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国际投资协定在WTO多边体制框架下一直备受争议,长久以来,发达国家一直在说服发展中国家签订国际投资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发达国家将投资规则列入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谈判议题(TRIMS)中,而发展中国家无法接受发达国家提出的投资规则,只是同意谈判签订与贸易相关的投资议题。发达国家在1995—96的WTO谈判中再次试图谈判签订投资协议,  相似文献   

3.
张皎 《WTO经济导刊》2014,(11):88-90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是在欧盟共同投资政策正在形成期时协商谈判的第一批欧盟层面的双边投资协定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以单独的投资协定形式进行协商谈判的欧盟双边投资协定。对于中国而言,主要的挑战将是如何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兼顾保护特殊行业以及如何适应中国对欧盟投资增加的趋势,为中国的海外投资开拓更多的途径、争取更高程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与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修订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方应采取的立场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修订中涉及国家主导型经济体的内容对中方的影响有限。面对目前国际投资协定中准入前国民待遇条款日益增多的形式,本文认为中国应该支持多哈部长宣言第22段倡导的基于肯定清单的准入前国民待遇,以此为基础与美国及其他经济体展开投资自由化谈判。本文最后对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国际投资协议都存在着一些弊端,不足以解决全部的投资问题。客观上,需要建立统一的国际投资协定,选择该协定的制定场所成为首要问题。本文将分析在WTO框架下建立国际投资协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说明WTO可以成为制定国际投资协定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6.
7.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多边投资框架是规范投资的一个方向。对多边投资框架谈判应充分考虑到发展中成员/最不发达成员的现状和发展需要,各成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外资政策并对外资进行管理的权力应得到尊重,投资来源国和东道国的权利和义务应平衡。  相似文献   

8.
正自2014年1月以来,中国与欧盟的投资协定谈判已经进行了三轮。上半年,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分别访问欧洲,以及欧盟国家领导人相继访华,有力地推动了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进程。众所周知,欧盟是国际投资领域的先行者,研究其有关国际投资合作的政策诉求,对于进一步夯实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基础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型经济体,中国区域制度和区域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差异较大。因而,研究双边投资协定、区域制度与区域外商直接投资问题,不仅有助于双边投资协定理论的丰富,还有利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本文以1997—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FDI综合动因理论并利用门槛模型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双边投资协定、区域制度均对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双边投资协定与区域制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而利用区域制度作为门槛变量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双边投资协定对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区域制度门槛:相较于区域制度高于门槛值的区域,双边投资协定对区域制度低于门槛值的区域的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积极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努力完善区域制度,不仅有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而且有利于缩小区域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差异,促进中国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投资协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很重要的。通过将特定的知识产权纳入投资的定义范围,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所有条款都适用于受保护的知识产权,这就使此类协定在公平与公正待遇、透明度义务、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上为受保护的知识产权提供TRIPS-plus标准,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是,在有关投资的定义中增加限制性条款,对公平与公正待遇明确其含义,将透明度义务与公平与公正待遇独立,将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纠纷排除在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之外。  相似文献   

11.
从1995年5月开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9个成员国就一项“包括投资自由化和投资保护的高标准以及有效争端解决程序在内的广泛、综合的多边框架协议”,即《多边投资协定》(MAI)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谈判。这一谈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仅从多边...  相似文献   

12.
熊伟 《中国商论》2018,(35):84-85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想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就需要推进国际投资协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不仅能化解当前国际之间由于法律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造成的恶性竞争危机,还能加快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脚步,促进双边贸易共赢。基于此,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科学的仲裁策略和国际投资协定机制,在取得国家自身发展的同时注重协调和共赢。本文主要研究国际投资协定的可持续发展型改革。  相似文献   

13.
论美国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茉莉 《中国市场》2008,(44):100-101
在多边投资协定短期内难以达成的背景下,订立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成为许多国家解决投资保护的首选方式。美国是首创双边投资保护制度的国家,研究其不断更新的协定示范文本对我们研究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发展趋势很有帮助。本文从2004年美国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示范文本入手,论述该协定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不同国家的征税办法和征税标准各不相同。随着我国“走出去”企业和个人的不断增多,带来的税务问题也就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5.
正伴随着跨国投资的发展,国与国之间需要用某种法律形式保护投资的安全,于是双边投资协定应运而生。双边投资协定(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缩写为BIT)包括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与双边税收协定,目前人们提到的BIT如果不加以特别解释,一般指的都是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是指两个国家之间签署的旨在相互保护对方在本国直接投资财产与利益安全的协定。以往,  相似文献   

16.
双边投资协定(BIT)对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ICSID)管辖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文章指出,BIT扩展了ICSID管辖的主体的范围,使ICSID得以管辖的投资范围更广,令更多的争议方将案件提交ICSID.  相似文献   

17.
“中欧投资协定为中欧企业合作创造新的发展格局。”日前,德恒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一带一路”服务机制主席王丽出席“中欧投资合作新机遇论坛”时指出。她认为:“协定签署后将为中国与欧盟26个国家(除爱尔兰以外)投资保护筑起强有力的法律基石。今后,中欧企业的投资活动不仅要遵循国内法、国别法和欧盟相关法律,更要以CAI为先行指引。”  相似文献   

18.
《美韩自由贸易协定》投资章内容包括实体性规定和程序性规定,实体性规定主要体现在有关投资定义、待遇、征收补偿、转移、业绩要求和不符措施等条款上,这些规定体现了高水平的投资保护和投资自由化,对中国参与国际投资规则谈判乃至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为了平衡投资自由化和环境保护间冲突,早期的环境条约意图规范加入投资规则。晚近以来,在国际投资协定中纳入环境规则已经成为新式投资协定发展的重要特色。从国际投资协定纳入环境规则的立法模式看,经历了从投资协定到自由贸易协定的多元化发展;从立法内容看,已经形成从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日趋完善的发展;从规范对象看,意图直接规范跨国公司的倾向已经显露。我国的投资协定在国际背景下也产生了重要的变化,但是无论是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上都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外贸易》2014,(2):13-13
1月21日,中欧投资协定酋轮谈判在北京举行,本轮谈判为期3天,中欧将就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安排、谈判可能涉及的议题等内容展开充分磋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