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辛 《国际广告》2010,(11):127-127
黑咖啡就是不加或少加奶、糖的原味咖啡。一杯上好的黑咖啡往往能在香、甘、醇、酸、苦五个方面表现出它的特点,并且带有些许甜味。黑咖啡热量低,是一种具有振奋精神、激发活力的天然植物饮料。世界上每天大约有10亿人是从一杯咖啡开始全新的一天。咖啡,也因此成为仅次于石油的全球第二大产业。  相似文献   

2.
首先,还是说点咖啡的事。 《商评有礼》是分上下半场的(如果小理解,可以看封二的广告),上半场是“月球上的咖啡馆”,我们已经给读者赠送出去一万杯免费咖啡;下半场呢,是鲍勃·迪伦的“再来一杯咖啡”,还是一万杯,还是免费,还是随意转发即可获得,没任何限制。  相似文献   

3.
在食品品牌广告创意精英大会上,我见识了许多食品类品牌的精彩广告创意,自然对其品牌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左岸咖啡。  相似文献   

4.
这是麦当劳第一次单独为咖啡做广告,在从"快餐连锁"到"快餐+咖啡连锁"的转变中,麦当劳开始全力出击。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以饮品代表人类文化的惟咖啡和茶,咖啡代表西方文化的理智和节奏,而茶则代表东方文化的睿智和清悠。目前,在中国各大城市的连锁商业中,咖啡和茶形成了两大阵营,或许还有第三大连锁阵营——那就是咖啡和茶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6.
文化与咖啡     
咖啡诱人,在于无论口感还是香味,都层次丰富、绝不清浅,醇厚中才更有回味。在上海,好的咖啡馆数不胜数,想要喝上一杯好咖啡绝非难事。于是,少不了众多雅±各显其能,煞费苦心地要在咖啡之外,更多添一些值得细品的好味道——那些属于文化的味道。文化与咖啡融合的醇香,就在时间的浸泡中,越变越浓。  相似文献   

7.
《三联竞争力》2010,(11):100-100
中国的咖啡消费群体日渐壮大之际,星巴克将其咖啡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在中国发展其自有的咖啡农场。  相似文献   

8.
刘鸿毅 《上海商业》2009,(10):18-19
以咖啡为媒,以咖啡会友.以咖啡兴旅.以咖啡促商。9月14日下午,作为上海旅游节都市咖啡文化展示周的一项重要活动,由静安区旅游局和上海博华国际展览公司共同主办的“漫步上海,品味咖啡”中国咖啡文化主题论坛,在上海锦沧文华大酒店隆重举行。论坛以主题演讲和互动讨论的形式,让与会者们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各抒己见.畅谈咖啡文化如何促进上海旅游,  相似文献   

9.
《三联竞争力》2010,(11):106-106
在星巴克,花样繁多的混合咖啡饮品备受欢迎,但这些饮品的热量却是常规咖啡的几倍,成为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相似文献   

10.
丁邦清  王宇 《广告大观》2004,(5):i002-i003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广告人、广告公司在选择之中求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