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信息产业的经济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产业的市场表现与传统产业不同。本文从卖方规模经济、买方规模经济、用户锁定和标准控制四个方面探讨了信息产业的经济特征,以找出导致两者之间差异的一些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利用详实的数据资料,分析了江苏省外向型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外向型经济总量规模和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以及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行业及地缘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无论在对外贸易、引进外资,还是在国际旅游创汇方面,不仅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也大大落后于西部地区。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征,立足发现问题,挖掘潜力,借鉴东、中部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探寻甘肃外向型经济实施赶超型战略和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利用详实的数据资料,分析了江苏省外向型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外向型经济总量规模和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以及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行业及地缘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5.
县域是以县为单元的地理空间,而县域经济则是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经济。长期以来,甘肃省的县域经济主体实质上就是农村的自然经济。由于省域经济基础薄弱、投入有限、产业带动能力不强、资源匮乏等多元因素影响,甘肃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壮大。论文系统分析了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特征,旨在厘清甘肃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今后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疆2019年的旅游经济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测算新疆14个地州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借助结构洞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和凝聚子群分析,对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新疆14个地州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整体旅游经济网络愈加紧密;南北疆结构洞水平差距较大,北疆各地州结构洞水平远高于南疆各地州;新疆旅游经济网络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分区,核心区位于北疆地区,从北疆到南疆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过渡;新疆内部凝聚为6个地州组合,“乌昌伊”组合凝聚水平最高,“克州—和田”组合凝聚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7.
异质性生产率、产品质量与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产率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企业间所存在的主要异质性,基于生产率构建的新新贸易理论是目前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最新前沿,而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却得出了"生产率悖论"的结论。本文将主要分析造成这种违背经典理论经验研究的主要原因,首先,重新设定企业异质性,即在生产率外再引入产品质量异质性来重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可以看出,仅仅利用企业产量而忽视产品质量计算的生产率可能会得出"生产率悖论",从而"生产率悖论"很可能只是一个计算问题;接着利用最新的2005~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检验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存在性,检验认为大部分行业的确存在"生产率悖论"。 相似文献
8.
9.
甘肃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区域间自然条件、区位因素、经济基础、制度环境等差异,导致区域间的经济差异日益增大.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适度的经济差异有利于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的空间转移,但过大的区域经济差距不仅会导致区域间的经济冲突,弱化区域已经形成的分工和合作,而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将形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经济欠发达的甘肃来说,解决缩小区域经济差距问题显得极其重要.本文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研究,分析甘肃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10.
11.
经济复苏与东亚五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东亚五受灾国复苏过程中取得的成就进行特征分析,并结合五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表现,阐明了东亚五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经过检验,本文认为,五国复苏过程并非完全依赖于外部环境,东亚五国危机前的增长因素同样贡献于这一复苏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索洛增长模型,测度了1978-2013年云南省全要素生产率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发现,云南省全要素生产率波动较大,呈现先急剧上升后平稳下降的态势。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长仍处于依赖资本与资源投入推动的粗放型、外延扩大式增长。 相似文献
13.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为何迟迟走不出长达10年的经济低迷?政府各项刺激经济的财政措施为何不见成效?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看来有深层次的原因:曾给日本经济带来过辉煌的公司治理模式和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现在却成了绊脚石。这些制度扭曲市场,限制自由竞争,导致国内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使综合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从根本上阻碍了经济的增长。了解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处经济过渡期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是提高生产率,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生产率速度的加快和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要改变这两大要素可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两种层次来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同时,经济增长从地区、部门的角度来看产生不均衡状况,客观上出现增长方式的递进性 相似文献
15.
生产率增长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扩展的索罗模型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去20年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为13.5%,这一贡献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未来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将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16.
17.
18.
聚集经济、就业结构对我国区域城市生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97-2003年中国17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通过一个包含城市产业差异的聚集经济函数,实证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就业结构、聚集经济对区域城市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集经济与区域城市产业结构关联性存在差异;东部城市密集人口引致了城市生产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 总被引:135,自引:0,他引:135
本文通过对1952-1998年中国经济统计数据的回归分析,计算了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作者发现,在改革前,中国经济的TFP波动很大,1978年的TFP水平与1952年相比,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所退步。但是在改革后,中国经济的TFP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辨析各种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尝试划分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在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次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特征:无主权让渡和超国家权力机构的存在、具有毗邻的地理因素和地缘关系、内部市场的开放性以及合作领域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