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国际化意愿和“家族式管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收购中呈现“机会主义者”的特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周刊》2005,(9):18-21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同时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的中兴通讯正在考虑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尽管中兴对外否认.西门子也未就此发表任何评论,不久前联想、TCL和冠捷等一些企业相继上演跨国并购,中兴收购西门子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当我们为那些“扬眉吐气”式的兼并行为大声叫好时,是否应该更多地思考中国企业这种“一步到位”的跨国并购能走多远?对基本无成功案例经验借鉴中国企业来说,这种国际化尝试有何利弊?  相似文献   

3.
现代经营     
《天津经济》2011,(2):82-82
中行工行“走出去”提速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大 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近日,中国银行将收购美国东亚银行80%股权.这是中资银行对美国商业银行的首次控股权收购。除了直接收购国外的商业银行外,国内各大银行近期也加大了在海外分行的设立。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有利于海外人民币业务的开展,并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对国内其他行业“走出去”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魏杰 《产权导刊》2005,(9):17-17
国际化是国内任何一个要做大做强的企业都难以回避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做大做强就必须首先实现国际化.如何实现国际化?联想试图通过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来实现,也就是试图通过与国际跨国公司的业务并购而走向国际化.虽然对于联想的这条国际化的道路,人们目前还有不同看法,而且其前景也确实最终需要实践来检验,但是联想通过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而使自己快速实现国际化,并且迅速成为年销售收入约为130亿美元的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企业的并购经验,则是现在就可以肯定和称道的.  相似文献   

5.
“如果蒙牛对辉瑞的业务发起收购,那将标志着这家中国企业戏剧性地敲响全球收购交易的大门。”10月24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蒙牛”,02319.HK)有意竞投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下称“辉瑞”,PFE.NY)拟出售的婴儿营养品业务,该项业务包括全球婴幼儿奶粉第五大品牌——“惠氏”(Wyeth)。  相似文献   

6.
“如果蒙牛对辉瑞的业务发起收购,那将标志着这家中国企业戏剧性地敲响全球收购交易的大门。”10月24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蒙牛”,02319.HK)有意竞投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下称“辉瑞”,PFE.NY)拟出售的婴儿营养品业务,该项业务包括全球婴幼儿奶粉第五大品牌——“惠氏”(Wyeth)。  相似文献   

7.
当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其以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一举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时,整个业界都沸腾了,毫不讳言,这是中国IT产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也是中国企业实践国际化梦想的最大尝试。  相似文献   

8.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又一次尝试。尽管大部分中国企业还不具备“走出去”的素质,但迫于“经济全球化”的形势,近年来海尔、华为、TCL等一批企业纷纷开始了自己的“国际化”之路。它们的探索也为中国企业解开国际化模式困局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商业     
《新财经》2014,(1):13-13
双汇加速国际化布局:联合购西班牙肉食品巨头 在完成对美国最大生猪加工企业史密斯菲尔德(SFD)的收购之后,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汇国际”)国际化布局又有了新动作。2013年12月24日,双汇国际称,将联手墨西哥阿尔法集团(AlfaSAB)旗下冷冻食品公司Sigma Alimentos,以大约7.05亿欧元收购西班牙肉制品巨头Campofrio食品集团。从近期一系列动作来看,双汇的国际化扩张有加速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大型国有企业陆续以合资、并购、股权收购等形式参与到全球市场竞争中去。国企“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对传统外事管理形成了新挑战。本文结合企业在海外公共关系和外事管理方面的实践.对新形势下外事管理在企业海外业务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客观分析和展望.对外事管理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若干见解,强调应该通过赋予外事管理新的内涵,使其职能向战略导向、动态创新型管理模式转变.更好地为国有企业整体海外业务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论财务管理的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志芳 《北方经济》2011,(20):95-96
从TCL2002年收购德国施耐德电器、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海尔美国公司和康佳美康公司在美国的设立,到不少企业在香港、纽约等地成功上市,中国部分企业已经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国际化战略主要指商品市场和各类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各国各类资源优势的不同和企业管理能力的不同,通过各类资源要素和管理能力要素跨国界的配置,使企业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使国际社会获得更多的财富。在过  相似文献   

12.
仅仅由于可能被一家中国公司收购的传言,英国电讯设备公司马可尼的股票昨天就在伦敦股市中上扬了15%:收市时,该公司股票每股升39.25便士,报305.75便士。这家中国公司便是被称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标杆型企业,,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3.
在民营企业转型期间,企业国际化问题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浙江是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如何科学地选择国际化方式已成为当今民营企业成功“走出去”的关键。本文结合浙江省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了浙江民营企业的三种主要切入方式.包括承揽外包业务、依托专业市场、对外直接投资.并对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切入方式的动因做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个行业里。如果企业以不道德作为“竞争力”.那只能意味着,这个企业根本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被复制和模仿的“竞争力”就是“不道德”。  相似文献   

15.
祝世富 《北方经济》2009,(19):66-68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v Logistics.TPL或3PL)是伴随传统物流发展而成的一种专业化物流形式.源自于上世纪80年代欧美企业开展的“业务外包(Outsourcing)”。当时的欧美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开始把自己不擅长的运输、配送、仓储、流通加工等业务外包给专业服务商来做。这样.这些专业的服务商就成了早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国际化: 需要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尚 《产权导刊》2006,(4):15-16
可以说,2005年无疑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尝试最为集中的一年,也是突破性的一年。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开创了中国企业并购世界500强的先例,为了促进国际化进程,新任董事局主席杨元庆甚至“御驾亲征”,举家搬到纽约。其后,明基并购西门子,也使其向国际化迈进了一大步。而中海油和海尔虽然收购失败,也展示了其国际化的实力和决心。在跨国并购之外,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要的市场,中兴、华为等热衷于与海外合作,发展海外本土市场,而在家电行业,海外市场的份额也逐年加大。这场国内企业掀起的轰轰烈烈的国际化运动的成败,现在去评判还为时过早。其结果和影响,将会在企业未来相当长的经营时间中慢慢地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7.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简称MBO),又称“经理人融资收购”,主要是指企业管理者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目标公司股份,改变目标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从而完成由单一的管理者向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身份转变,并从中获取预期收益的收购方式。20世纪70~80年代,管理层收购流行于欧美国家,对其间的公营部门私有化、上市公司退市、大型企业集团业务紧缩、托拉斯企业分拆等作用显著,带动经济走出低谷,促进了西方国家企业制度和金融制度的演变。时至今日,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已成为与外资并  相似文献   

18.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为了突破国家界限,向国外发展业务,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寻找更好的资源,实现分工、产品交换、信息传播和企业组织形态国际化,以追求更多利润的过程。企业国际化经营通常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一般先是在境内同国外公司开展合资、合作经营等业务,进而向海外出口产品或劳务,随着国际经营业务的扩大,企业将在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企业,进而建立国际生产体系和营销网络,而后成长为跨国公司。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就是企业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走出国门”才能发展自己国企要“走出去”才能发展自己。这是经…  相似文献   

19.
继2010年12月苏宁收购日本LAOX家电连锁卖场、2011年1月联想收购日本NEC电脑业务之后,10月18日,海尔集团(下称“海尔”)和日本三洋电器集团(下称“三洋”)正式签署收购协议。三洋在日本的洗衣机和家用冰箱业务及其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洗衣机、家用冰箱和其他家用电器销售业务正式纳入海尔麾下.  相似文献   

20.
媒体     
1
  《中国企业家》2013.09.16
  大买手复星
  揭秘复星集团的出海操舟术,不禁发现其所代表的新型国际化,正是基于中国作为崛起的消费大国而布局。复星从三年前就将其国际化战略描述为“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要抓住中国在消费升级、制造业升级和金融服务业领域的发展动力,嫁接全球优势,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与外界理解的巴菲特模式不同,复星决定间接利用投资资金,将资金平台开放,使其国际化收购模式也开放。此时在国际化收购中,复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它搭建起了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中国各类企业、各类资源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海外项目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