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国际     
《山东企业管理》2010,(6):18-18
美证交会与高盛达成5.5亿美元和解,美国斥资20亿美元建世界最大太阳能发电厂,日本蒙古拟扩大经贸往来  相似文献   

2.
据《韩国经济新闻》报道,仁川市政府和韩国中华总商会3月31日签订了在仁川自由经济区内建立“中国城”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这项备忘录,仁川市和韩国中华总商会将建立“中国城”开展合作,并拟引进20亿美元的华商投  相似文献   

3.
<正>高盛养猪:外资大量涌入我国养殖业上游,威胁我国农业安全?今年夏天,一些媒体上纷纷报道出了这样一则消息:"高盛近期斥资2亿至3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朱泰 《中国新时代》2013,(10):40-41
支柱产业的艰难时刻 2012年是全球造船业的灾难年,对于韩国造船业而言更是悲惨的一年。首先,在出口量和订单两个指标上被中国赶超。其次,出口自1999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在2012年,韩国造船企业的出口总额378亿美元,低于中国的392亿美元。这是十一年来韩国第一次让出出口第一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外刊精揽     
五招教你保住饭碗;让慈善成为商业策略;高盛的勇气  相似文献   

6.
商亦有道     
韩国教保生命保险株式会社近日在京宣布,对中国的希望工程给予支持,在较贫困的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内蒙古察右中旗民族希望中学,教保生命教育化基金会的理事长慎平宰先生认为,向内蒙古教保民族希望中学提供财政捐助,意味着教保生命在中国建立合作关系的开始。尽管教保生命在北京2003年12月24日已经获得批准,设立了代表处,但是根据中国保监会的规定,外资保险公司需要有两年的等待期,因此,教保生命保险只  相似文献   

7.
春节前业界最爆炸的新闻就是微软以446亿美元洽购雅虎。之后不断有新的细节曝出,先是雅虎的股东对报价内部意见不统一,随后新闻集团加入竞购,不过不管出现什么阻挠,“即便失败,也不会提高报价”。比尔盖茨说。“微软势在必得,一定能够拿下雅虎。”—位微软内部人士透露。  相似文献   

8.
读书     
《长三角》2011,(4):90-91
高盛帝国:全球唯一一部全面讲述高盛百年崛起的企业传记 作为为高盛提供战略咨询服务超过30年的专家,查尔斯·埃利斯与高盛现任和以前的多位合伙人保持密切联系。在本书中他深入描述了高盛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并通过揭示那些关键的人和事件来讲述成就高盛今日地位的色彩丰富而且引人人胜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2006年刚过去不久,高盛银行宣布公司即将进行总数超过160亿美元的分红计划,以作为2006年度的员工年终激励措施。作为全球最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在2006年主持了全球多起大型企业并购案,公司盈利水平大幅度上升,所以高盛此次如此高调地进行数  相似文献   

10.
信息广场     
《乡镇论坛》2014,(8):4-5
民政部:2015年底全面建立申请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为了防止申请低保的过程中出现“骗保、漏保、搭车保、人情保”等问题,民政部正在全国试点建立申请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预计这项机制将在2014年底前在全国70%的市(县、区)建立,到2015年底在全国全面建立。  相似文献   

11.
王朋 《中外管理》2004,(8):80-81
2004年2月23日.世界最大的金融集团——美国花旗集团宣布.将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第七大商业银行——韩美银行(Koram Bank)。这项收购.是迄今为止韩国最大的外资收购案.同时也首开外资银行收购韩国银行的先河.引起韩国金融界的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12.
2007年7月16日,复星国际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上市首日开盘报价10.98港元,高出招股价19%。以其最终收报价10.34港元计算,持股29亿股的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当日身价已接近300亿港元,仅次于碧桂园的杨惠妍以及玖龙纸业的张茵之后,居内地富豪榜的“探花”之位。  相似文献   

13.
杨柳 《英才》2008,(1):60-62
高盛是投行里的明星,但高盛从来不出产明星。不过,“高盛系”的影响力,显然远远超越了任何一位明星。  相似文献   

14.
马吉英 《中国企业家》2009,348(19):32-32
9月23日,吉利汽车(0175.HK)与高盛签署协议,高盛的联营公司将通过认购可转债以及认股权证投资吉利。吉利通过发行可转债获得18.97亿港元(约合2.45亿美元),这笔资金将用作公司的资本支出、潜在收购以及一般企业用途。此外,吉利预计将在全数行使认股权证后进一步募集6.894L港元(约合0.89亿美元),这笔资金将用作一般营运资金用途。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贵在去伪存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3月14日,高盛公司执行董事兼业务主管史密斯在《纽约时报》上公开发表辞职信,抨击高盛“金钱至上”的贪婪企业文化。称高盛之所以在过去143年历史中屹立不倒,很重要的一点是其曾经拥有“团队协作、正直、谦逊,以及永远为客户利益考虑的企业文化”。同时表示这种文化现已消失殆尽,目前的高盛文化环境是其在该公司任职近12年来最具“毒害和破坏性的”。  相似文献   

16.
《江苏企业管理》2007,(6):27-27
以光伏,生物制药为代表的扬州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引起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的竞相关注,近日,顺大多晶硅项目获得了英联,高盛等国际著名投资机构的投资资金1亿美元,目前已到帐4800多万美元,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标志着风险投资竞逐扬州高新技术项目的大幕已经拉开.  相似文献   

17.
据韩国金融监管服务局8月18日公布的数据,上半年中国持有的韩国国债增长111%至3.99万亿韩元(约合34亿美元),刺激韩国国债出现3年来最大反弹。  相似文献   

18.
一、韩国 目前汉城的房价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一套90多平方米的住宅,价格为1.5亿至25亿韩元,相当于人民币100万至165万元,韩国一名普通的国家公务员要购置这样一套住它,需要工作15年至18年。  相似文献   

19.
早前,高盛欧洲、中东和非洲股票衍生工具部门的主管Greg Smith在《纽约时报》刊登公开辞职信,解释他为何离开高盛。他强烈批评高盛唯利是图,宰割顾客,从客户身上榨取金钱。  相似文献   

20.
丁伟 《中国企业家》2006,(12):16-16
5月30日,高盛董事长兼CEO亨利&#183;鲍尔森被正式提名为美国财政部长,有着从政传统的高盛“造星工厂”里又有一位人物迈向权力巅峰——之前,高盛前CEO罗伯特&#183;鲁宾曾任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前董事长斯蒂芬&#183;弗里德曼是布什的首席经济顾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