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停顿是语言里普遍存在的一种语音现象。停顿的长度、频率、位置的合适可以使发音流畅、韵律清晰、表达清楚,让听者更好地理解。国内对英语朗读中停顿现象的比较研究较少。比较中英英语专业大学生朗读中的停顿,找到中国二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停顿语速、停顿频率、停顿次数、停顿时长、停顿位置方面的差异,可以为我国英语朗读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话语标记语是关联方式的语言手段之一。在听力理解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意义有助于听者寻找听觉信息与具体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加速话语解码,推理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的语言具有两个方面的性质,它在形式上有规律性、稳定性,可以脱离语境而单独分析解释。此外它还有可变性,对不断变化的上下文很敏感,是变化不定的话语。要使英语语言行为在说话中产生预期的效果,达到交际目的,除必需掌握语言形式的语音、句法、语义的内在规律外,还需了解语用规律和谈话规律。汉语和英语在语用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我们把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因为没有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的差错,统称为语用失误。这类失误不是来自语言本身的语法错误,也不是语法结构出现错误而导致的词不达意。这类语用失误主要是归因于说…  相似文献   

4.
英语听力是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听力过程短暂却复杂,其中的各个阶段都会对听者形成不同的障碍。听者只有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克服障碍,顺利完成该过程。本文从听力过程的三段论入手,分析听力过程各阶段的主要障碍,并提出听者应具备的能力以及提高能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模糊语言是英语语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口语中频繁出现。模糊语言构成形式多样,用途广泛。要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模糊语言,说者和听者不但要深谙其词义和语法知识,而且要了解其上下文和语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非语言线索在语用理解中对说话人的意图具有暗示性,教师应强化视听课中视的作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将说话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与语言内容相联系,通过非语言线索讲解语言知识,从多角度把握说话人的意图。  相似文献   

7.
外语听力理解过程本质上是听者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同文本信息积极互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语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主导着语言的运用。文章从交际框架理论和语境理论结合的新视角探讨听力教学中听者的角色及意义建构,听者运用交际框架和他本人所感知的交际角色在具体的语境中来实现意义的构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今天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交际法及相应的教学活动早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却并未收获预想的效果。这与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关注作为交际"主体"的说话人如何遣词造句,而忽视了交际"客体",也就是忽视听者的接受和理解不无关系。本文通过对于交际内涵的探讨,分析了"客体意识"对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通过倡导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有效的活动组织,加强学生在课堂口语教学活动中对于听者的关注,从而真正体现出活动的"交际性",促进他们交际意识的发展和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语言模因是一种语用策略。在日常交往中,为了满足特定的交际需要,说话人可借助模因这一语言载体来顺应交际者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从而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事实上,听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是一个集各种语言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听者生活经验为一体的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根据图式理论,听者只有有效利用已有知识才能提高对新信息的理解。因此帮助学生有效激活相关图式成为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语法表现形式及情态量值两方面来探讨和研究英语人际意义的情态隐喻,情态隐喻主要有六种语法表现形式,通过它们达到表现说话人自身看法的效果的目的。情态隐喻分为客观隐喻表达与主观隐喻表达,分别有高、中、低量值,且是相对的。通过这两方面可以实现语言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2.
杨辉  姚明军  金钊 《全国商情》2012,(11):93-94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话可以在三种层面上被看成是做事,即发话行为、行事行为和取效行为。但是奥斯汀,以及语用学和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者历来真正关注的是行事行为。这种研究状态无法从本质上剖析言语行为。本文对取效行为进行新的探讨,认为人们用言语行为可以在听话人身上引起不同的效果:感情效果、行为效果、思想效果,并从这个角度分析鲁迅经典小说《祝福》中的人物语言,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剖析这篇小说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深刻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语法表现形式及情态量值两方面来探讨和研究英语人际意义的情态隐喻.情态隐喻主要有六种语法表现形式.通过它们达到表现说话人自身看法的效果的目的.情态隐喻分为客观隐喻表达与主观隐喻表达,分别有高、申、低量值,且是相对的.通过这两方面可以实现语言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4.
言语模糊是有效的运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艺术。言语模糊与语用原则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着说话人对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各自准则的遵守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一般的语境条件下,说话人或作者为了某种交际和文体效果,通过遵守或者不遵守语用的一般合作规则,由于语言能力的差别,产生出语言规范和变异。建立一个系统的、简单的图形,揭示产生常规和变异的内部机制。在相同的系统要素下产生的其他语言现象,包括语言错误、陈词等,某些现象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16.
从顺应论角度分析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话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所做的语言选择没有与交际语境(包括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顺应是造成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在言语交际中应该重视交际语境中的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使我们的语言选择与之相顺应,从而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7.
英语朗读是人体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运作的语言活动,是一种综合的语言训练方式。判断学生英语朗读水平的标准,主要从语音、音际、音韵、语调等方面进行界定。论文局限于音韵层面研究,通过介绍重音、停顿和节奏等规则,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相似文献   

18.
<正>一、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示例: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二、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示例1: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示例2: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以为可以凉快些;谁知没有凉快下来,反而更热了。三、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相似文献   

19.
邱佳 《嘉兴学院学报》2011,23(2):82-87,145
研究了话语标记与语言使用者元语用意识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不同话语标记的元语用功能,分析了话语标记在言语行为层面上所起的调节作用,认为其合理运用能对施事语力进行强化或弱化,有助于更好地达到说话人意定的成事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强调(EMPHASIS)是有效地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人们在交际中,为使自己的思想能为听者或读者恰当地理解必须突出重要的内容,这就需要运用强调手段。在现代英语中,强调的手段有各种各样。有语言手段,语法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