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卜永祥 《中国金融》2007,(17):43-45
当前流动性过剩的表现2005年以来,我国金融运行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出现了货币流动性的相对过多。无论是考察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考察与实体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供应量,还是金融资产转变为即期支付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经验看,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经历了应付存款支取和防范挤兑、货币政策重要工具及逐渐退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演变过程。自1984年建立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创新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和准备金定向调控模式在促进经济金融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国际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实践和我国准备金调控过程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继续坚持准备金制度,不断进行准备金操作模式创新,提高准备金制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金融创新,衍生品和金融工具日趋多样化,表外业务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深入,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使货币的定义与计量变得困难;削弱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降低了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金融创新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西南财经大学吴韬,俞娟一、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降低传统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可能是收入、价格和利率的一个稳定函数,但是这种稳定性是基于不变的制度环境这样一种假定。但金融创新使传统的货币需求目标函数发生了变化,大量创新工...  相似文献   

5.
当前金融创新的特点: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创造多样化;融资方式证券化;表外业务的重要性日趋增强;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使货的定义与计量变得困难;削弱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降低了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是调控社会基础货币供应的重要工具和闸门之一,这项制度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对抑制投资增长过快、流动性过剩,以及维护金融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央银行对其加强管理尤为重要。一般性准备金存款统一按法人进行缴存,而财政性准备金存款是直接缴存到当地人民银行,基层人民银行在会计核算及监督中,准备金存款日常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反映出来,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金融创新包括金融产品、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以及金融资源的创新。金融创新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创新使利率的杠杆作用愈来愈重要,使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为减弱,使汇率的预期变化不定,使货币政策的时效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金融创新的角度研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1998年以前的货币政策的实践来看,金融创新对各国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产生强烈的冲击,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日趋弱化,同时,本文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创新对我国1998年以来货币政策的效果的冲击是稀薄的,货币供应量与产出之间仍具有稳定的相关关系。总之,金融创新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逐渐趋于下降,如何削弱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成为各国中央银行面临的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课题运用非对称信息理论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特别要重视改进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现代商业银行》2014,(6):10-10
存款准备金管理 “过去我国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于银行的同业存款规模较小,对金融运行和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不大。但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机构之间关联性的增强,非存款模不断扩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运行模式,而且对货币政策传导及其有效性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其他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与货币市场基金的存款本质上相同,按统一监管的原则,也应参照货币市场基金实施存款准备金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