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陈加宽 《新智慧》2008,(2):50-51
1.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当按照取得时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确认为无形资产。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相似文献   

2.
我国所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已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会计制度体系.但仍存在问题。其一,《企业会计制度》涉及的四种资产全额减值会计处理就存在两种对立的方法等问题;其二,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某些准则规定也存在有悖于谨慎性原则而忽视资金时间价值的问题;另外,无形资产进行投资核算在实际成本的核定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认真讨论。  相似文献   

3.
许蔚君 《新智慧》2009,(1):21-22
本文根据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内容,比较研究了中关两国无形资产会计的主要差别,指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有关无形资产的确认问题一直是世界范围会计理论的一大难题,讨论至今,其焦点已不在外购无形资产的确认,而在自创无形资产的各项支出应如何处理的问题上。现行会计模式是将外购无形资产确认为无形资产加以核算,而对自创无形资产的各项支出直接列作当期费用处理,不确认为无形资产。我们认为,从现代经济环境对会计  相似文献   

5.
外购正商誉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中争议较多。本文首先对商誉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主要参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告的相关规定,从会计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外购正商誉的确认条件以及外购正商誉入账价值的计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世界各国会计界对外购正商誉的各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最后对我国外购正商誉的会计处理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李刚 《新智慧》2008,(5):41
一、开发阶段支出全部资本化有风险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才能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7.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1.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摊销、转让以及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在无形资产占比重较小、经营中作用不够显著的情况下是可行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在此情形下,准则中的有些规定则显得过于简单且不尽合理。本文从工作实务出发,对计算机软件,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摊销和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核算,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孙燕芳 《新智慧》2006,(4):70-70
一、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以下简称《解答四》)中规定,附连带清偿责任的应收票据贴现应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但应收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较为特殊的地方是,贴现息应视为提前向银行支付的借款利息,直接计入财务费用。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财务费用;贷:短期借款。  相似文献   

10.
张伟 《新智慧》2006,(4):45-46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说明,涉及到企业筹建期间支出的会计处理,即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除此之外,会计制度、准则等对筹建期支出的会计处理没有更明确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企业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无形资产的定义和核算范围、无形资产成本计量、后续计量及土地使用权的处理等方面,对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无形资产准则与2001年会计准则进行比较,阐述了新旧准则存在的主要差异。  相似文献   

12.
环境会计中环境成本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成本核算的目的是试图把环境成本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中,把企业所应承担的环境成本计入产品成本,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促使企业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对环境成本的正确收集、核算和报告是环境会计实现上述目的的核心。本文首先阐述了外部性理论是环境成本的理论基础;然后介绍环境成本的定义、分类、确认及计量;最后从现行会计系统对环境成本的处理和环境成本处理方法的改进两方面论述了对环境成本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郭永昊  方了 《新智慧》2007,(9):42-43
企业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通常会支付一些税金、手续费(一般是指在产权交易市场、证券交易市场中发生的交易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新会计准则的规定,这类费用一般都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而对于这类费用之外的审计费、律师费、财务咨询费等相关费用,则因企业执行不同的会计政策及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方式的不同而使其会计处理有所不同,但《企业会计制度》没有进行明确说明。本文拟对此进行以下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杜晓梅 《新智慧》2004,(6B):42-42
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经常要及时对以前年度的某些会计事项进行调整,比如审计调整、差错更正等等。对这类业务,我们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规定,对实际情况加以分析,选择最适当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5.
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其作了专门的规定,但这样的处理存在诸多的弊端,本文在对此作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解决R&D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的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关于无形资产核算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对无形资产业务核算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在无形资产所占比例不大,其所起作用不显著的条件下,以上处理可行。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的数量越来越多,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很重要的资产,如果对无形资产仍按新规定进行处理,则显得过于简单,且有的不尽合理,不能使无形资产得到正确的核算。本文试就此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现行无形资产核算的几点不足1.对无形资产处理的科目设置不完善。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结构由物质要素主导型向智力要素主导型转轨,有形资产的作用减弱,而无形资产的作用得到强化。会计反映的中心自然也要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化,对无形资产的反映不能简单化,不能仅以“无形资产”一个账户对其原始价值和价值摊销进行笼统的反映。2.对无形资产的摊销处理不合理。根据新制度的规定,无形资产价值摊销时,会计处理是: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既然无形资产已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因素,那么无形资产的消耗理所当然地成为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因此对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就不能简单地直接将其计入管理费用,而应根据具体内容,将其分别计入成本或销售费用。并且,无...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制度》中“八项准备”之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裴旺 《新智慧》2002,(3):37-37
为了满足会计核算上谨慎性的要求,并且使资产的计量比较宏观,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在原有的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傻三值准备四项准备和基础上新增了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委托贷款和无形资产资产项目的减值准备。笔通过比较归纳,找出了其会计处理中的共同点以及差异,现表达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颜淑姬 《新智慧》2007,(6):11-12
对于土地使用权在会计核算上的归属问题,理论界众说纷纭。旧会计准则是将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的。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将土地使用权分别归人投资性房地产以及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购人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本制度规定的期限分期摊销。  相似文献   

19.
黄月眉 《新智慧》2006,(1):40-40,41
财政部财会[2004]3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以下简称《解答四》),对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价值得以恢复时的会计处理作了具体规定。对于这一规定,笔者有不同看法,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将研发支出划分为研究支出与开发支出两个子项目。研究支出要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所以从性质上看研究支出属于损益类项目。类似地,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也属于损益类项目,而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要计入无形资产,属于资产类项目。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企业发生的研发支出,通过“研发支出”科目归集,下设“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两个明细科目。期末,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要转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而对于“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如果该无形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则直接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项目,等到无形资产研发成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把“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转入无形资产,同时把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项目转入“无形资产”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