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价格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一些不合理的商品价格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在调整商品价格时,对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类)商品间的比价关系重视不够。这就使得一些不合理的商品比价长期得不到纠正,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协调顺利地发展。同时,不合理的比价关系破坏了价格体系的总体平衡,从而也就抵消了商品差价关系的合理性。因此,理顺商品比价关系是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本文试图对当前商品比价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作一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价格体系从横向看表现为比价关系,从纵向看表现为差价关系。价格体系在不断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着。决定价格体系中各类商品价格沿着各自的方向有规律变动的根本原因是各类商品价值不同的有规律的变动,而影响各类商品价值不同的有规律变动的原因是决定各类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受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 商业价格是商品在流通过程的价格,是商品价值实现过程的价格。从整个流通过程来看,商业价格存在着收购(进货)价、调拨(供应)价、批发价、零售价等不同形式。这些价格相互间的关系,既表现为商品流转各环节的进销差价、地区差价、调拨差价、批零差价,又表现为贯串于流转全过程的质量差价、季节差价以及新老产品差价等,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正确处理这些差价关系,是建立合理的商业价格体系的任务。本文试对商业价格体系改革中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提出初步的意见,供商讨。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自五十年代以来,虽经多次调整,但迄今没有进行过全面系统的改革。随着商品包含的价值量的变化,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各类商品之间的比价关系很不合理,妨碍生产,堵塞流通,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同农村  相似文献   

5.
许贵舫 《经济问题》1992,(8):48-51,38
一、实现国家计划价格形成机制的转变 从宏观上看,国家计划价格体系和非计划价格体系都是价格体系的组成部分,他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计划价格的水平、结构可以影响非计划价格的水平、结构;非计划价格的变化趋势也可能成为计划价格变化的先导,如果计划价格不合理,可能给非计划价格以错误的信号,导致非计划价格不合理的指示标志。所以,合理的计划价格体系是非计划价格体系合理运行的基础,而在目前,价格体系中不合理的部分就是计划价格体系部分。诸如原材料、能源、动力计  相似文献   

6.
<正> 一、价格双轨制:结构优化的障碍现阶段价格改革的起点已经不是10年前的那种传统的价格管理体制和价格体系了,而是经过10年改革形成的价格双轨制和以此为基础的价格体系。其特征是,不同种商品分别在计划轨和市场轨定价,同种商品也按一定的比例分别在计划轨和市场轨定价。这种在计划和市场双轨定价条件下的价格体系,既不是单纯的计划价格体系,也不是单纯的市场价格体系,而是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相交织的价格体系。仔细分析双轨价格体系中的比价关系,便可发现,现行的价格体系仍然是扭曲的。首先,放开的商品价格明显高,没有放开的商品价格明显低,彼此间悬殊的价格差别不能反映其价值差别。其次,同一种商品(主要是计划和短缺  相似文献   

7.
<正> 价格,作为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指示器,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当前价格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为了探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三产业价格体系,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引导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本文对第三产业中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务商品的价格(收费)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力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上,探索这些特殊劳务商品的价格改革途径和价格结构目标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价格体系的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我国现行的价格体系,是在旧中国极不合理的价格基础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了一些调整,在“一五”计划期间逐渐形成的。这种价格体系对我国计划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建国初期市场物价稳定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左”的思想的侵扰及一些历史原因,我们一度忽视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及市场竞争的作用,加之政策指导上的一度失误,特别是十年动乱的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限制了对价格体系进行较大的合  相似文献   

9.
我国价格体系改革主要解决差价不合理、比价不合理和农副产品的购销价格倒挂问题。改革价格体系的最有利时机是经济上升时期。这是因为:在改革中不可避免也会引起价格总水平一定程度的上升,而在经济上升时期,国家财政才有可能的承受能力;企业对矿产品和原材料价格的提高以及职工对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也有较大的承受能力;同时经济上升为各方面的配套改革创造了条件。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大大超过了预想,已进入经济上升的初期。应当及时抓住这一时机,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否则,改革就会遇到困难,经济发展就要受到障碍。  相似文献   

10.
外贸价格体制包括外贸价格管理制度和外贸价格体系。前者是指国家对价格的行政干预、法律规范、调节手段等管理办法;后者则是指出口商品国内购进价格和国际卖出价格,进口商品国际买入价格和国内销售价格等四个方面的价格水平、价格结构及相互之间的比价关系。这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如何正确指导制定我国外贸价格体制,加强对进出口商品的价格管理,理顺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体系,使外贸部门、供货部门、订贸或用货部门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现在的价格存在着相当紊乱的现象,不少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价格体系的改革,关系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看来如何调整价格和改革价格管理体制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探索性的全面经济改革的历程,价格改革首当其冲。价格改革就是要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至今,价格改革已迈过了第十个年头,但价格改革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对于我国当前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的表现,进行了概括;对于改革的内容、要求、方法等,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解决了一些长期争论的理论问题,是进行价格改革的理论基础。目前,对于进行价格改革,不少人还有疑虑,主要是价格改革会不会影响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调整价格的同时,必须改革过分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这就是说,改革价格管理体制是理顺价格、促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本文拟就价格管理体制与价格体系的关系,当前价格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的原则以及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价格管理体制与价格体系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认为,它们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经济范畴。价格体系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内部和各部门之间商品价格互相联系、彼此制约的有机总体。它的内涵包括价格的种类、比价、差价及其相互之间的纵横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关系。价格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理价格机构的设置、权限的划分、价  相似文献   

15.
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中,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关键在于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我们的一切经济工作,都应当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物价工作也不例外。但是,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现在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商品比价不合理的现象,不少商品价格大幅度地长期地高于价值或低于价值,从而造成产需脱节,质量下降,消耗上升等不良后果,这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价格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价格体系的核心问题,就是怎样更好地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这个伟大的战略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6.
1.问题的提出:价格模式的转换能绕过去吗? 价格模式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形成并与之相适应的价格运动形式和价格关系的总和。价格模式包含价格管理体制和价格体系(或价格结构)两大组成部分。所谓价格模式的转换,就是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价格体系的调整,集中表现为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运行机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法则。目前价格体系不合理,很多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这里有几种情况:一是同类商品之间质最差价没有拉开,优质不优价。二是不同商品的比价不合理,矿产品、基础材料产品价格偏低,加工产品价格偏高。例如,生铁对钢材的比价,国际上为1∶1.8,而我国为1∶2.6。根据一些典型资料,天津轧钢行业一个轧钢工人年创利润超过同它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当的炼钢行业一个炼钢工人年创利润的20倍;天津印染厂一个工人为国家提供的年利税总额比同一个工业局所属的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认同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违法违规的系统性和高发性。从整体上看,被检查到的采购人、代理机构大多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违规问题,具有覆盖面广、发生率高、违规金额大、次数多,占比高等特点。大量的个体或群体性违规事件和案例屡禁不止、屡改不变、屡整无果甚至有的屡查屡犯。(二)违法违规行为的重复性和周期性。在同一地区、部门和代理机构,在不同的检查时期有不同的违规类型,如未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计划)、未在指定媒体发布采购信息、未依法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未实行政府采购合同备案、设置不合理条款、评标过程不规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各项经济改革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价格的改革,价格问题已成为当前人们议论的中心。本文拟就改革现行价格体系的紧迫性,理顺价格的前提与原则,以及价格体系改革的方向与步骤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参加价格体系改革的讨论。一、改革现行价格体系的紧迫性我国现行的价格体系,由于过去长期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其它历史的原因,存在着相当紊乱的现象。这些紊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区别上,两者的统一主要表现在联系上。两者的对立,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两者分属不同的学科类别,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属性、特点和功能;实践方面则主要表现为,它们是两个承担着不同职责的部门。两者的统一,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两者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实践主要表现为,两者作为管理部门在目标具有一致性。正确认识及理清会计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推进会计财务改革,对企事业单位如何建立机构、怎样划分权责、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