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碳经济     
《山西农经》2009,(5):20-20
低碳经济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对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推行低碳经济被认为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I生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基于森林碳汇产业的林业,已经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林业发展作为对象,对低碳经济发展之中林业的作用进行分析,阐述低碳经济发展中林业这一选择的具体要求,最终通过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满足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军 《山西农经》2023,(8):129-131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与全球人口数量的持续提高,在能源消耗方面,化石能源的应用量逐渐升高,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持续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严重破坏了大气层,导致全球气候发生巨大变化。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改善气候问题成为全球性挑战之一。在此过程中,诸多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手段遏制气候变化,其中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降低、管控温室气体的排放,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低碳经济与林业关联紧密,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如何充分发挥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提出一些可促进林业发展的措施,以期全面发挥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对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是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名词解释     
<正>"低碳经济"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在全球变暖的大背  相似文献   

6.
当前各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三大产业碳排放强度和总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过于粗放的发展模式,浪费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使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阐述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当前我国三种产业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探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是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银行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同时也为银行业的发展带来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需求量的持续增加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改善能源结构和加强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需要面对气候变化,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如何减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农业生产大国,一直实行着粗放型的经营方式,面临着能源消耗过多、农业生产温室气体产生过多以及碳排量过大等问题。如果从低碳经济的角度来衡量,传统的农业是一种“高碳农业”,因此在低碳经济转型期关注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林业是低碳经济时代的重要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我国营造良好国际关系环境的重要保证。完善中国碳交易市场机制,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永琮 《山西农经》2022,(5):134-136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地球生态失衡事件频繁发生,尤其是极端天气对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文章阐述了低碳经济环境下林业经济的管理优势,分析了林业产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论述了林业经济管理相关概念,研究了低碳经济环境下林业经济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业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不仅仅只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而且其加工业消耗能源排放的气体也是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整体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反,发展中国家却面临着严峻挑战.在全球应对气候日趋紧迫和低碳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低碳农业应运而生. 一、低碳农业的内涵 低碳发展是指在减少碳的排放量的同时,积极促进碳的吸收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农业就是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在农业部门的实现形式.以往的环保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在于探索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低碳农业内涵更丰富.  相似文献   

13.
瞿理铜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5(11):29-30,47,55
发展低碳经济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土地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通过调控土地利用方式,构建低碳土地利用方式,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土地利用调控的基本思路主要有:创新土地储备和供应方式,逐步回收高碳项目用地;充分发挥地价杠杆作用,支持低碳经济项目;控制高碳产业建设用地总量;及时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革官员考核与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增加土地供应的碳排放指标考核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全球气候特征愈来愈不稳定。人们意识到,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才是可持续的生存之道。华能集团旗下电力上市公司发行碳中和债券为我国电力企业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模式提供了新的融资思路。分析华能集团电力上市公司发行碳中和债券的动因和产生的相关效益,有利于助力绿色项目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目前人类发展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世界各国都已经将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量作为其发展的重要目标。而作为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电力企业,在全球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既要着眼于企业的现实经济利益,又要考虑人类未来的生态发展。以企业的经济活动为出发点,不断完善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尽早完成向低碳经济企业的转型。就目前全球能源低碳化生产对电力会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如何完善电力会计的管理机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如今,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大力开发资源,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其生态环境严重失调。而提倡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则可以有效改善此现状,使得人与自然能够维持和谐相处。低碳经济侧重于运用新技术、新能源等方法,以此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所以,将低碳理念运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使得资源与环境相结合,有效解决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可是,低碳农业的发展方式尚不完善,在实际发展程中,存在着一些阻碍因素,需加以克服,以低碳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被世界各国达成共识。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了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含义入手,分析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提出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低碳农业:潜力巨大的低碳经济领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发展农业低碳经济既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巨大的领域,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任务和切入点,还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使农业从更多地依靠化石能源转变为更多地依靠太阳能和知识的应用,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向低碳的回归。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农业生产体系、生活体系;发展林业碳汇等是低碳农业的重要内容。要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为载体,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建立健全统筹经济发展、环境治理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联动机制和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保障低碳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国际农用地利用温室气体减排的经验给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带来的启示,提出了农用地温室气体减排对策,对相关部门和政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林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脉。随着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革新,我国在林业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其已经成为我国重点扶持的基础型新产业,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在技术、生态效益和经济发展层面存在诸多困难,严重制约了林业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将林业经济朝林下经济转型已经成为现阶段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文章就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转型展开分析,对林下经济发展中的相关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