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主要包括银监会试点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地方政府推动的农民资金互助社两大类,其中农村资金互助社因监管过严发展缓慢,农民资金互助社因野蛮生长风险频发。本文对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要发挥好主体作用,关键是要解决"钱从何来"的问题。由此,全国各地很多地方出现了新型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建立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必须要按自身的特色来开展工作,特别要注重"五坚持、五防止"。  相似文献   

3.
农村扶贫资金互助组织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处于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步入了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一境况下,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大幅增加。然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却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优劣势和异同点两个角度出发对农村互助资金组织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了详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二者在中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首家资金互助社两周年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农民贷款难等问题,2006年,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紧接着2007年,银监会出台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示范章程》,这为资金互助  相似文献   

6.
合作金融有其发展演化逻辑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形态。本文对合作金融的生发演化逻辑与发展形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个人之间的资金互助是合作金融的萌芽形态,不同形式的合会是合作金融的初级形态,信用合作社为代表的资金互助组织是合作金融的中级形态,信用合作社联盟与合作银行是合作金融发展的高级形态。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水平目前还很低,大力培育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是当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重点。但是,各类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还没有形成适应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特点及发展要求的监管模式,以支撑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银监会系统由于其银行理念惯性和其监管资源局限,不适合作为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监管主体,借鉴国外经验,地方政府部门中的农村经济管理中心经过一定的制度设计与监管赋予权,可以成为更好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监管主体。  相似文献   

7.
合作金融有其发展演化逻辑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形态。本文对合作金融的生发演化逻辑与发展形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个人之间的资金互助是合作金融的萌芽形态,不同形式的合会是合作金融的初级形态,信用合作社为代表的资金互助组织是合作金融的中级形态,信用合作社联盟与合作银行是合作金融发展的高级形态。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水平目前还很低,大力培育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是当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重点。但是,各类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还没有形成适应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特点及发展要求的监管模式,以支撑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银监会系统由于其银行理念惯性和其监管资源局限,不适合作为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监管主体,借鉴国外经验,地方政府部门中的农村经济管理中心经过一定的制度设计与监管赋予权,可以成为更好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监管主体。  相似文献   

8.
考虑约束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组织贷款利率定价的两个因素,即农户个体合理性和农民合作社最大可接受的贷款风险损失比,进而利用农户信用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分析因素差异影响下的贷款利率变化,并结合外部环境对利率的限制进行合理贷款利率的制定。以此改善贷款利率不合理引起农户逆向选择的现状,促进农户进行自发性创收项目,以提高农户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财政》2012,(1):24-25
2006年,安徽省探索财政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的模式,启动贫困村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由政府投入一定的财政扶贫资金,贫困农户自愿配套部分资金,在贫困村(组)内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助组织,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增收脱贫。目前,试点工作已在30个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面推开,形成了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政村为单位和村民组为单位组建互助资金组织等三种模式。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飞传鹤  侯丰  何剑 《时代金融》2014,(27):167-169
在我国广大贫困农村地区,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其脱贫致富的一大瓶颈,没有现代金融服务的支持,"三农"的发展目标就更加难以实现。为了解决农村资本供给问题,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应运而生,而且其贴近农村实际,方便灵活,成本低,有效解决了农民的资金困难。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元江县贫困山区的卡腊村资金互助会的实地考察,对资金互助会的发展持续跟踪研究,发现其互助借款性质、管理层人员组成、借款约束机制及会员借款倾向都各有特点。通过关注元江县卡腊村以资金互助会形式发展合作制金融的实践情况,指出其在营运宗旨、内部控制和资金壮大等方面存在困难,并据此在发展思路、政府作为和银农合作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实践经验来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竞争、增强农民的博弈能力,提高农民社会地位,增加农民收入,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用突出。其目的是解决分散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巨大市场风险,以及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组织方式是从事某项专业生产或经营的农民在自愿基础上的联合,组织形式包括各种形式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等。甘肃省的农民合作经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互助资金组织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中国西部地区新生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本文从优劣势和异同点两个角度出发对农村互助资金组织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了详细比较,重点探讨了二者在中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财农[2013]1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加强和规范中央财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部对《中央财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04〕87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潜在利润——同意一致性"为分析框架,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温州农村资金互助会制度创新进行理论解析。分析发现,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制度创新源于已有的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取的潜在利润,而这些潜在利润的产生与制度环境的变化有关。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制度安排实现了潜在利润,满足了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需求,当事人之间达成了一致性同意,是一种新的帕累托改进。促进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合法化是现阶段一种较优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扶贫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金融组织形式。在文献综述基础上,以江山和龙游两县(市)为样本,对扶贫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制度特征及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扶贫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运转高效、灵活,能够提升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但是也存在着资金仅限于内部循环和潜在信用风险的问题。因此,应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进行创新型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财政支农政策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对接问题,我们赴江西省进行专题调研。通过与省财政厅、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以及永修、上商两县有关部门的同志、部分合作社代表进行座谈,实地考察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了解到江西财政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积极采取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农民合作组织仍面临不少困难,亟待帮助化解。一、江西省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加强和规范中央财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部对《中央财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04]87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四川省财政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并在促进支农项目与农民专合组织对接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了解情况和研究相关政策措施,我们赴四川省开展专题调研,与省、市、县有关部门以及专合组织、农户代表进行座谈,并实地考察了部分项目。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年初,笔者曾经针对农村金融新政偏好村镇银行这一现象,专门撰写了<农村金融新政不应该偏好村镇银行>一文,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想不到一语成谶.2008年竟然成了农村资金互助社失去的一年,村镇银行遍地开花(2008年共有72家村镇银行批准开业,2009年上半年也有6家批准开业),而农村资金互助社仅得到2个试点指标(山东和河北各1个指标,2009年已过去半年,才新增1个),详见图1<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数量对比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服务于县域微型企业和农户的微型金融服务在河北省取得了明显进展,虽然还存在种种问题,但新型资金互助组织和小额贷款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微型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