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庆文 《大众商务》2010,(12):256-256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有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契约共同体。本文结合零售企业的特点,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觉,分析了零售企业对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雇员、政府部门、当地社区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并指出了如何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零售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有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契约共同体.本文结合零售企业的特点,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觉,分析了零售企业对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雇员、政府部门、当地社区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并指出了如何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和谐社会的观念逐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和理等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风险的承担者,企业的所有权理应谐社会对企业最为重要的启示是:企业必须竭尽全力为各利为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益相关者服务,而不只是为某个特定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财基于以上认识,以契约理论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务会计作为反映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为,企业是一个由股东、债权人、经理、雇员等众多利益相关者一种工具,也不应该只为某个特定的利益相关者服务。所签订的一系列契约的有机结合体,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向企一、企业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的集合业投入了一定的专用性的资源,都是企业风险的承担者,各自根据“股东利益至上”理论,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存在的是的利益都与企业的利益休戚相关。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实际上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作为委托人的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因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失去其中的任何一方,其他各方的利益就而作为代理人的管理者对股东负有一种信托责任,其一切行得不到有效保障,企业这个契约组织就会被破坏,整个企业的为都必须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为实现股东利益最经济目标也就难以实现,最终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可能受大化而努力。然而,随着企业理论的不断...  相似文献   

4.
股份公司是一个由股东、经营者和职工等所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关系网络。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对资本所有者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体系,具体包括对职工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对所在社区的责任和慈善行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由“三鹿奶粉”事件所披露的中国奶业黑幕,使公众众哗然、社会震惊。也反映出食品制造企业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无视社会责任。本文尝试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分析食品制造企业的社会责任,认为食品制造企业对股东、债权人、消费者、员工、供应商、同业竞争者、政府、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并应披露食品制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全部信息。  相似文献   

6.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是保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制度保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可通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结合,充分衡量企业对员工、消费者、债权人、供应商、政府、社区、环境资源、竞争者、股东等利益相关者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及利益的异质化将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关利益者扩大到整个社会公众,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要求不同内容和不同程度的会计信息。由此导致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愿意参与到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中来,并积极为自身的利益去“会计寻租”。从政府、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员工、社会公众六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偏好进行分析,认为会计准则的形成过程是各个利益相关者依据某项规则相互协商而确定的特殊契约的交易过程,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是公共契约与私人契约的磨合过程。利益相关者参与会计准则制定是会计准则高质量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利益相关者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新《公司法》引进该理论,平衡公司、股东、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确立了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制衡机制。本文从约束大股东、保护小股东、保护公司债权人等方面论述了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9.
中国上市公司隐性契约与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契约的存在使企业进行融资决策时需考虑除股东、债权人、管理者之外其他利益相关者——企业顾客的影响。通过隐性契约与资本结构关系实证检验,分析了隐性契约对企业融资政策的影响,得出结论:专用性资产比重以及对顾客隐性负债的履行对企业资本结构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分析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两种目标的理论基础,提出应把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的目标。在将利益相关者限定为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经济模型,并分析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而分别从债权人的角度和股东与经营者作为利益共同体的角度对公司治理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用改进的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和群层次分析法对沪深300指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均衡性进行测度,并运用GAHP-TOPSIS模型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均衡性测度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1)在不同利益相关者方面,企业对股东、政府和社区的社会责任履行均衡性差距较大,企业对债权人、员工、消费者和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履行均衡性差距较小,企业对与其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履行基本均衡.(2)在不同地区方面,东部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处于比较均衡的状态,中部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呈现相对均衡的状态,西部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处于差距较大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公司社会责任内容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社会责任的内容指公司社会责任的对象包括哪些主体以及这些主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界定公司社会责任的内容应在遵循合法利益原则、价值利益原则、秩序利益原则和长期利益原则的基础上来考察公司对雇员、客户、债权人和社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财务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非“股东至上”的传统财务学观点,而是倾向于企业全部利益相关者的财务责任、财务利益和财务权力及其运作,以及维护企业各种利益相关者,包括出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客户、政府、企业所在社区、社会公众等的共同利益。但是,由于会计信息不对称等种种原因,财务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的出现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中,如果任其发展,必将影响财务活动,降低财务效率,致使财务关系恶化,从而影响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实现。为了企业的持续良性经营,必须对财务利益冲突进行合理有效的协调,建立一套可行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企业是由一系列的契约组成的整体,包括股东、债权人、顾客、供应商,以及政府社区等,这些人将自己的专用性资产投入到企业,委托企业运作,以期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企业如果不能代表这些委托人的利益,必然导致企业不均衡发展,不能长久发展。当前现状,多数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价是仅是以股东价值最大化,引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产品质量低下、员工权益得不到保护等问题。因此,文章提出共同代理下企业绩效评价,企业作为代理人,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将各委托人利益纳入考评范围内,实现各个委托人利益,从而实现企业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治理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认为,“股东至上论”只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个层次;企业是契约的联合体,利益相关者模式是必然选择;最大化股东财富绝不等价于最大化利益相关者价值。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有两种:一是以董事会为中心,二是以财权配置为中心。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除了是一种共同治理、相机治理外,更是一种动态治理。  相似文献   

16.
以92家中小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为样本,研究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社会责任提高是否会改善公司经营绩效,结果表明:提高政府、企业管理层、债权人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绩效,而提高企业员工、供应商、客户以及社会普通公众的社会责任与改善企业经营绩效无关。企业根据自身性质与发展阶段,应逐步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加大市场秩序建设,保护供应商的利益;加大对客户与社区利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庄恒  王琦 《新智慧》2006,(10):52-54
本文在分析审计报告的公共物品属性与产权安排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进行了研究,并对现行审计关系进行重构,提出了审计基金模式,以期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来改变审计报告的公共物品属性,消除其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8.
利益相关者诉求:公司治理中不容忽视的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利益相关者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贡献了专用性的风险资产,并分担了公司的剩余风险。所以公司治理中不仅应该关注股东的利益,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诉求。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无不跟在治理中忽视利益相关者的相关权益诉求有关。本文认为需要完善公司外部治理,强化对利益相关者诉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一、CPA审计市场的产生及其特性一方面,根据市场机制理论,会计报告的供给是由股东、债权人、政府、利益相关者、潜在投资者的决策需求决定的,但作为会计市场中的产品,会计报告与其他私人产品(privategoods)不同,具有公共产品(publicgoods)的属性,即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因此,会计报告  相似文献   

20.
企业改制资产权益分配过程中,企业债权人、雇员、客户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经常受到侵犯,而具体的保护机制尚付阙如。在现有公司法框架下,有必要引入保护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以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在涉及企业改制资产权益分配的案件审理中应当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解释法律的原则性规定,结合改制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注意资产权益分配的程序合法性,确定对利益相关者的司法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