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可很好的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适度规模化发展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具有重要作用。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地区农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对冀南地区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该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土地、劳动力、企业、合作社等基本条件,指出该地区适度规模化在土地流转、生产体系、资金等方面存在的受制因素,提出推进土地流转、发展新型优势产业、注重品牌建设、强化科技力量、强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6项促进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首要条件就是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生产基地,这就需要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四川省遂宁市从2006年开始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并在蓬溪县大石镇天宫堂村先行开展以"土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为主要特征的"土地合作经营"试点,创建了四川省首个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截  相似文献   

3.
重点落实十大举措 推进南通现代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调优农业结构,打造规模基地.在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突出高效、规模、特色.培育做强优势产业,努力构建具有南通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完善高效农业发展规划,整合乡村资源,集中各类生产要素投向高效农业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扩大高效农业规模化效应.  相似文献   

4.
<正>生产托管和土地流转是当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实践形式,是拥有农村土地承包权的小农户分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托管主要满足了小农户参与农业生产经营、获得农业经营收益的诉求,土地流转主要满足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的需要。统筹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特征和制度优势,生产托管和土地流转的灵活转化、相互促进是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根基。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山西省侯马市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做法 :一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二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走“市场牵龙头 ,龙头带基地 ,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三 ,强化农业品牌战略 ,树立品牌意识 ,打造品牌农业 ,走精品农业之路 ;四 ,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 ,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五 ,发挥地理优势 ,提供政策扶持 ,促进二、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崇州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粮食规模化经营为抓手,努力构建“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科技服务、融资服务、社会化服务、品牌服务”的“1+4”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体系,引导农民自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以农民为主体形成内生动力推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已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361个,入社土地面积21.33万亩,入社农户9.46万户,在探索土地规模化经营、粮食规模化种植、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得到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破解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适度规模经营与地权固化、土地"碎片化"之间的困境。[方法]基于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分析山东省东平县H村土地改革实践、效果、经验并提炼理论启示。[结果](1)由于就业能力等差异,导致农户群体产生分化,进而形成了"中青年务工经商,老年人留村务农"的"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社会功能结构和"男主外,女主内"的"以家庭内部劳动分工为基础的农户兼业化"社会成员地位结构;(2)对于部分就业能力较弱等农户而言,为了降低城镇生活成本,会将农业生产的产品输入到城镇,形成了"农村供养城镇"的城乡关系模式;(3)乡村社会结构变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以及经济作物种植为土地流转提供了潜在可能,但社会结构变迁与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交互作用对土地流转有抑制性。[结论]以"确权确股不确地"为特征的"虚拟土地"制度有助于维护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增进农户土地收益、强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土地流转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我国未来农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向主要是培育像家庭农场这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与工商企业租赁农户土地,进行农产品的商品化经营相比,家庭农场强调以家庭成员自己为劳动力主体,不存在或者很少存在雇佣关系,同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9.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从各地实践和国际经验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产业带的形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结构调整的信号来自市场供求。我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这种以个体农户分散生产经营的形式在市场竞争中,是难以形成专业化、区域化和适度规模化的。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来调整农业结构,龙头组织一方面面对市场,一方面引导农户生产,从而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形成…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第二轮土地承包后,围绕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在土地流转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成因1998年,潍城区完成土地延包后,提高了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不多人人种”的经营模式对半城半乡、人多地少的潍城区而言,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化种植。土地均分造成地块零散,部分村一个农户有多块承包地,无法进行区域化种植;农户间不同的种植结构,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转型推动下,顺应政府的农业治理需求、家庭农场的服务需求和农业服务市场主体的转型需求,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的农业服务型合作社应运而生。其结合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服务的规模化经营,以较低的组织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合作收益,并通过开展服务一体化以及在一体化下对利益结构的重新安排和服务锁定来凝聚成员,并且获得了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领办人个人业务与合作社服务的互嵌,既形成了领办人运营合作社的动力,也实现了合作社对领办人的“锁定”。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的农业服务型合作社的发展对地区农业的意义在于促进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以及成为农业治理的重要主体。  相似文献   

12.
鼓励发展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是松江区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新生事物,通过土地规范流转,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松江区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较好成效。新浜镇为认真做好2009年土地租赁协议签订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上海农村经济》2010,(7):45-45
葡萄种植是巴城镇传统农业种植中的强项,已有30年的种植历史。围绕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化要求,2006年10月,巴城镇在原有种植葡萄1500亩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万亩葡萄基地,计划建成十个葡萄特色基地,引进、培育百只品种,带动千家农户,建成万亩规模。基地以优质葡萄种植及休闲观光农业为主,进行集约化、设施化生产,采取“龙头组织+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家庭农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增强政策扶持、技术支撑、金融支持及社会服务的指向性和精准性。本文从国内外对比、发展阶段、多重目标、要素组合、实践经验等方面对现阶段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概念进行辨析;从劳动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家庭收入/资本积累、独立经营主体五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解析;并通过与个体农户、农业企业和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较,认为中国特色家庭农场具有以农户家庭为主体、适度规模、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经营和以农业收入为主五个阶段特征。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提出家庭农场的类型划分,根据产业形态可分为家庭农场、家庭牧场、家庭林场和家庭渔场,根据区位条件可分为都市区、优势产区和特色产区家庭农场,根据农业多功能性和经营产品多样性分为专业型和综合型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日本与中国同属于东亚小农社会,土地细碎化问题突出。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而其中诸多举措对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方法]以大量数据材料作为支撑,分析日本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现实背景,总结其为应对食物自给率走低、农业人口大量流失、农户兼业化程度加剧、耕地大面积撂荒、务农劳动力高龄化等农业发展难题所采取的主要应对举措及其成效。[结果]日本政府持续创新改进农地制度,推动土地向农业法人经营体集聚;高度重视适用于山丘区和农村留守劳动力的中小型农机发展,有效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缓解了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积极培育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组织经营模式创新;全方位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实现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多层次开展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化解农业接班人危机。[结论]中国正处于农地细碎化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充分借鉴日本成功经验,通过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大力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运营效率,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等举措,促进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实行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同时优化种植结构,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基地。但在土地使用权被分割,规模狭小,并归属于各个农户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农户或龙头企业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要求都会遇到其它农户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如何解决土地规模经营与分散的家庭土地使用制度的矛盾,是农村改革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最近,我们围绕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在具备条件的地方适时积极地引导农民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进行了个案调查与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各地从实际出发,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效组织形式,出现了由村集体借助各级财政扶持资金,牵头兴办的一批土地股份合作社。这对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发挥适度规模经营效应,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推进农业产业向规模化、设施化、现代化发展,起到了  相似文献   

18.
射阳联耕联种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所谓联耕联种,就是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户与户之间田块只用两头定桩的形式固定,取消田块间的实际田埂,实行统一耕种的经营模式。由于实行了"统一土地整理、统一农机作业、统一种植品种和统一植保防治",改变了过去田块分散、面积小、田埂多现状,在土地没有大规模流转的情况下,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操作、规模化生产,成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种新模式。江苏省射阳县积极实行联耕联种经营模式,有力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取  相似文献   

19.
一、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势在必行。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中有两个矛盾表现突出,一是人人平均分包土地的格局造成一些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对土地粗放经营,而另一部分种地能手要扩大经营规模却缺乏土地,限制了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二是分散零星的生产经营方式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化种植,农业生产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如果不从搞活土地使用权上找出路,一些地方在规划区域种植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时,势必用“打乱重分”的办法调整土地,这不但会造成土地承包关系的不稳定,还容易引发新的干群矛盾。解决矛盾,迫切需要建立流转机制,使…  相似文献   

20.
江浦县汤泉镇发展苗木生产已有20多年历史,特别是1996年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汤泉镇提出全镇农业生产要立足花木特色,突出调优结构、调新品种、调高效益和调富农民的指导思想,通过走"以市场带基地,以基地促生产,以生产连农户"的产业化道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该镇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花木之乡"。一、加快基地建设,培育花木主导产业目前全镇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2万亩,占全镇耕地一半,有近80%农户从事花木种植,1998年花木销售年收入3000多万元,占全年农民所得42%。近两年来,汤泉镇主要从四个方面抓基地建设,以建基地促上规模。(一)加快沿路开发,形成花木观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