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者收购盈余管理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永国 《经济经纬》2004,98(2):70-73
在对国外管理者收购盈余管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在已发生的三例管理者收购案例,提出我国管理者收购盈余管理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包括待检验的的各项假设和管理者收购盈余管理引伸的企业定价、信息披露、管理者收购后企业运行效率的检验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四通改制”事件在媒体的披露使管理者收购成功为经济领域的一个热点,通过对管理者收购在我国实施的环境障碍的分析,表达了管理者收购应根据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的逐步完善而相应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浅析管理者收购(MBO)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首先分析了管理者收购(MBO)的具体含义;接着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管理者收购(MBO)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意义;最后,简要指出了管理者收购(MBO)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外管理者收购理论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管理者收购方式在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理论层面的研究也相应表现出见仁见智,特别是在管理者收购的理论假设,管理者收购的检验,管理者收购的持久性等方面,了解和研究管理者收购现象的理论研究前沿,有助于学术界和实业界对MBO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对MBO的选择和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欣沛 《生产力研究》2008,(24):126-128
文章比较了不同的研究者对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激励效用的研究文献,分析了管理层收购与企业经营绩效(operating performance)之间的实证关系研究,大多数研究者认同管理层收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效地激励管理者、提高企业绩效,但是很多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文章还阐述了管理层收购对管理者的激励机制,提出精神激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并讨论了对激励机制的一些影响因素。激励机制的多样性、来自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性质的因素可能是对管理层持股和绩效之间关系的有力解释。  相似文献   

6.
刘岩 《时代经贸》2004,(3):83-85
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者收购”、“管理层收购”或“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融资借贷所获得的资金购买所服务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以及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管理者收购兴起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经济危机和股市泡沫洗礼之后的西方各国,进入80年代以来,其被视为减少公司代理成本和管理者机会风险成本的可行手段而得到迅速发展,到了90年代、MBO又被众多学者、专家视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手段,多数投资者也认为有管理层直接持股的公司更值得信赖。总结西方国家管理者收购支持者的观点,其主要认为,管理者收购之所以流行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价值创造、管理机会主义、税收利益及企业家精神等,其中价值创造是主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孙利 《现代财经》2007,27(4):28-31
管理层收购后,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呈现出与企业剩余控制权紧密结合、与企业的风险紧密结合和与大量债务融资紧密结合的特征。这些特征使管理层收购企业剩余索取权激励与收购前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模型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管理层收购使管理者获取剩余索取权,从而调动了工作积极性;(2)管理层收购企业全部股权比收购部分股权更能调动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3)即使管理层不能收购企业全部股权,也比资本雇佣劳动框架下获取的激励更能调动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华立版的MBO     
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卖给非国有企业和个人,这叫产权制度改革。卖给本企业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叫外部个人收购;卖给本企业的管理者,叫管理者收购,通称为MBO。MBO,即管理者收购,英文全称为ManagementBuy-outs,是流行于欧美国家七八十年代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在MBO中,企业管理者是通过外部融资机构帮助,收购所在企业的股权,从而完成从单纯的管理人到股东的转变。三次改制九步收购华立集团作为一个集体所有制企业,通过三次改制,彻底实现了经营者对企业的收购。华立集团的前两次改制可以归纳为六步曲:第一步,职工入股485万…  相似文献   

9.
胡振波  吴峥 《当代经济》2002,(10):26-26
MBO(ManagementBuy-outs,即“管理者收购”或“经理收购”、“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行为。通过收购,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管  相似文献   

10.
齐莉 《经济论坛》2004,(24):49-49
MBO(Management Buyout)直译为“管理者收购”,又称“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达到收购、重组本公司目的的一种行为。本文在分析支持与反对MBO两种言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我国国企改革应用MBO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谢晋 《当代经济》2003,(4):52-53
MBO英文ManaSementBuy—outs的缩写,意思为管理者收购或管理层收购,是20世纪70—80年代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主要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或资产,从而改变其公司股东结构、资产结构和控制权结构,完成由单纯的企业管理者到股东的转变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12.
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方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利光 《经济论坛》2003,(13):69-70
一、前言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s简称MBO)是杠杆收购的一种。杠杆收购是一种利用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以达到控制、重组目标公司的目的并从中获得超过正常收益回报的有效金融工具。组织杠杆收购的投资者有许多种,而当杠杆收购的主体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时,杠杆收购就演变成了管理层收购(MBO)。MBO即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一般说来MBO具有以下特点:1.MBO的目标公司…  相似文献   

13.
MBO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MBO的产生及其发展 所谓MBO即管理者收购。是英文Management Buy-out的缩写,意为经理层出资收购本企业。其主要含义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借助于外部融资机构收购本企业的股份,从而改变本企业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及资产结构,完成从单纯的企业管理人员到股东的转变,从而达到重组本企业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它是杠杆收购的一种,它的收购目标主要是针对成长前景广阔和管理潜力较大的企业。  相似文献   

14.
MBO即管理者收购,它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通过收购,企业经营者的身份由单一的经营者变为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双重身份。MBO是LBO(杠杆收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管理者动机与并购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1999~2002年发生于沪、深A股市场的56起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管理者代理动机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些实证检验。实证结论表明.并购给收购公司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损失.而对目标公司股东的财富影响不显著;并购前管理者能力好的收购公司或现金流量充足的收购公司,其并购绩效更差,研究结果支持自大假说和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也为收购高成长的目标公司使得收购公司股东受损的假设提供了弱的证据;但实证研究没有发现多元化导致较差的并购绩效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廖理  霍玲 《经济学动态》2006,(9):05-108
管理层收购(MBO)指的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资本或股权交换及其他产权交易手段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早期的管理层收购实际上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管理层通过向专业的杠杆收购机构融资购买原有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使上市公司私有化。它通常伴随着大量的债务,股权集中于管理者和金融机构(Thompson et al.,1992)。大量研究表明,管理层收购对于股东财富、债权人财富以及公司财富(即公司业绩)各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企业兼并的新手段──MBO所谓MBO,即管理者控股收购──ManagementBuyout的英文缩写。它是指企业管理者通过兼并交易直接参股,并占有相当一部分股权。管理者集团一般由企业各职能部门的高级职员组成。收购完成后,他们拥有独立企业相当比例甚至全...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管理层收购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s,MBO)实际上是杠杆收购的一种。杠杆收购作为一种通用的公司重组形式,通常由一个小集团的投资者用借款或其它融资方式,收购一家公众持股公司的全部股票或资产。如果买方集团的主要成员是被收购公司的主要管理者且在收购的实施过程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就是所谓的"管理层收购"。美国是实施管理层收购较早的国家,有许多成熟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本文将做适当对比。  相似文献   

19.
我国MBO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洁 《经济论坛》2004,(4):62-63
所谓MB0即Management Buyout,译为“管理层收购”或者“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利用借贷融资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股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的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20.
朱玉林 《经济师》2004,(11):86-86,88
文章从管理者 (MBO)的产生背景、经济学涵义、适用范围、其融资安排、定价等方面对管理者收购 (MBO)作了较为全面的剖析 ,并在讨论过程中对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MBO ,与国外意义上的MBO作了相应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