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重组是对资产、人力、管理、技术等各组要素予以重新分配,新建生产经营模式,有利于企业始终处于竞争优势位置,重组的主要业务为资产收购。如何将企业重组中资产收购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工作做好是企业会计核算人员所需面对的重点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资产收购概述,介绍企业重组中资产收购业务的会计处理、资产收购业务的所得税处理。  相似文献   

2.
企业重组通过改变企业的法律形式、债务债权重组和股权收购等方式来实现企业的法律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化,能实现企业各类资源的优化和配置的合理化。企业重组交易中,不仅涉及到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转移的会计处理,更涉及到所得税等纳税处理。我国最近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重组中涉及的相关问题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进行了规范,但在实施中,企业重组中的会计和税务处理问题远落后于发展需要,对企业重组涉及的会计和所得税问题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俞红梅 《现代商业》2011,(15):238+237
企业重组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包括企业法律形式改变、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分立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具体规定有助于企业并购重组成本更加容易、精准地被测算出来,从而推动企业并购操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企业并购重组是一项复杂的资本运营活动,按照相关股权收购的涉税规定,在企业以股权收购方式进行并购重组中,其并购方式不同,涉税项目的会计处理也不同。股权收购涉税事项支付方式主要有货币资金支付和非货币资金支付。通过以企业所得税为主的股权收购涉税案例,对同一控制下的股权收购的一般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非同一控制下股权收购的企业和第三方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和涉税分析。  相似文献   

5.
鲁学生 《商业会计》2011,(36):21-23
商誉是一种特殊的资产,具有不可辨认性,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企业的整体资产和经营环境。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收购、并购、合并、重组等不断兴起,为防止企业间利用合并操纵利润,规范商誉在会计中的处理成为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主要对商誉的本质、会计处理及其减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完善商誉会计的处理方法提出了看法和思路,以期有助于商誉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飞  张艳 《商业会计》2011,(31):26-28
企业债务重组是企业重组的一种方式,也是企业处置不良资产的一种重要手段。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进行了重新规定,2009年颁布的《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首次明确了新税法下企业债务重组业务的所得税处理方法。本文在介绍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债务重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基本思路,并结合实例具体阐述债务重组业务在会计上和税法上的操作方法,重点阐述了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由于原债务重组准则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依据、立场和目的不同,因此在具体处理上存在着一些差异,缴纳企业所得税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出台,大大减少了会计处理与税务之间的差异,简化了债务重组业务的纳税调整,这无疑给税务人员和企业会计人员带来了方便。笔者主要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中“以资产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的具体方法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股权收购,是指一家企业(以下称为收购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以下称为被收购企业)的股权,以实现对被收购企业控制的交易。收购企业支付对价的形式包括股权支付、非股权支付和两者的组合。需要注意的是,收购股权必须对被收购企业实施控制(即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收购后,投资方将成为被收购企业的第一大股东。如果不能对被收购企业实施控制,则不能作为股权收购重组对待,而是一般的股权购买业务。本文结合案例对股权收购业务的会计及税务处理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9.
债务重组业务中,以资产清偿债务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债务重组方式,但由于资产的种类繁多,债务人用资产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容易掌握,据此对各种非现金资产如存货、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偿还债务的会计处理进行总结,使本知识点更加清晰易懂。  相似文献   

10.
刘宇 《财经界(学术)》2014,(15):194+240
当前,由于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日益频繁,商誉在这些经济业务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在商誉资产会计处理方面的规定还不够明确,虽然在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定义与商誉资产的定义相类似,但是同时也将商誉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排除在外,使得商誉资产的会计处理处于无据可依的状态。结合无形资产与商誉资产会计实务,以及从理论上对商誉资产的认定,本文将对商誉资产的会计处理策略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宇 《财经界(学术)》2014,(23):194-194
当前,由于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日益频繁,商誉在这些经济业务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在商誉资产会计处理方面的规定还不够明确,虽然在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定义与商誉资产的定义相类似,但是同时也将商誉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排除在外,使得商誉资产的会计处理处于无据可依的状态。结合无形资产与商誉资产会计实务,以及从理论上对商誉资产的认定,本文将对商誉资产的会计处理策略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论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山 《北方经贸》2007,(10):68-69
从2007年1月1日起新会计准则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发出存货计价、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债务重组、公允价值计价、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等方面的会计处理进行变革,从而使企业利润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涉及的税费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运杂费等。会计准则规定,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可以准确计算出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应该将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应支付的其他税费一起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进行会计处理。也就是说,对其会计处理的关键点是企业支付的其他税费。为此,分析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的税费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的提出,阐述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的税费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对企业间债务重组业务的所得税管理,国家税务总局于2003年初发布了《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6号)。为了便于操作,下面将债务重组在会计方面和税收方面的规定,进行具体的说明和对比。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以来,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络资产和用户,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强生(中国)收购北京大宝……企业合并已成为企业扩张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就非常重要。而与企业合并相关的交易或事项不仅体现在《企业合并》,还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会计报表》等。为方便广大会计人员尽快理解掌握企业合并业务会计处理,本文就其处理思路做一个系统解析。  相似文献   

16.
廖雾琪 《财经界(学术)》2013,(5):165-166,175
从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处理的确认、计量、信息披露三个方面探讨了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处理的主要内容。讨论过程中以具体的实例为分析对象,探讨了资产弃置过程中实际的会计处理流程,为企业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物抵债初始确认环节的会计处理有了较大变化。资产管理公司主要面向不良资产市场,债务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财务困境,包含问题资产,涉及的多为非标资产,在执行债务重组准则时出现一些操作困难,对原资产和新资产的后续计量都产生持续影响,进而反映在财务报告中,需要慎重对待。文章从实际案例入手,深入分析资产管理公司以物抵债的会计处理方式,提出资产管理公司使用修订后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改进建议,对优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更好地运用准则指导实际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和债务重组准则规定了两类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但对于发生的相关税费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非货币资产交换准则的规定不够详细,债务重组准则未作规定。笔者认为,无论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还是债务重组,因取得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增值税除外)应计入到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成本中(交易性金融资产除外),因减少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增值税除外),均应调整资产处置损益。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债务重组业务中,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发生的损失,在会计上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而税法规定债务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损失不能税前扣除。本就这一税务处理提出质疑,并建议税务部门对债务人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经过稽查批准后允许抵税。  相似文献   

20.
《商》2015,(4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政策精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继出台有关文件,规定了企业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分期缴纳企业所得税,符合企业重组相关规定的,可不确认所得,不缴纳企业所得税。本文对由此产生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税收政策与会计处理的差异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