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从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到人民利益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到人民利益标准如一条主线贯穿邓小平理论的始终,是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关键。坚持实践标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力标准是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表现,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人民利益标准是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综合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2.
该文认为,在邓小平价值观中.人民利益标准、生产力标准和实战标准是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它们相互规定、相互贯通,是一个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深刘理解三条标准的内在联系,时于正确理解和实战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邓小平价值观中,人民利益标准、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标准,它们依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根本价值手段及探索和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根本途径,分别是社会主义最高价值标准、根本价值标准和终极评价标准。全面理解这三条标准及其联系,是我们正确把握邓小平价值观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真理观以应用为特色。在真理标准运用上。始终坚持用实践标准来检验认识的是非,并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群众观点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在具体真理运用上,特别注意全面性、过程性和条件性;在应用真理和发展真理上,揭示了真理应用重在实现真理的价值,发展真理重在探求新的真理,它们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怎样搞好社会主义,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寻求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搞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理论与实践也说明搞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公有制,搞社会主义必须抓好三个主要环节,一是快速发展生产力,二是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建立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搞好社会主义的这三个环节的实践中推进的。同时要把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和重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自觉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标志着中国发展指导思想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涵义.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积极推进政府改革,把增进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从非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从非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从不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从片面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全面型经济发展方式;从投入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形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展望市场经济大省浙江——不可思议她的县域经济,同样缺乏银行业的有效支撑。剖析这一现象的成因,谋划政策的取向,不仅对推动我国东部经济、长三角新一轮发展,具有标本意义。对带动全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升级,寻求突破,其积极作用也是值得肯定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为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成长质量,是我国经济发展长远而又艰巨的任务。鉴于此,促进县域经济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无论就当前与今后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以浙西常山为例,从加强银行服务的角度,探讨促进县域经济提速的途径,为保持我国经济全局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在不同时期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的宏观政策标准 ,即“实践标准” ,“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本文探讨 3个标准的发展过程及内在的联系 :实践标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 ,生产力标准是对实践标准的量化 ,人民利益标准解决了生产力标准的度的问题。同时 ,人民利益标准实现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出发点与归宿的完满统一。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的时代价值指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价值分析的角度研究低碳经济,有助于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和提高发展质量,低碳经济发展动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低碳经济内在本质体现了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低碳经济终极目的体现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重价值和谐统一的价值诉求;低碳经济发展变革体现了提升生态文明的价值旨要。  相似文献   

1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的一切工作,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生产力及生产力标准。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包括质与量两个方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从质与量两个方面认识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首先要提高生产力的质,主要是生产力三方面基本要素的质;要重视生产力量的多元化,核心是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不能只注重GDP总量及增长率。生产力标准有其相对性,生产力发展最终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改革的成果必须惠及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首要地位越来越明显。进入21世纪,一个国家要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以,必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以此促进先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要理解《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首先涉及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反映的是分工协作下的劳动者和自然的关系,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利益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版序言中对研究对象的表述和三卷《资本论》中从不同角度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分析,得出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论。这样的理解对于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创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完整的价值评判体系,具有深刻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把握生产力发展的尺度的同时,把握好人的发展的尺度.要从经济发展、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以及人际关系建设等方面,积极创造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服务业尤其是与制造业紧密相联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既是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对沈阳市的实证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改变以前重制造、轻服务的发展思路,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定位提高到与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等战略高度,形成服务业与制造业均衡协调发展的新理念。要采取创新的政策和制度、创新的管理和服务,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货币贬值、"钱不抵钱"也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货币贬值、"钱不抵钱"有更深层的本质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断积累本身有个内在的释放和放大效应;二是固定资产的价值部分实际上始终处于流动过程中,整个社会积累起来的不动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三是劳动力的价值也即人的价值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增殖;四是往年劳动价值的不断积累需要在新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得到充分反映;五是创新增加的价值需要相应增加到整个经济的计量考核指标体系当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沈阳经济区2003、2008年和2010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和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分析了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财政政策角度探讨了财政政策取向,认为应从加快生产型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调节收入分配,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推动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创新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能源绩效,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关于重新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问题上,笔者一贯主张应该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在当前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要做到既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的基本原理,又结合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来创造性地发展这一科学理论,必须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准确区分价值的创造与财富的创造;二是准确区分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三是准确扩展生产劳动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本质论蕴含着"人"的解放与发展的深刻内涵。人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主体,解放、发展生产力是人解放与发展的物质前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人自由、平等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的归宿,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与生产力的性质、水平、特点密切相关。工具是生产力性质与水平的标志。人们的认识与能力是工具更替与进步的决定因素。工具发展与进步的递进性和不可逾越性决定了生产力,从而生产关系、经济方式与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进步的递进性和不可逾越性。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必须客观、科学把握的重要问题,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