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市场中的投资活动是个体或群体以有限理性为前提并在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下产生满意决策并时常伴随非理性行为的投资行为.本文首先阐述了投资活动中的有限理性及非理性因素,最后重点分析了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现象即羊群行为.以期为投资者行为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齐超 《中国外资》2011,(22):53-54
金融市场中的投资活动是个体或群体以有限理性为前提并在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下产生满意决策并时常伴随非理性行为的投资行为。本文首先阐述了投资活动中的有限理性及非理性因素,最后重点分析了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现象即羊群行为。以期为投资者行为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非理性投资决策行为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研究显示:在弱式有效的股票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前期信息认知偏差和后期心理判断偏差是造成其非理性投资决策的主要原因,前者是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噪音信息干扰以及投资者信息判断偏误造成,后者是投资者个人心理误判所造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实况,文章从内外部两个层面提出规范监管主体行为,实现理性监管;规范证券中介与上市公司行为,实现理性经营;规范投资者行为,实现理性决策三大对策来减少我国股市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决策,最终形成良好的资本市场投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我国证券市场统计数据研究了个体和机构投资者情绪对风险市场价格(MPR)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了市场对波动的反应是异质性的,并且受投资者情绪变化的影响。具体来看,将投资者情绪分解成理性和非理性成分后,非理性乐观情绪的增加将导致MPR明显的下降,但理性情绪的变动不会对MPR有明显的影响。这意味着当市场投资者情绪是由基础价值变化来决定的时候,市场风险价格不会发生变化。进一步的VAR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显示,非理性的乐观或悲观情绪并不受理性情绪波动的影响,这意味着非理性情绪不是由基础风险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游家兴 《金融研究》2008,(4):161-173
本文以2000至200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中国股市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为研究切入点,考察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信息反应模式及其对股票收益的时间可预测性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在短期内,机构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相对理性,而个体投资者更为强烈的反应过度将整个市场推向过度反应的非理性状态;在中长期内,个人投资者逐渐走向理性,而机构投资者由于对新信息存在一个反馈调整的渐近过程,在其主导下,市场整体表现出反应不足。  相似文献   

6.
在公司投资决策过程中,公司内部管理者和公司外部投资者是影响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两大财务决策主体.他们的理性与非理性行为对公司投资决策具有不同的影响.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公司内部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从分析理性和理性决策的缺陷入手,研究总结了管理者的一些非理性行为表现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英 《新金融》2008,(7):57-59
在我国机构投资者迅猛发展的同时,其投资行为也在发生异化,与政府和市场的最初预期产生明显的偏羞。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异化典型地表现为:短视行为、羊群行为、处置效应和违法违规行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异化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加剧了市场风险的累积。中国证券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其实并非由非理性的个人投资者所引起,而正是由行为相对更为“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他们构成了庄家的大部分)所引起。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2000~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一般上市公司季度数据,研究机构投资者知情交易与特征组合相对超额收益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当机构投资者知情交易变大时,持有盈余价格比高、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高、账面市值比低、价格高、规模大的股票的当期相对超额收益变大,知情机构投资者是理性的。第二,当机构投资者知情交易变大时,持有股息率低、盈余价格比低、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低、账面市值比低、价格低、规模小的股票的未来相对超额收益变大,知情机构投资者是非理性的。知情机构投资者并非是完全理性的,由于其更关注当期利益,而忽略长期价值投资,不利于维护股市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从有限理性的范畴中,着重从中国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心理入手,分析讨论中国市场上的羊群效应。最终得出,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是偏理性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非理性投资决策行为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研究显示:在弱式有效的股票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前期信息认知偏差和后期心理判断偏差是造成其非理性投资决策的主要原因,前者是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噪音信息干扰以及投资者信息判断偏误造成,后者是投资者个人心理误判所造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实况,文章从内外部两个层面提出规范监管主体行为,实现理性监管;规范证券中介与上市公司行为,实现理性经营;规范投资者行为,实现理性决策三大对策来减少我国股市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决策,最终形成良好的资本市场投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行为金融学突破了古典金融理论中提出的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通过对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有限理性假设。中国的股票市场发展时间短,与之相匹配的市场监管和制度还不成熟,但其占绝大多数的参与者——个人投资者,他们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文从个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出发,研究其投资行为模式,并针对其特点提出相应的投资建议,从而提高投资者的决策能力,以期能够降低由于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而对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传统理论中完全理性的投资者还原为更接近现实的非理性投资者,从行为金融的投资者非理性的角度研究公司的融资、投资和股利政策三种最重要的金融决策,将公司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结合起来,在行为金融的投资者非理性的研究范式下来研究外部市场的无效性对公司的融资、投资和股利政策决策的影响,以及被假定为理性和忠诚的公司管理者又应该怎样正确决策,以达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3.
基于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中国2005~2013年期间个人投资者情绪、机构投资者情绪与沪深股指收益之间的动态影响以及投资者情绪对股指收益的预测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市中的机构投资者并非理性交易者,其投资行为仍然受到情绪的显著影响。我国股市的总体情绪仍然被个人投资者所主导,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力有限,尚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对股指收益有显著影响,并具有一定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14.
杜玉静 《时代金融》2013,(15):180+186
经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这也是基本的经济学假设。但在实际金融活动中,投资者并不是都是理性的,投资决策受到各种因素和外在条件的影响,投资者非理性金融活动的积聚,很容易危及金融稳定,导致金融危机。本文从非理性金融活动和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在联系,分析了四个方面个体和集体的非理性因素,认为非理性金融活动是导致的市场失效是金融危机根源之一,要切实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开展从投资个体及机构到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全面监管体系,阻止非理性金融活动的积聚,维护系统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5.
行为金融学是现代金融理论发展的新突破.行为金融对于证券投资的指导意义在于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理性人"假说的突破,由此可以解释金融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异象",投资者的行为思维受到社会、环境、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非理性.基于对投资者行为金融表现的研究,投资者应建立起应对于自身非理性行为心态的证券投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乐 《时代金融》2011,(17):46+49
在标准金融理论中,噪声交易不会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但是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各种异象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表现均证实非理性交易者行为可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因此以投资者有限理性为前提的噪声交易理论被引入到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研究中来。本文首先回顾了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和发展,其次综述了行为金融学范畴热门理论--噪声交易理论,最后对行为金融学与噪声交易理论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贾九平 《甘肃金融》2003,(12):10-14,23
在资本市场,参与者既是价格的制造者,又是价格的接受者,他们不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参与市场交易,他们也不会在同一个起点运行其策略,交易和投资是不同的.这样,在众多个人或组织行为的交互作用下,会产生个别人或组织暂时不得不接受或无人愿意单方面改变的结局.由于基本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变化、他们集体情绪和思维状态的演变,市场经常在不同状态(如无序、随机行走、有序)之间变化.行为金融学认为在一些情况下人的决策与经济学的理性假定有系统性偏差.它的两个基本假设是:第一,部分投资者因非理性或非标准偏好驱使而做出非理性行为;第二,具有标准偏好的理性投资者无法全部抵消非理性投资者的资产需求.这意味着,非理性投资者预期可以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  相似文献   

18.
张乐 《云南金融》2011,(6Z):46-46
在标准金融理论中,噪声交易不会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但是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各种异象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表现均证实非理性交易者行为可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因此以投资者有限理性为前提的噪声交易理论被引入到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研究中来。本文首先回顾了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和发展,其次综述了行为金融学范畴热门理论--噪声交易理论,最后对行为金融学与噪声交易理论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框架,考虑信息成本和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建立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发现,中国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趋于价值化、长期化,而且上市公司质量、政府监管、机构投资者数量和中小投资者的学习能力对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均有重要影响。基于实证结论和我国现实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闫红波 《新金融》2007,(11):37-40
“行为融资”理论的产生是由于传统公司金融理论已难以解释当前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新的情况。笔者详细地论述了该理论的两种分析方法,即非理性投资者分析法和非理性管理者分析法。前者主要研究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是否会影响理性管理者的资产配置行为,亦即当股票市场价格偏离公司真实价值时,致力于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理性管理者将对此做出何种反应;而后者着重强调管理者本身的非理性行为对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