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李艳丽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1):231-23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探索新的外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为例,提出了高素质外向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韩涌 《商》2013,(9):292-292
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入手,提出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3.
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对跨境电商人才形成庞大需求。将库伯经验学习圈理论应用于指导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提高经验学习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将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科学性、系统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从课程体系优化、师资力量保障、教学条件完善和学生能力提升途径开拓四个方面构建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积累具体经验和参与主动实践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李方静 《北方经贸》2023,(9):140-143
数字经济催生数字贸易新业态迅猛发展,衍生了各行各业对数字贸易专业人才的强劲需求。然而,传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已经不再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探究与数字贸易发展特征相契合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5.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对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以塔里木大学为例,在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人才培养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市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针对这种变化,各大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制定了相应的培养计划,以便于满足社会对该种人才的需求。本文针对此种情况,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做出了探讨,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培养对策,希望能给关注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人们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孟鑫 《商业科技》2014,(5):96-97
伴随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培养更多综合型与应用型人才是目前诸多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要想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应用需求,就必须在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时,强化对贸易经济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从而促进国贸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就国际经济和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并提出了加快该人才培养的方法,为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和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具有密切关系的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文章主要针对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进行详细的描述,并且对其人才培养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将人才培养规格的技术结构内涵进行明确,可以促进高职教育和国际经济进行有效的衔接,实现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目标。  相似文献   

9.
王学鹏 《北方经贸》2010,(12):19-20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征,应着重强调"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师资结构的优化配置、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室建设以及教学方式改革方案,探索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自贸区的设立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贸易发展。在开展跨国贸易时,商务英语成为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样,我国新型本科高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也随着国际贸易的空前发展而进行着变革。因此,本文以商务英语的特点为基础,从国际商务谈判、商贸广告、商务函电、商务会议四个方面分别探讨商务英语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外经济贸易实务人才是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基本定位,而基本技能和专业化技术是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必须同时具备的两项能力。笔者主要从课程体系的优化调整、实践教学的加强和改良教学策略等一系列方面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展开了深入、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出发,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报关与单证实务课程考试改革为例,指出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考试中存在考试形式单一、考试成绩构成不合理、考试内容不科学、考试评析流于形式等问题。探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考试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从报关与单证实务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出发,提出了"业务流程—流程实测—模拟训练—案例分析—期末考试"新型考试模式,旨在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是在中国商务部(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1982年在全国外语院校中设立的首个国际经济合作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面向市场,接轨国际,服务首都”的办学理念。2001年学院为建设北京市“国际经济贸易人才培养基地”获得专项资助。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学院现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国际金融系和高等数学教研室。拥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学”两个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点,以及“国际贸易学”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国际商务英语方向”硕士学位授予权。师…  相似文献   

14.
李靖波 《北方经贸》2012,(10):12-13
课程体系是专业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宗旨与目标,是教育的核心环节。随着中国的入世,对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同时也对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特色与针对性不明显。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应在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强化实验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商》2015,(13)
面对转型发展的新要求,湖北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加强校企合作、实训室建设,强化师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对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现状,并结合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2007,(7):F0002-F0002
中国服务经济研究中心(CCSE)是依托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重点学科(A),致力于服务经济研究的学术机构。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服务贸易与服务业理论,是中国服务经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学术咨询的重要基地,浙江服务业发展的思想库、信息库和咨询库。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问题》2006,(8):F0004-F000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是在国家商务部1982年在全国外语院校中设立的首个国际经济合作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形成了“以人为本,面向市场,接轨国际,服务首都”的办学理念。2001年学院为建设北京市“国际经济贸易人才培养基地”获得专项资助。  相似文献   

19.
在"一带一路"和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开放程度愈加广阔,国际经济贸易形势日趋复杂,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为加强中国与国际社会经济的交往轨道,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需对现行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培养出符合新时期国家开放战略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5)
培养和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质量,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进出口贸易过程中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一些与行业、企业和社会脱节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反思,并结合国外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