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凯  金伟 《辽宁经济》2008,(2):36-37
一、软件出口与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是广义国际贸易的一部分,是以提供服务为主要对象的贸易行为。在服务贸易过程中服务作为交换对象具有有形商品的一般特征,即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其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国际服务贸易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和服务的可贸易性的提高。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得益于社会分工的深化,服务的可贸易性提高是因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来无形的服务变得“有形化”了,如唱片、电脑软件等以商品形式转让的服务贸易近年来就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技商报     
刊中报 第 105期 本刊编辑部 要目 一、什么是 IT服务业 二、价格动态监测 三、秋凉需暖胃 四、胃肠出血病根在"心" 五、补锌要靠饮食 六、常吃大蒜可防癌 七、新加坡推出"智能型"组屋八、日本开发出千种波长的通信用光源 什么是 IT服务业 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定义:"服务是用于出售或者连同产品一起进行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也就是说,服务并不仅仅是商品售出后免费的捆绑式附加品,而是一种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商品。 IT服务是指在信息技术领域服务商为其用户提供信息咨询、软件升级、硬件维修等全方位的服务。如今, IT…  相似文献   

3.
日本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及结构表明了该国服务贸易获取动态利益的能力,同时反映出一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发展程度、发展阶段及各部门不同的竞争优势。文章分析了日本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总体情况以及日本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商品结构、质量结构和区域结构,得出日本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总体发展水平较高,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结构合理的结论,并由此得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科技、知识产品是否具有一般商品的基本届性,这是需要重新探讨的问题、大家知道,商品首先是一个物,物的有用性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也只有首先是一个物,才能物化或凝结人类一般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离开了商品物的实体,就根本不存在什么使用价值和价值。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流行着一种看法,认为科、教、文、卫事业属于劳务,只提供服务,不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从而不增加物质财富。果真如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6月两岸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希望通过双方服务业的相互开放,将服务业的饼做大,为双方服务贸易开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服贸协议是参考世界贸易组织(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及一般自由贸易协议(FTA)的做法,并不涉及开放劳工议题,大陆投资者与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6.
WTO框架下国际服务贸易趋势及中国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国际经济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服务贸易的高速发展,近三十年来,服务贸易的年均增长持续超过商品贸易,占全球贸易额的比重亦不断提高。目前已达25%左右。据估计,到2010年,服务贸易将与商品贸易分庭抗礼,平分秋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然而,由于中国服务业起点低、起步晚,整体竞争力落后,自1992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连续出现逆差(除1994年外),自1996年后逆差不断扩大,似乎表明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有下降的迹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依照相关规定。要逐步降低市场准入壁垒,开放服务市场,允许外资进入,实行国民待遇,这势必会给中国服务业发展带来挑战,本文件分析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并对中国与全球服务贸易作了比较分析,最后就我国入世后应该采取的对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2000年的钟声敲响之前,中美两国终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了双边协议,5月,中国与欧盟就入世达成了双边协议,这样,中国"入世"将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中国政府已经承诺,加入WTO 后将遵循《服务贸易总协定》,逐步、分阶段开放金融、保险、电讯、商品零售批发、旅游、专业服务、医疗服务等服务业市场。这将给山东省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带来历史性机遇。一方面,山东省可以享受 WTO 所有成员方给予的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及给予发展中国家成员的所有优惠待遇,更顺畅地走向世界,发展自己的服务业,为服务业创造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将为山东省服务业扩大利用外资创造更加宽松的国际国内环境,促进服务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中国加入WTO,在给山东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还会带来严峻的挑战。因为,山东  相似文献   

8.
服务贸易的发展:上海的经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服务贸易的发生方式以及中国入世关于服务贸易具体承诺的角度,分析了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经验与未来态势。文章认为:(1)在中国的具体承诺减让中,上海的许多服务部门(尤其是“商务服务”、“通信服务”、“分销服务”、“金融服务”、“旅游及与旅行相关的服务”等)都被放在全国开放的前列。(2)在服务贸易“商业存在”模式方面,外资投资从以前的一般加工业逐渐扩展至服务业领域。但在服务业中,房地产业的外资比重最高。这意味着,外资在上海服务业内部的投向仍需作进一步的引导和优化。(3)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上海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很多方面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而且,上海在服务贸易的出口方面或服务业“走出去”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引进来的”远远多于“走出去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很不对称。(4)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建设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息息相关。为此,文章提出以下建议:深刻认识到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发展上海城市经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树立“大服务”观念;紧紧抓住中国加入WTO的契机,对服务业与服务贸易进行改革,使其直面竞争与开放,切实增强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大力推进服务贸易的结构调整;优化服务贸易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把"服务贸易自由化"等同于对服务业"解除管制"的观点是错误的,把管制政策看成是服务贸易壁垒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政府必须寻求对外降低管制(对外降低服务业进入壁垒)与对内加强管制(规范与完善服务业的市场机制)两者的结合.自由与管制两者在服务贸易中并不冲突.另外,在服务贸易开放过程中,一国政府在对本国服务业进行管制时,应更重视内导向型管制政策对服务贸易所产生的促进效应,这对于服务贸易自由化意义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全球经济竞争重点正从有形商品转向无形商品。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近年来我国的服务贸易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宁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因此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战略选择。与周边城市相比。宁波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五大优势”。为此,应把握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机遇。加快确定更高的目标定位。制订新的发展战略和措施,提高宁波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