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传统财务目标的主要模式 1.第一种目标模式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模式。企业经理应当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在这一目标模式下,企业接受的所有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均应高于资本成本。股东财富包括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两部分,单纯要求股利最大化,则会引起过度的利润分配,公司的财富成长就会受到限制。在考虑股东财富增长率时,经理更愿意保留企业的盈余并利用财务杠杆来增加股东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国家公司治理水平与跨境并购目标企业收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收购方所处国家的公司治理水平对跨境并购目标企业收益的影响.数据显示,收购方所处国家对股东权利保护的程度与目标企业宣告期收益显著正相关,而其他指标,如法律起源、债权人权利、会计准则和执法效力则对目标企业的宣告期收益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财务管理理论,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而非上市公司则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财务管理的目标。两者的本质是一致的,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显然是一大进步,它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及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4.
姜玉梅  邱泽龙 《财经科学》2003,6(6):110-113
公司收购过程是一个多方力量博弈的过程,围绕着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展开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在这场错综复杂的争夺战中,往往存在诸多的不公平,使众多利益主体的利益受到损害,如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公司雇员及其他利益相关。因此,为保护公司收购中有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有必要规定目标公司控股股东在公司收购过程中负有信义义务。本在界定目标公司控股股东的基础上,分析控股股东在公司中所负义务的法律基础,进而分析出控股股东在公司收购过程中所负义务的具体内容,并分析了违反该种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并购绩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国外许多学者采用市场研究方法和财务指标方法来研究并购前后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股价的变化,大多数研究都表明并购重组能为目标公司股东带来丰厚的收益。Sehwert(1996)研究了1975-1991年间1814个并购事件,发现目标公司股东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为35%。但是,麦肯锡曾对英、美两国1972-1983年间116项并购案例做过统计,其中23%的企业获得了效益,61%的企业并购失败,16%的企业成败未定。  相似文献   

6.
廉颇  王春梅 《经济师》2009,(2):137-138
公司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实际是控股股东对其他股东利益的侵占。文章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控制权私有收益,并且其平均水平为45.76%。研究结果还表明,股权转让规模与控制权收益负相关,资产管理效率与控制权收益负相关。抑制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于公司治理及资本市场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而抑制控制权收益可以从法律和公司治理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现有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文献表明,公司的控股股东一般会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从中获取种种隐性收益。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交易中,控股股份与非控股股份在转让价格上的差异,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隐性收益进行定量分析。本文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隐性收益水平约为流通股市价的4%,相当于非控股股东的非流通股转让价格的28%。研究还表明,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越强,则公司控制权的隐性收益便越高;而公司流通股规模越大,则公司控制权的隐性收益便越低。同时,公司负债并不能成为约束大股东掠夺行为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公司治理的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实际上形成了这样一个悖论,即控股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是公司治理绩效改善的必要代价。对此,本文基于企业融资合约的性质解读这个悖论,并指出股权结构的形成实际上只是要素所有者机会主义强度的一种均衡。因此,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收益是没有任何存在理由的,我们必须加强对控股股东控制权收益的监督,以确保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进行分析,指出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呈现出向控股股东高度集中的状况,这种状况使得“三权”分立-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弱化。其结果是大股东以损害其他股东和上市公司利益来追求其控制权收益的动机得到加强,公司行为被据曲。因此,应对公司权力机关的重新构造,从而达到对公司控制权结构的优化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梁杰  王文博  姚青云 《经济论坛》2005,(24):110-112
一、问题的提出 股利政策作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三大政策之一,是公司在利润再投资与回报投资者两者之间的一种权衡,它不仅关系到股东的现期收益与公司的未来发展和不同股东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而且也关系到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而股利政策是分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时所要考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股利政策作为企业的核心财务问题之一,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因为股利的发放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如果支付较高的股利,一方面可使股东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还会引起公司股票市价上升。但是过高的股利,将使公司留存利润减少,或者影响公司未来发展,或者因举债、增发新股而增加资本成本,最终影响公司未来收益。而较低的股利,虽然使公司有较多的发展资金,但与公司股东的愿望相违背。致使股票价格下降,公司形象受损。因此对股利政策的各方面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拟就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效应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要求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防范财务危机,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决策。财务管理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量最大化和投资经营活动收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公司目标。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看法认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关键是通过法律监管,而在介业从传统的“单边治理”转向“共同治理”中,此时,共同治理逻辑与股东之上主义逻辑的本质差异在于公司的目标是为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服务,而不仅仅只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是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缔结的“契约网”,各利益相关者或在公司中投入物质资本或投入人力资本,目的是获取单个产权主体无法获得的合作收益,而作为每一利益相关者,又具有自利的本性,为了达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必然会非常关心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会计信息,在此过程中,每一利益相关者为了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必然会有操纵会计信息的动机,但也有监督会计信息的动机,如何将每一利益相关者操纵会计信息的动机转化为监督会计信息的动机,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生态。本文着重对利益相关者的会计操纵行为和会计监督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概论 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方式包括长期借款、发行债券、留存收益和发行普通股股票等,随着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发展,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职工持股、期权激励等措施的实施,企业开始理解和重视股权资本成本的概念。同时,由于企业的股东关注所持有股票的市场价值,也对企业的经理层提出价值增长的要求,公司经营行为逐步发生转变,从规模导向转为价值导向,以实现股东价值的增长和价值的最大化为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控制权收益与超控制权收益——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燕  熊胜绪 《经济与管理》2010,24(8):74-78,92
多数文献将控制权收益定性为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是一种掏空公司的行为。从企业能力理论视角来说,控股股东是基于其独特的组织资源和能力获取控制权收益,这种收益具有合理性,它是对控制性股东卓越组织能力的回报以及在组织过程中对控制权成本的补偿。而超控制权收益则是控股股东组织能力之外的滥用权力和钻法律漏洞所获得的一种非生产性回报,不具有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表现为对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侵害和掠夺。对控股股东侵害的规制,应在保护其合理控制权收益的基础上遏制其超控制权收益。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产生的根源与间接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民 《现代财经》2005,25(7):8-12
论文应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行为进行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是产生非公平交易的根源,信息不对称、中小股东的不参与行为和政府监督部门监督不力是导致非公平关联交易产生的间接原因。政府应该明确规定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方式、聘请中介机构公正审计会计信息,保证公司的所有股东获得其合法收益。  相似文献   

17.
经理股票期权的定量分析和实施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所谓的经理股票期权(ExecutiveStockOptions),是指公司的所有者授予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经理人)的一种选择权,允许他们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合同签订时的预定价格(称为执行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本企业普通股。这种权利不能转让,但经理人有权在一定的时期后将所购入的股票在市场上出售。这样,期权执行日股票价格与执行价格之间的差价就构成了经理人的收益。而股票价格是公司价值的体现,是公司未来收益的贴现,于是,经理人的个人收益就与公司的未来发展紧密相关,公司价值最大化成为股东和经理人的共同目标。目前经理股票…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上市公司在6年多的发展历程中,利用发行新股和配股筹资近百亿元。但在筹资管理中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典型地表现为大多数公司过多地利用股票筹资,少数公司的负债率过高。不合理的资本结构直接影响股东的收益水平,为此,上市公司必须科学地进行筹资管理,不断优化资本结构,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利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本文通过模型推导和实证分析探讨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利益分配状况,结果发现,在完成股改的公司中,大部分样本公司的两类股东在股改中获得增量收益、实现“双赢”;在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均获得增量收益的公司中,股改的增量收益未能在两类股东间均分;非流通股比重、公司业绩、公司成长性、非流通股转成流通股份额是影响上市公司股改实际对价水平的重要因素,而流通性溢价、流通股东认可程度和非流通股转成流通股期限等因素未能在实际对价水平的确定上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各国公司股权结构的普遍特征已是高度集中或相对集中。股权集中下呈现的股东异质性特征导致了小股东和控制股东间、全体股东与管理层间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文章借用拉丰激励理论中的2×2模型,分析了在双重委托代理情形下,作为委托人的控股股东和小股东资产的数量特征和侵占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全体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如果所有委托人有充分的资产保障代理人收益的实现,二者之间的最优契约依然可以实施;然而在小股东与控制股东之间,用于小股东资产在数量上的局限,导致代理人不能收到足够多的控制权收益以补偿他所付出的控制权成本,因而将以侵占方式行使内部控制权攫取大量的超额控制权收益,导致小股东遭受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