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人本管理:"争天下者,必先争人" 哈佛商学院在研究"影响美国企业发展业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的课题后,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特定的企业文化影响了公司的业绩.海尔、联想的企业运作案例分别被哈佛商学院和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研究并选作教材,正是由于海尔和联想在企业管理中树起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理念,才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作艰难的嬗变上,呈现出一些新现象,值得我们从多方面去认识与思考。一是在整体发展模式上的"海尔"热现象。1998年3月25日,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以"海尔文化使被兼并企业扭亏为盈的成功实践"为授课基调内容,登上美国的哈佛讲坛,标志着在中国竞争最激烈的家电产业已日渐走向成熟,以海尔、长虹、联想、春兰等为代表的优秀企业群正在神州大地茁壮地成长起来。他们在运营、管理、文化等许多方面,第一次以集中、整合的形态,向世人显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  相似文献   

3.
日前,今日集团总裁何伯权应邀到伦敦商学院向96位来自全球各地的跨国公司的总裁、首席执行官等高层管理人员讲述“今日”人选哈佛的教学案例,这是继“海尔”、“联想”之后,又一个人选哈佛教案的中国企业。哈佛的案例教学在全世界盛名远播,其对社会公开的案例课程每年举办一至二次,每次无不吸引全球众多的商界精英远道而来。何伯权作为此次公开课程13位主讲人中的首位主讲人,主要讲述今日集团如何靠自我投资飞速发展,创业10年来销售收人连年以30%以上速度增长的传奇故事。“今日”在中国企业中的数个第一也吸引了哈佛教授苛刻的目光…  相似文献   

4.
联想“企业策略”入选美国哈佛商学院MBA课程案例。2001年4月12日,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在哈佛MBA授课现场,就联想案例分析课程进行点评。他认为“案例”忽略了联想更有价值的机制和文化建设,仅仅选择了表层的销售、研发等等进行研究。他解释说,企业管理有三个层面,最上端的“屋顶”部分是运行层面。中间部分是管理流程。最底层的“地基”部分是企业机制和企业文化层面。  相似文献   

5.
当美国惠而普、日本松下、德国西门子等世界家电巨头不远万里到中国设厂时,他们都对自己的第一目标直言不讳:打败海尔。同是这些全球企业界的"重量级选手",又一致对海尔的管理大加赞赏,以致于瑞典的伊莱克斯公司公开宣布要向海尔学习。海尔集团所在的青岛市,中共青岛市委和市政府将海尔的管理经验引入市级机关,把一个企业的管理经验延伸到政府机关,这在中国实属罕见。青岛市政府的一位官员说,对照海尔的经验可以在很多方面看到我们的差距,将其管理引进机关至少可形成如下新的观念:参照海尔工作质量的创新思路,机关应树立"工作质量不高就等于没做工作"的观念;参照海尔"只有淡季的产品,没有淡季的市场"的创新思路,机关要树立"只有落后的领导观念,没有落后的群众意愿"的意识;参照海尔"日产日清,日清日高"的工作法,机关要提出"机关的一天等于基层的100天"的口号。海尔集团日益显示出其管理文化的魅力。今年3月,海尔集团的管理文化走进哈佛课堂。该集团以其企业文化盘活兼并亏损企业的成功经验,成为载入哈佛案例的第一个中国企业,总裁张瑞敏成为登上哈佛讲坛的第一位中国企业家。研究海尔案例并主持张瑞敏在哈佛讲学的佩恩教授说:"之所以选择海尔,是因为我看到海尔不仅学习了西方的管  相似文献   

6.
1998年,登上讲坛的第一位中国企业家张瑞敏为哈佛留下一个经典案例,尔后海尔大规模发展,迅速国际化,成长为一个电器行业的国际著名品牌……2001年,联想柳传志赴美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联想成为哈佛商学院的一个研究案例,尔后联想加速国际化,直至2004年年底并购IBM的PC业务……2004年,赴哈佛讲学归来的新经济地产领军人物许为平又将为我们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7.
张瑞敏和他的“海尔文化”一起走进美国哈佛大学的新闻,在中国的理论界、企业界引起轰动。日前在广州举办的21世纪发展趋势海尔冰箱精品展,我们看到了这位中国企业家登上哈佛讲坛的第一人。这位身高1.80米的忠厚山东大汉正在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布置展览现场。我们的采访自然从“海尔文化走进哈佛课堂”开始。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企业得益于成功的企业文化。所有成功的企业必然有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一套合适的企业文化就是一种力量,一种能够使人衷心认同的价值观和使命感,能够创造一个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它是确保企业经营业绩不断提高,推动公司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文化并非一纸空文,而是在多年的成长磨砺中逐渐凝结积淀起来的企业精神。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的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传入中国并被各界所关注。由于海尔公司把令人瞩目的业绩提升归结为"文化先行"和"理念先行",使企业文化的概念开始被接受和传播。之后经过"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与CIS"的轮番讨论,使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独立地位终于得到了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的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传人中国并被各界所关注.由于海尔公司把令人瞩目的业绩提升归结为"文化先行"和"理念先行",使企业文化的概念开始被接受和传播.之后经过"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与CIS"的轮番讨论,使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独立地位终于得到了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1.
去年夏天,久负盛名的《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教授瓦伦·本尼斯、和杰姆·斯图尔的文章《别选错CEO》,文中描述了一个被他们称为“CEO动荡”的现象。该文称,公司CEO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换。文章发表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这一更换速率更是大幅上升:根据CGC的数据,今年2月,有119位美国大公司的CEO离开其职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7%。而2000年下半年的CEO的离职率比上半年增加了40%。随着美国经济发展继续减速,将会有更多的CED卷入其中。不断上升的CEO离职率在dotcom公司中尤为显眼———…  相似文献   

12.
内地企业长期在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下营运,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和积累之后,似乎在一夜之间冲上了海外并购的潮头——由TCL和联想的大胆之举激起的舆论热潮,在中海油和海尔的竞争性并购中达到了沸点;随着中海油和海尔退出并购、TCL并购业务的巨额亏损,以及联想并购后的首个季度业绩出炉,一切都开始退潮,国际并购被有意无意掩盖的本来面目开始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3.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象IBM一样对世界产业和人类生活方式带来和将要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评价IBM。这恐怕是对一个企业的最高评价了。探究IBM成功的原因,关心和积极帮助员工的个人成长,并把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员工与公司一起成长,应该是IBM成功的真正奥秘。IBM是这样,世界500强企业无一例外也是这样,甚至其中许多公司把“企业、员工一同成长”列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并融入自己的企业文化当中,使其固化、沉淀,永久保留下来。在我国,有远见的企业家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海尔…  相似文献   

14.
近来,在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企业文化热”不断升温,而“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进入哈佛课堂,更显示了中国企业文化的独特魅力。但是,当我们透过这热闹的景象与成功个案,对我国目前的企业文化进行冷静理性的审视与思考,就会发现,在热闹后有冷清,成功后有危机,企业文化建设中“务虚”现象的存在,制约了其健康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和克服这一现象,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方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哈佛大学博士帕拉汉德与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能力》(曾获“麦金塞”管理优秀论文奖)一文及其在以后的几年里连续发表了多篇文章,引起强烈反响,逐步掀起了研究“企业核心能力”的新高潮。帕拉汉德与哈默,被誉为继波特“产业结构分析”理论之后,开拓新天地的新一代企业战略管理大师。  相似文献   

16.
EVA提供了一种公司内部治理的新模式企业业绩评价对企业的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宜的业绩评价指标可以引导企业与员工的行为,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针对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缺陷,人们开始研究使用其它的业绩评价方法,其中,最具影响的就是美国思腾思特公司(SternStewart&Co,)1989年提出的经济附加值(EVA)概念。与会计利润不同,  相似文献   

17.
据说某次俞敏洪去美国,刚走进纽约中国城的一家餐馆时,仅有的正在就餐的三个中国人都站了起来:“是俞老师吗?” 还有人说,在美国哈佛和耶鲁的中国留学生中,他的号召力超过了中国的任何一位大学校长。 这些轶闻当然无法核实,但他一手创办的新东方学校,在中国英语教育界,确是名闻遐迩。  相似文献   

18.
调整与布局     
刚刚发生的一件事吸引了经济界和科技界所有观察家的眼球,甚至连TCL收购汤姆逊彩电和阿尔卡特手机,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海尔收购美泰电器这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都失去了光彩。它就是,6月27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出价185亿美元现金,要竞购美国最大的优尼科石油公司。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界有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著名的企业领导人纷纷到长江商学院、中欧商学院或北大、清华的经管学院求学,海尔这样的优秀企业则以成为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为荣。相反,在美国,在欧洲,商学院的教授们和学生们却大都拜倒在著名企业领导人的脚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崇拜金字塔,顶端是发达国家的著名  相似文献   

20.
吴清 《首都经济》2004,(9):56-57
1991年哈佛商学院的罗伯特.S.卡普兰(哈佛商学院的领导力开发课程教授)和诺朗诺顿研究所所长大卫.P.诺顿(复兴全球战略集团创始人兼总裁)经过为期一年对在绩效测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12家公司的研究后,发展出一种全新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即“平衡记分卡”,并发表于1992年1/2月号的《哈佛商业评论》中。从此,平衡记分卡(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