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斯密认为绝对地租是自然力生产的,李嘉图等同了价值和自然价格,便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马克思说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比工业多年生产的剩余价值便转化为绝对地租,他并说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不较低时,取代原来的绝对地租的地租如何决定;考茨基对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表示怀疑,并认为农业资本周转时间较长抵消了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作用;杨学成认为绝对地租原来只是劣等地才有的,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中等地和优等地也有了。为了统一地解决非农用地的绝对地租和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不优于社会资本平均构成时的绝对地租问题,他提出了绝对地租来源和形成新解;这些都是可以商榷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高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条件下,绝对地租的来源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意见认为,绝对地租来源于农产品的垄断价格(以下称“垄断价格论”)。他们引用马克思的这种地租“来自市场价格超过价值和生产价格的余额,简单地说,只能来自产品的垄断价格”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63页)的论断,作为自己的论据,另一种竞见认为,绝对地租是从农业  相似文献   

3.
略论绝对地租消失的经济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根据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资本主义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的余额,是农业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产生的根本条件,而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则是产生绝对地租的原因。从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和原因本身,就已经清楚地说明了绝对地租消失的原因和经济条件: (1)“凡是土地私有制(事实上或法律上)不存在的地方,就不支付绝对地租。” (2)“如果农业资本的平均构成等于或高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构成,那末,上述意义上的绝对地租,……就会消失。”由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凡是土地都必须交付地租,否则便不能耕作,因此似乎可以认为只要土地私有权的垄断这个产生绝对地租的根本原因存在,绝对地租便不会消失。但是,  相似文献   

4.
<正> 《经济研究》1983年第9期刊登的李慧中同志的《也谈绝对地租和垄断价格》一文,认为资本主义农业绝对地租来自垄断价格。此见不敢苟同。李文认为:“农产品高于生产价格或高于价值出售的两种情况,都是垄断价格。”并且引证马克思《资本论》中“绝对地租的先决条件或者是产品价值超过它的生产价格以上的已经实现了的余额,或者是超过产品价值的垄断价格”的论述,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这是对马克思著作的误解。马克思这段话的意思十分清楚,是在说明绝对地租有两个来源:一是农产品价格超过它的生产价格但没有超过它的价值的余额,一是超过产品价值部分,即马克思称之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将在劳动价值论和生产价格论的基础上,阐明包括所有产业部门和商业部门在内的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存在的条件、来源及其量的规定,依次揭示生产价格向垄断生产价格、垄断足够价格以及垄断足够出厂价和垄断足够差价的转化,从而揭示出生产价格的进一步变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并提出一种与目前流行观点不同的有关社会主义地租和价格形成基础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价值转形是劳动价值论中的核心问题.从鲍特凯维兹起,几乎所有研究价值转形问题的经济学家,在他们提出的各种价值转形模型中,都没有考虑固定资本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本文在不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条件下,讨论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影响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提出相应的价值转形模型.证明在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影响的条件下,价值决定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与价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完全相同.在价值转形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不变.本文解答马克思提出的著名的"两个相等"在什么范围内成立,并通过一个例题说明价值转形的计算. 心问题.从鲍特凯维兹起,几乎所有研究价值转形问题的经济学家,在他们提出的各种价值转形模型中,都没有考虑固定资本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本文在不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条件下,讨论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影响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提出相应的价值转形模型.证明在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影响的务件下,价值决定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与价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完全相同.在价值转形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不变.本文解答马克思提出的著名的"两个相等"在什么范围内成立,并通过一个 题说明价值  相似文献   

7.
与利息作为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一样,绝对地租也类似于土地所有权的特殊"利息"。使用土地不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绝对地租,是违背土地所有权规律和价值规律的。绝对地租是级差地租的基础与平台载体。绝对地租的存在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并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绝对地租来源于利润平均化前的扣除。扣除的价值实体构成部分的不同,形成绝对地租Ⅰ和绝对地租Ⅱ。  相似文献   

8.
价值之所以转化为生产价格,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对利润的平等追求权利。其前提是不同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差别、不同部门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别,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冯金华教授的生产价格体系中既没有资本有机构成的考察,也没有资本周转速度的考察,更没有利润率平均化的分析,因此,冯金华教授根本就没有真正进入转形问题研究的科学领域。纵观经济思想史上关于转形问题讨论中经济学家的各种观点,我们还是很容易得出如下的结论:如果不是就总量关系来看,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差别还是存在的。凡是对经济思想史有一些常识的人,都不会对转形问题采取将生产价格和价值直接等同的轻率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9.
<正> 一个似是而非的矛盾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绝对地租的理论,是从农业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有机构成,从而农产品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出发的。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农业有机构成接近或高于工业有机构成,还是仍然有一段差距,这是学术界正在进行争论,需要根据大量的实际数据来进行研究的问题。但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有机构成将会出现与工业有机构成相等的趋势。假定在上述有机构成完全相等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是继续存在还是完全消失,这是国内外学术界正在热烈争论的问题。不管是主张“完全消失”还是主张“继续存在”的同志,都从马克思著作中找到有关论述作为根据。如何  相似文献   

10.
王莉 《经济纵横》1992,(9):40-45
<正>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是根据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原则确定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土地租赁行为.那么,土地使用者按年按面积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的土地使用费都包括哪些要素,现实中土地使用费的征收中存在哪些问题?本文根据马克思的土地价格理论,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对上述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城市土地使用费的理论构成及其量的确定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还存在着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存在着绝对地租和级差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认为,土地所有权与土地经营权的分离是地租产生的前提,地租是农业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地租分为绝对地租、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又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本文用马克思的观点解读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地租及各种地租存在的原因、条件都成立,农村集体组织可以拿到绝对地租及级差地租I,农民应该拿到级差地租II,但在农地流转、征地补偿中,级差地租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的实现问题,所以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解读我国农民收益的分配问题,对农民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嘉图否认普遍危机,是由于认为生产等于消费,根源是信奉斯密教条;他混淆利润、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原因是缺乏抽象力而将自由竞争中形成的平均利润看成是剩余价值,以及对斯密的批判不彻底;他否认绝对地租,是由于他认为如果承认绝对地租,就会得出自然因素创造价值,地租的实体是土地的纯产品的结论;他不提原料的原因,是他的资本理论有缺陷和劳动价值理论不彻底。  相似文献   

13.
<正> 绝对地租问题是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经济学中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绝对地租这一经济范畴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否还存在?对于这个问题,经济学界一种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农业中绝对地租已经消失。他们的理由主要是:(1)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经接近或赶上了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绝对地租失去了存在的前提;(2)一些国家目前约有2/3以上的农户实行了土地占有者与农业生产者合为一体的生产形式,因而大部分农户已不需要支付绝对地租。我认为用这两条理由来说明绝对地租已经消失,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不仅是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锐利武器,而且对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试图根据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级差土地收入存在的条件,以及级差土地收入的分配同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关系问题。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是土地产品价格上涨推动的通货膨胀,是土地产品价值上升的结果,是土地产品价值实现的要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下,尽管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价格传导机制是不同的,其基本内容都是剩余产品在初次分配中向土地所有者的倾斜。因此,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治理,核心不在于消灭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本身,而在于缓解收入分配带来的社会阵痛。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在投机资本的影响下往往呈现复合式发展的特征。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研究的新视角,为政府宏观调控应对土地产品价格上涨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城市用地的费用偿付及共计算方法问题。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城市土地的使用不论好坏,都一律要征收绝对地租,并按照土地的级差性收取级差地租。作者还认为,在计算城市土地使用费中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时,不能以解放初期的地价为根据,而应以真正的农业地租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资本转嫁假说明确了成本的构成,以此设立相关参数,对商品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展开进一步推理分析,拟构建出一个级地租模型,并从整体和局部角度分别对多级地租和单级地租的模型进行研究,通过三级地租特例考察,间接证明模型的部分合理性和现实意义。最后,通过对地租不等价交换实质等问题进行讨论,进一步加深级地租模型的理论深度,表达了对地租所代表的所有权法则的抨击和赞美。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依据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假定条件构建地租理论基本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现时代经济发展变化的实际拓展了这一理论的基本假定条件,即将劳动主观条件的变化引入地租理论模型,考察了技术进步对劳动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同时发生作用这一内涵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对地租理论模型的影响。文章还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引入虚拟价值的范畴,并在新假定条件下重新构建了地租理论模型,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地租理论。最后,文章根据这一新的理论模型,对人类有效使用土地自然资源和维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为我国房地产经济有序健康发展、以及政府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正> 卫兴华同志在《经济研究》1982年第4期写的《绝对地租和垄断价格》一文,探讨了当代资本主义农业绝对地租的问题。其中关于农业的发展并不是永远落后于工业的见解,关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土地私有权垄断即使是劣等地也总要支付地租的见解,以及这种地租因为与原来意义的绝对地租产生于同一个原因可继续称之为绝对地租的见解,我认为都是正确的。但他对于这种绝对地租的来源问题的看法和对马克思关于这一问题的一些论述的理解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在《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地租量的确定在文字叙述上有所差别。据此,国内外均有学者认为《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论》中地租量的确定是相互矛盾的。本文讨论马克思关于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量的确定,得出结论:《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论》中地租量的确定是一致的,其文字表述上的差别是由这两部著作中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叙述次序的区别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