划分的标志。教科书上写道: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其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这是居于主流地位的“国家分配论”对财政的解释。也有不少人从其他角度理解财政范畴,提出了“再生产决定论”、“剩余产品决定论”、“社会共同需要论”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互联网思维持续影响甚至改变着各个行业,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而作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税务机关,如何实现"互联网"与税务的有机结合,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黄璐  李蔚 《发展研究》2001,(4):33-34
网络经济这一概念是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而提出的,它是知识经济的一个层面或表象,是基于互联网络的广泛运用,在信息充分共享和利用的基础上,以知识和信息进行生产、流通、消费,并创造出巨大价值的经济。它被认为是由直接从互联网或与互联网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中,获取全部或部分收入的企业所构成的经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将构成网络经济的企业分为四类: 1、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制造或供应企业。如提供电信服务的企  相似文献   

12.
当一个长期适应于自己母国文化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新的文化环境中时,常常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文化休克现象。这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引发文化休克有三点原因,经历文化休克的人会大体经历四个阶段。战胜文化休克,应当从困扰的场合或事件中脱身出来,对事件作一番反省,并思考合理的解析和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3.
梁湘 《财富时代》2023,(5):12-13
<正>若论中国互联网城市讨论热度,从2023年三月开始发酵,到整个4月,延续至五一小长假,淄博这座曾经未进入视野的城市,一直热度不下。根据百度发布的五一热门旅游城市榜,淄博毫无疑问地成为全国热门旅游城市榜首。在前几年淄博这座城市在全国旅游目的地中还排不上号,甚至在山东省,也远远落后于青岛、济南、日照等城市。2023年,短短一个月时间,凭借着“淄博烧烤”这四个字,淄博在互联网上打造出新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的价值论断即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是一个科学的论断,它与劳动价值论并不相通,甚至与单一的生产费用论和单一的效用论也不能相通,而与后来发展成为主流观点的市场供求价值论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5.
说起下一代企业,或者说未来的企业,仿佛离我们非常久远,这些都是那些闲极无事的预测家们关心的事情,但在充满变化的今天,这些或许就是发生在明天,甚至在当下! 2006年,诺基亚已经开始考虑其历史上继木材、电缆、电信之后的第四次转型,用其CEO康培凯的话说就是“为诺基亚找一条新路”,而这条路就是真正成为一家融合互联网和移动性的公司。同诺基亚一样要宣称转为互联网企业的还有微软,IBM、苹果……这个名单可以拉得很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一个包含产品技术含量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互联网通过促进制造企业出口贸易额的增长,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这一微观机制,并选取2008—2015年38个典型制造业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这一机制的合理性。从全样本结果来看,一国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显著推动制造业价值链位置的提升,其中出口贸易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将不同国家按收入水平分类,对于中高收入国家而言,互联网发展可以直接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对于中低收入国家而言,互联网必须通过出口贸易这一中介机制才能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因此,大力推动贸易发展,加快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当前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刘仁慧 《经济纵横》2008,(10):78-78
林子大了,什么都有,遇到职场小人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多数人对待浑人,都本着“宁愿得罪一个君子,不愿得罪一个小人”的原则。而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萨顿在《论浑人》一书中,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那就是:干掉他们!职场无浑人。该论2004年甚至人选为《哈佛商业评论》突破性观念。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促进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利用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手段。运用动力链条模型,从直接驱动力和间接驱动力两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的机理,分别阐述了互联网通过业务流程、制造技术、企业组织、产业集群等方面对智能化转型的影响,提出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的实施路径,并结合不同行业分析了其相应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王晓蕾  杜传忠  刘磊 《经济学家》2022,(10):108-118
构建服务型制造网络是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内在要求,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产业链整合不足导致产业链条关联不紧密、协调性差,制约服务型制造网络的发展,而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通过分析服务型制造网络的产业链整合问题以及产业链整合的演化逻辑与内涵,探讨工业互联网赋能服务型制造网络优化的基础和路径。研究表明,工业互联网在“连”“链”与“联”的产业链有效对接基础上,从企业链、价值链、技术链、产品链以及空间链五个维度实现产业链整合,进而形成产业链生态系统与网络式组织,促进服务型制造网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服务化转型已成为制造企业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其要求企业竞争关键点、价值流程、组织结构和创新模式发生彻底转变。这一巨大挑战催生了“服务化悖论”相关研究。“互联网+”相关研究大多强调互联网对服务化转型的积极影响,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现有“服务化悖论”的研究较为零散,从价值创造视角将其系统地归纳为3个方面;深入阐释“互联网+”模式对“服务化悖论”的缓解机制,强调“脱媒”功能可以克服顾客接近悖论,以同步协同缓解战略一致性悖论,以互联网导致的“单边锁定弱化”克服行业资源能力悖论;设计了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化运行机制,强调制造企业以“平台”模式实现服务化经营,而平台领导者、知识经纪人、模块化供应商借助互联网进行价值协同,通过“产品+服务”组合包实现需求面而非供给面范围经济,以个性化服务推动企业价值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