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蒋栋  许正松 《山西农经》2023,(8):114-1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文化、生态、人才振兴。脱贫攻坚成果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变的里程碑,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无疑是我国“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首要目标。文章以安徽省亳州市辉山村为例,梳理脱贫攻坚成果,探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需要继续让帮扶干部和农村第一书记的“一把手工程”起到正确且有效的指导效用,让产业发展成为二者有效衔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按照中央部署,研究探索与推动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一要全面理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脱贫攻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于全面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在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关系的基础上,基于古蔺县脱贫实践,分析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临的困境,试图从制度衔接、产业振兴与人才引进方面提出对策,促进古蔺县脱贫攻坚梯度优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4.
深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国“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针对当前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实践、学术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提出并深入阐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一个战略演进过程,脱贫攻坚的历史经验和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是这一战略演进的基础,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持续提升的理论素养、战略思维能力及坚持系统观念是战略演进的支撑,而持续强化战略实施的动力机制和优化工作推进体系是战略演进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农发行要谋划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用政策性金融力量,架起从全面小康到乡村全面振兴的"彩虹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后续扶持与乡村振兴战略,是农发行义不  相似文献   

6.
正"十三五"时期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开启"十四五","三农"工作的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入新发展阶段,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广校如何发力?需要抓住关键环节。做好规划衔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衔接是"第一道工序",其关键是抓好县、乡、村的规划。要加强调研,掌握农民产业发展现状,了解产业发展难题,对接发展需求,结合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省乡村振兴省级重点帮扶村S村为例,探索目前农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即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将“短期产业”发展为“长短期结合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匹配长短期产业需求、推动人才振兴等具体举措,系统推进乡村全面建设,并提出目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为衔接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先位 《山西农经》2022,(24):55-57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汇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文章从基本前提、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等3个维度上理解和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从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发展规划、产业发展、人才队伍等5个方面进一步探索二者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对于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脱贫攻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基础,乡村全面振兴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出路,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形成联动机制。当前二者在衔接过程中面临着统筹协调工作不畅,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易地搬迁治理低效,自主脱贫意识淡薄,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利益联结要素缺乏等多重困境。浙江德清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中采取集成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提升乡村善治水平,积极探索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现阶段应采取整合政策力量与深化农村改革、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村集体经济、易地搬迁脱贫与城乡融合发展、智志双扶解困与基层治理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利益联结建构与提高农民收益等六个方面衔接的关键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0.
2020年9月,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获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项目制拓展改革试验任务.由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是关键.为适应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洪泽区积极推进产业支持政策、产业发展方式、要素支撑方式同步转变,为农业从产业扶贫走向产业振兴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背景下,农村工作重心逐渐转向乡村振兴。旅游产业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延边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红色旅游发展胜地。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衔接阶段,相关人员需整合开发延边红色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文章分析了延边发展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与优势,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延边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要性,总结了当前延边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2021年是我国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交汇的特殊时期,实现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阶段的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来提高社会经济条件、实现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借助CNKI数据库资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2017-2020年间我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现状、关键词共现、演进历程,深入探讨我国未来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领域中的学术脉络与研究重点。研究表明:(1)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领域研究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逐渐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2)2018年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成果迅速增多,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学科领域较为单一,交叉性不强;(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后脱贫时代、脱贫攻坚、就业扶贫、基层党组织、农发行、相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大热点领域,研究主题逐渐向后脱贫时代、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转变。研究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探索保障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搭建该领域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2021,(9):64-72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下简称有效衔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是新阶段落实"十四五"规划、推进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的战略选择,科学精准的公共政策正是实现国家战略的基础载体和主要方式。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公共目标与公共政策,揭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研究促进二者有效衔接的公共政策转换机制,从产业政策、生态政策、文化政策、治理政策、"双基"建设政策等维度,提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公共政策调适路径。  相似文献   

14.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和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有效提升,两者相互联结、辩证统一,在全面构建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开局。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历史交融期,更好地识别当前脱贫攻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为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临夏回族自治州脱贫攻坚成果,论述了脱贫攻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一、文件出台的背景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之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是迫切  相似文献   

16.
刘翠兰 《山西农经》2023,(13):130-13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切实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项目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脱贫县岳西县乡村振兴面临的新挑战,探讨了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提出了衔接补助资金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凉山州分行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努力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助力脱贫攻坚与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期,如何发展产业从而"稳脱贫、防返贫",成为多方研究的课题。农发行凉山州分行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努力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助力脱贫攻坚与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8.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务。区别于“在地性”的就地脱贫模式,“流动性”的易地脱贫在接续乡村振兴的适配度上容易产生地域性社会张力,形塑了乡村图景的不同侧面。贵州以城镇化集中安置为主的易地扶贫搬迁实践,为深入考察易地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范本。研究发现:易地扶贫搬迁背景下,流出地乡村收获了乡城连接、空间重组、生态修复、资本积累和价值重塑的溢出效应,同时也面临治理成本增加、产业布局受限、人力资本匮乏、组织基础弱化的现实挑战。基于此,要立足城乡融合视野,明确乡村治理的权责归属,优化产业布局,双向赋能人才培育,借助他组织与自组织引领,扎实推进乡村地域社会的发育及振兴。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广西进入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的特殊时期,乐业县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上进行了综合探索,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以变方式、变身份、变动力的"三变"路径,精准施策、综合发力,有效破解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困局。  相似文献   

20.
正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二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精准脱贫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而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两大战略的协调推进、有机衔接,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今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精准脱贫最后攻坚阶段的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