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地理学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其培养模式与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削弱了地理学人才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对当前高师地理人才培养模式上的问题分析,结合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学人才培养的经验,特别针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教学管理系统的探索、地理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学科研一体化探索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樊杰 《经济地理》2011,31(12):1959-1966
通过对近3年担任主编的《经济地理》杂志来稿分析,阐明了《经济地理》的办刊方向,凸现了经济地理学交叉学科的性质,表现出以经济地理学学术论文为主体、同时刊发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多种与经济地理相关的边缘性学科论文的多样性特征,《经济地理》已成为经济地理学同以经济学为主的相关学科相互影响和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青年经济地理学者学术成果发表的主要阵地。通过对来稿评审意见的综述,讨论了来稿命题在科学性与学术价值、更多的是研究成果本身产生过程和实现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不区分规划政策报告同学术论文的差异、缺少长期扎实的研究工作为论文写作的基础、以及关于指标体系和学科发展综述为核心成果的论文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着眼办好《经济地理》刊物,提出要加强引导经济地理学科建设、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增强与国外学术的交流等希冀。  相似文献   

3.
产业地理集中度测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刘春霞 《经济地理》2006,26(5):742-747
产业空间集聚研究对于制定产业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依赖于对产业地理分布状况的准确测度。产业空间分布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因此发展了多种产业地理集中测度方法。传统的Herfindahl指数、区位Gini系数是衡量产业地理集中程度最为常用的方法。近年来新发展的E—G指数、M—S指数、L函数、D函数、M函数是对传统方法的重要补充和提高,极大促进了产业地理集中研究的发展。上述方法可以分成两类:单一地理尺度方法和基于距离的多空间尺度方法。不同的方法各有成功和不足之处。文章对已有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以促进对这些方法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快了国际对经济地理的研究,新经济地理研究理论随之兴起。中国经济地理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在传统宏观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西方经济学和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独特的国情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章认为,从国家层面对中国经济地理研究进行探讨,将会拓宽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视角,对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梳理国外经济地理学重大理论思潮下对环境问题关注程度变化的基础上,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外环境经济地理研究的主要研究团队、学术机构及热点关键词演变特征,并对热点研究主题进行述评。研究发现:(1)新古典经济地理、新区域主义和新经济地理学的演化和关系转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为环境经济地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分析思路。(2)从2004年开始,国外环境经济地理研究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均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以Bridge G、Gibbs D、Bailey I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为环境经济地理的发展起到重大引领作用。(3)伴随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监管的刚性化,资源环境问题由经济地理学的外围逐渐上升为影响经济活动空间逻辑的内在因素。追求环境可持续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开始被大量应用于研究环境问题。(4)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规制、生态创新、网络资源环境效应和区域绿色发展路径等研究主题。相比之下,未来需着力于建设我国环境经济地理优秀研究团队,及时把握相关研究的国际前沿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准确定位困扰绿色发展的“卡脖子”环境问题,拓展研究主题,推动我...  相似文献   

6.
蒋海玲  王冀宁 《经济论坛》2011,(12):111-114,146
演化金融地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本文借助国内外演化金融地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金融中心的分类和自组织作用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用演化金融地理方法分析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和竞争方面的演进机制,探讨金融中心演进链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才 《经济地理》2008,28(6):918-922
学科的性质与任务是任何学科发展首先面临的,也是经常关注的问题。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中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学科的发展必须继承地域性、综合性与地域综合思想的地理学传统。区域经济地理学又是地理学中非常年轻而又与经济学交叉的学科,一是说明这门学科富有活力,面对当今诸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发展活力很大;二是要在学科交叉渗透过程中,搞清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经济方向)的联系与区别,以便更自觉地发展地理科学。在区域经济地理学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引进、消化与吸收的关系和学科建设与参与实践关系。文本对"新经济地理学"进行了评析,认为"新经济地理学"是主流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经济方向)的新发展,但不是主流经济地理学的新发展。他们的一些主要理论与模型和一些新的概念有理论指导与借鉴意义,但须经过消化、吸收、改造,使它变为地理学的理论内容方有意义。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以之立足于世界科学之林;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增强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肩负着提高全民族发展与培养人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纪念《经济地理》创刊25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年前的1981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祖国的大地,科学事业蓬勃发展。在我国老一辈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和中国地理学会及其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下,《经济地理》杂志创刊。这是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25年来,在我国现代经济地理学著名学者宋家泰、胡序威等主编的努力下,《经济地理》为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  相似文献   

9.
樊杰 《经济地理》2011,31(1):1-6
我国经济地理学在过去10年服务国家重大决策的应用实践中得到迅速发展,针对优化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对科学基础建设的需要,文章讨论了未来10年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主要包括:形成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方法,为我国不断强化的空间管治和因地制宜等发展观的实施提供地域功能管治原理;建立空间结构有序化演进学说,使之成为能够与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一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加强时空尺度转换与人文界面(线)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为提升经济地理领域的规律性成果的水平创造条件;加快开发研制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系统,增强现代技术方法支撑学科建设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方法提升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不断拓展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实现增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交叉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探讨,促进经济地理学产生质的飞跃。文章认为,以上五个方面重大问题的突破将有助于经济地理学发展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科学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经济地理学的微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建 《经济地理》2011,(6):881-887
沿公司地理、农户地理和小尺度研究三个层面探索了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微观研究。公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增长空间轨迹、公司空间结构、公司与环境关系等方面;农户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研究、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研究、农户发展环境研究、农户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研究;小尺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从地块角度研究人地系统、专业村与环境关系以及从点位角度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型。经济地理学的微观研究有利于抓住经济地理现象形成的基本单元和组成结构,探索地理过程以及揭示地理现象的形成机理。沿着上述三个层面进行深入探究,可望在中国特殊背景下的微观经济空间理论发展上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11.
苗长虹 《经济地理》2005,25(5):593-599
20世纪西方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种“区域主义”运动并不断转折的历史。文章以区域研究及其争论为核心,分析了20世纪西方地理学从区域地理学到区域方法、从区域方法到区域主义、从区域主义到区域主义的解构、从区域主义的解构到新区域主义的建构等四次重大转向的历史脉络,探讨了区域研究范式不断转向的原因及其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当前西方地理学“新区域主义”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关于经济地理学教学及其改革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国平 《经济地理》2002,22(1):124-128
该文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出发,指出经济地理学的教学改革应包括:第一,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反映学科的新进展。第二,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是使学生掌握分析与解决经济地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与方法。第三,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使之成为创造型人才。第四,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并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情况,提出教学改革的八大原则,即内外结合(洋为中用)原则,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共性与个性结合原则,课内与课外结合原则,专、博、结合原则、难易结合原则,传统与现代结合原则,“以人为本”原则。进而分别探讨了教材改革,教案改革以及教法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金融地理学理论视角及中国金融地理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李小建 《经济地理》2006,26(5):721-725,730
基于对国际文献和中国实际的了解和思考,从金融机构的空间结构、空间发展过程以及金融机构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金融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理论问题包括地理存在论、金融变化的区域经济影响观点、区域金融系统演化模式、金融地理的路径依赖、金融全球化与地方关系等;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对金融地理影响、全球化与区域金融系统、行政格局与金融体系、金融系统与区域发展、金融企业地理5方面提出中国金融地理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关系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志高  尹贻梅 《经济地理》2006,26(3):353-358,390
经济地理学发展不仅与人文地理的其他分支交互发展,并从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内吸收营养。文章通过历史性地考察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关系,尝试探索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考察发现:古典经济地理学时期,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相互交织、彼此影响;1930、1940时代到1970、1980年代,经济学引领经济地理发展,而经济地理学者没有对主流经济学产生重大影响;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期,经济地理学吸收经济学相关理论,实现了文化、制度和关系的转向,同时主流经济学则出现了地理化趋势,出现了新经济地理学运动。1980年代以来,演化思想在经济学界逐渐兴盛起来,演化经济学理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重视,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地理学家接受了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开始尝试构建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演化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和经济学的下一个交叉点。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21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任务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6.
西方农区地理学理论研究评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文章评述了近年来西方农区地理学研究的新动向。在研究内容上,农业地理、农村社区和农户三个侧面均有一些新的特点。同时出现了社会文化视角、政治经济视角、全球化视角和农村管治等新的视角来审视农区问题。农区地理学在农业区位论、农区变化特点和行动者网络理论方面存在着较多争论。中国农区地理学应针对中国的特殊问题,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观点等方面突出创新,从而为中国实际和国际相关理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经济地理学对发展观演变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树立和落实了平衡发展观、重点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因应发展观的演变,我国经济地理学在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上也在发生变化,这充分说明,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既是我国经济地理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国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驱动力量。我国新近又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必将在人文与社会因素的深化研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五个统筹”的经济地理研究、新型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研究等四个方面影响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8.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及其战略咨询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陆大道 《经济地理》2011,31(4):529-535
近10多年来,我国经济地理学发挥了交叉学科的优势,在国土开发战略研究、国家和重点区域的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完成了一系列重大任务,发挥了独特的战略咨询作用。文章就继续强化这一方向提出了若干理论和实践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