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察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它与行政权、立法权、审判权、军事权一起构成了国家权力。而这些权力的成因及发展是不同的,检察权的产生有其自己的原因:诉讼模式的发展是检察权产生的直接原因;分权制衡是检察权产生的内在要求;社会分工的细化促使检察权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某县检察机关错误认定某县土地行政主管机关执法人员鄙林(化名)在一起建设用地改变用途案中犯有玩忽职守罪为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分析展示县检察机关有关工作人员蒋德(化名)、鲁才(化名)等人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臆断枉法、渎职侵权之行迹,评析具体检察官的业务能力与素养、态度与作风,透彻展示法律与事实上的理由,以唤起人民和有权对检察机关实施监督的机关警觉起来,敦促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监督和遏制检察权非法地向行政权膨胀与渗透而伤害国家利益以及人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国家权力体系的健康运行;期待有关检察机关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平和稳健办案、给予检察权的相对人以客观公正之法律待遇。最后,提出检察官品性矫正措施:“诚实是检察官良性品性的基石,正直是检察官秉公办案的支柱,智慧是检察官综合思维的源泉,善良是检察官稳慎行事的轴心”,以求检察官良好根基品性的树立,在检察权范畴内依法行事,维护人民主权体系的有机活力。  相似文献   

3.
武付华 《市场论坛》2009,(10):13-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中产生了巨额的租金以及为获取该租金额而展开的寻租活动。权力寻租实际上是权力资本化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权力寻租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而且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政治统治的稳固,是事关一国经济和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共权力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权力的主要象征,也是国家行使一切职能的根本前提。然而现实中公共权力有时会偏离公共利益的这些价值目标,发生公共权力异化。关于公共权力异化的原因本文认为: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公共权力异化是公共权力实施者的自利本性和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从伦理学的视角看,公共权力实施者和公共组织的角色认知错位使公共权力发生异化;从公共治理的视角看,公民权力意识薄弱和公民社会发展滞后给公共权力异化留下了空间。  相似文献   

5.
警察权力与其他国家权力一样,具有二重性和易腐性的特点。二重性是指因警察权力固有的矛盾性,在行使过程中产生的正效应和负效应。警察权力不仅代表着责任和义务,而且也意味着权力主体的利益,因而警察权力在行使过程中会产生积  相似文献   

6.
应克复在《炎黄春秋》上撰文说,人民代表大会应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改变我国长期存在的权力结构双轨制。从宪法看,不存在权力结构的双轨制。宪法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定期选举产生,人民委托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这些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由于党的一元化领导,国家权力还有另一条轨道,并发挥着主导作用。这就是,实际生活中党掌握着国家的最高决策权、领导人选推荐权、重大国家事务的指挥权和人事监察权,“从而成为实际的最高权力者(机关)”,而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其…  相似文献   

7.
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检察权的配置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受到司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在该问题上存在诸多争议。本’文试图从检察权的历史沿革和我国社会体制出发探讨当前我国检察权的配置问题,并通过中西对比来分析我国检察权配置的基础和特性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商》2015,(21)
在研究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以及推动其实践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理解经济责任审计所产生的动因,这也是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是在中国制度背景及其权力运行现状下所产生的特殊产物,也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中国制度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的动因出发,进而探析了我国的国家治理与经济责任审计内涵的关系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力监督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王琼梅  汪锦 《商》2014,(47):187-187
福柯认为,权力的关键在于权力是如何发生的,或者说权力是如何运作的,而非谁实施了权力。他认为权力是各种力量关系的集合。那么,在这种由各种力量关系的集合所代表的权力的作用下,国家权力的运作与社会机制也随之产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1.
对于检察权的定性问题,一直众说纷纭。在讨论检察权的性质时,结合检察权的内容,借助语义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为我国的检察权定性。同时借鉴外国的检察权内容与性质,针对我国检察权提出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2.
国家——社会关系视域中的社会权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权力是国家权力的根源和回归,它在维护个体权利,限制国家权力和弥补国家权力功能不足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在治理方式上从统治向治理转变、在权力制约模式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和在政府权限上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可以保证社会权力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法治曾是人类治国的理想诉求,其标志在于法律长期处于不能控束国家权力的应然状态。市场经济成为各文明国家的主要生产方式后,法治则从人们祈盼的应然状态转为实然状态,即法律通过控束国家权力的运行达成法律统治的最终实现。因此,市场经济是一个国家的法治从应然到实然的内在根据:市场经济基于自身固有的经济制约机制,通过将社会的公众自整合为统一、强大的经济力量以控束国家权力的运行。而成为法治产生、形成、确立的经济基础与决定力量。当然,各国的法治从应然走向实然的道路并不纯粹,主要在于因面临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阻抑、牵制.致使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顺畅。  相似文献   

14.
余其营 《商场现代化》2005,(10):172-173
遏制司法权力滥用,防止司法腐败,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司法权力的滥用主要表现在权力本位、权力越位、权力缺位、权力错位四个方面,其根本原因是法律规制不力,因此,要完善立法,制定<国家监督法>、<执法法>、<公民参政议政法>制约、规范和监督司法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15.
WTO是建立在国家基础之上,但是全球化发展削弱了国家许多功能.全球化导致了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并和国家分享一部分权力,对WTO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劳工和环境组织反对WTO的进一步发展,这在西雅图和坎昆部长级多边贸易谈判中可以体现出来.WTO是由国家驱动的,在WTO支持下的全球化发展又导致了国家权成的削弱,这是WTO发展的困境所在,国家如何转型以面对这一局面将是未来WTO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商》2015,(27)
行政伦理是约束行政国家权力扩张的重要机制。而行政国家是随着行政职能的扩展而出现的一种国家现象。现代行政国家的产生具有经济的、政治的和管理的根源,需要发挥行政伦理的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商》2004,(10):68-68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相似文献   

18.
王君霞 《消费导刊》2014,(12):226-226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人民群众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是我们党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要努力实现的目标,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历史证明,能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当下,我们应该从理顺权力来源、缩减权力范围、厘清权力界限、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对政府权力的有效制约。  相似文献   

19.
一、三问法人治理1.法人权力是否滥用在企业权力的细分中,所有权、经营权、财产处置权、私人财产权、法人权力范围是重要的概念划分。我国国企目前实行法人治理模式,即所有权(属于国家)与经营权分离,委托法人代管企业。经济体制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权力机制的改革方向。历史上,贫困国家在起步阶段为了特定政治经济目的加强经济计划性,集中企业权力,进而集中财力物力,不计牺牲局部代价来控制发展方向,是必要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是,长期下来,权力过于集中,事无巨细的保姆式管理和大锅饭,压制了基层的创造性。和平发展时期,精简机构是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20.
《商》2014,(24)
国家权力作为党和政府管理社会的载体,对于我国城镇化进程有着巨大的驱动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建国以来国家权力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和控制力的演变过程,来论证国家权力介入处于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社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国家权力驱动作用的前提和手段,旨在充分发挥国家权力的优越性,降低其危害,从而推动城镇化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